第122章 精卫舰载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最新章节。
波音则完全沉浸在图纸中,突然指着机翼中段一个奇特的装置问道:"少帅,这个...这个我从没见过。看起来像是某种液压机构,但为什么要装在机翼内部?"
陆绍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眼力,波音先生。这是折叠机翼的联动锁止装置。当液压作动筒将机翼折叠到45度位置时,这个弹簧锁会自动卡入定位槽。"他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快速画出工作原理图,"这样即使在战斗中液压系统受损,机翼也不会意外展开。"
“这……这机翼!能像鸟的翅膀一样收起来!这太不可思议了!这能节省多少甲板空间!” 一个机身设计师田斌猛地抬头看向陆绍远,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没错,田教授。”陆绍远指着折叠机构,“航母甲板寸土寸金,这是必备技能。”
"天才的设计!"波音忍不住赞叹,随即又皱起眉头,"但这么复杂的机构,重量和可靠性可能会出现问题啊。"
"所以这里,"陆绍远指向机身中部,"在设计之初特意增加了15%的结构强度余量。至于重量..."他翻开图纸第二页,"我们使用新型铝合金,强度比现有材料提高20%,重量却减轻10%。"
波音突然惊呼出声:"这不可能!少帅,目前我们南方炼铁厂最好的铝合金也达不到这个要求。"
"我们的钢铁研究所在三天前刚在材料实验室完成验证。这种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也完全满足海上使用要求,我们很快就能掌握生产的技术。"
波音的目光贪婪地在图纸上游走,掠过那加固的机身框架、更大面积的方向舵和襟翼设计、以及专门为低速操控优化的翼型数据。他越看越激动,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低空低速性能卓越……结构强度极高……短距起降能力……再加上这革命性的折叠机翼……少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技术狂人特有的狂热火焰。
“这架战斗机!是一头为钢铁甲板而生的猛兽!一架专门为海上搏杀设计的战争机器!这东西……这东西一旦飞起来,能轻易的改变未来海战的规则!轻易就能把那些笨重的战列舰变成漂浮的铁棺材!”
陆绍远微微一笑:"波音先生,我需要这架飞机在六个月内完成原型机,一年内量产。海军航空兵训练基地已经开建,飞行员选拔也即将开始,你们能做到吗?。"
突然,波音猛地站直身体,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少帅,把这个项目交给我们!我以我的工程师荣誉起誓,不用六个月,最多四个月,我们就能让精卫舰载机的原型机升空!"
陆绍远环视这群激动不已的工程师,缓缓点头:"好。从今天起,精卫项目列为特级优先。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我汇报。"他顿了顿,声音陡然严肃,"记住,这不仅是架飞机,更是我们走向深蓝的第一步。
“是!少帅!”波音和所有工程师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使命感和紧迫感。他们立刻围拢在图纸旁,如同面对一座从未开采过的宝藏,激烈而专注地讨论起来,测量、计算、争论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整个设计室。
陆绍远悄然退出了设计室,将空间留给这群即将创造历史的人。
他站在设计中心大厅内,一架架南方空军的等比例缩小模型摆在了设计中心中。
陆绍远的目光看着那些模型机,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在湛城港外那片风急浪高的海岸边,200米长的模拟甲板如同一条指向深蓝的跳板。
改装后的“朱雀”战斗机将在这里,在液压平台的疯狂摇摆和侧风的尖啸中,由第一批“刀尖舞者”驾驭着,进行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起降,用汗水和勇气,甚至可能是鲜血,去熟悉那刀锋边缘的感觉。
而在这座基地里,真正的海空猎手——“精卫”,正在工程师们奋战中,即将从图纸中走向现实。
三天后,南方军总参谋部正式下达《关于组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决定》。文件由陆绍远亲自签署,明确海军航空兵为独立兵种,直接隶属于海军司令部,但初期飞行员由空军选拔输送。
同一天,空军各基地贴出了海军航空兵选拔公告。公告前挤满了好奇的飞行员,议论声此起彼伏。
"200米内完成起降?开玩笑吧?"
"夜间无照明着舰?这简直是自杀的任务!"
"但待遇真不错啊,军衔直接晋升一级,待遇更是最顶级的。"
在第一朱雀战斗机大队的公告板前,第一中队队长陈刚记下报名时间。这位年仅30岁的南方空军王牌飞行员已经在上次与大鹰空军的空战中一共击落过8架敌机,是空军公认的飞行天才。
"中队长,你不会真想报名吧?"僚机飞行员拉住他,"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陈刚笑了笑,指着公告上那句"刀尖上的舞者":"这么浪漫的称呼,不去试试怎么行?"
类似的场景在各个空军基地上演。尽管选拔的条件十分苛刻,但飞行员的荣誉感和冒险精神还是让报名处排起了长队。经过严格筛选,首批50名候选人在一周后集结到柳城空军基地,接受初步评估。
评估第一天,他们就领教了海军航空兵的严苛标准。在特制的离心机上,候选者必须承受6G过载并保持清醒。
在模拟座舱中,他们要在剧烈晃动下完成精确操作;最可怕的是短距起降测试,改装过的朱雀战斗机滑跑距离被严格限制,稍有不慎就会冲出跑道。
"这根本不是飞行,是玩命!"一名候选者在第三次失败后愤然退出。
但像陈刚这样的精英却越发兴奋:"这才叫真正的飞行技术!"他在150米内完成了朱雀战斗机的离地,创造了测试记录。
与此同时,湛江港东侧的海军航空兵训练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按照陆绍远的设计,工人们日夜赶工,200米的主跑道已经初具雏形。来自南方工厂最新生产出来的液压摇摆平台正在安装,这个庞然大物可以模拟各种海况下的甲板运动。
而在飞行器研发中心,精卫舰载机的研制工作更是争分夺秒。波音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关键部件他甚至亲手测量。第一架原型机的骨架已经成型,可折叠机翼的铰接机构正在紧张调试。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