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兴学之念(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医女荒山种田忙,灵泉空间粮满仓》最新章节。
姜清曼回到家中,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各种事情。她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在镇上上学路途遥远,极为不便,而且学业安排紧凑,几乎没有假期可以好好休息和陪伴家人。
再看看村里其他孩子,数量众多,少的家庭有四五个孩子,多的甚至八九个。这些孩子年纪尚小,却都还不识字,每日只能在田间地头玩耍或者帮着爹娘做些农活,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姜清曼深知,教育是改变一个地方命运的根本。若想让村子彻底从根源上发生改变,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兴办教育势在必行。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在村里兴办学堂。
主意打定,姜清曼立刻前往村长家。见到村长后,她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村长,我想着咱们村里孩子多,可都没什么机会读书识字。我想出资在村里建一所学堂,让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您觉得咋样?”
村长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清曼啊,你这想法可真是太好了!咱村祖祖辈辈就盼着能有这么一天,孩子们要是能读书识字,那以后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村长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不敢耽搁,当即派人把村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请了过来。不一会儿,老人们纷纷赶到,大家围坐在一起。村长将姜清曼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
老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声音和手都颤抖起来。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过去连吃饱饭都成问题,兴办村里的学堂这种事,想都不敢想。如今听到姜清曼有这样的打算,仿佛看到了家族命运改变的希望。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是感慨地说:“清曼丫头,你可真是做了件大好事啊!咱村里这些孩子,要是能读书识字,以后就能走出村子,见见世面,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呢!”
“是啊!而且在村子里上学,孩子们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这可方便太多了。”另一位老人附和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姜清曼。姜清曼看着老人们激动的模样,心中更加坚定了兴办学堂的决心。
姜清曼一旦确定了兴办村里学堂的想法,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她即刻嘱托村长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着手选址。
村里的长辈们对这件事极为上心,他们深知这是村子未来的希望所在,于是纷纷奔走,凭借着对村子的熟悉,寻找那最为合适的地点。
与此同时,姜清曼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全身心投入到学堂的设计之中。她凭借着记忆中的现代化校园模样,结合村子实际情况,精心手绘每一处细节。她的脑海中仿佛已经浮现出孩子们在学堂中欢笑学习的场景,那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经过几日的努力,设计图终于完成。这座学堂规划得极为周全,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用于日常知识的传授。还专门设置了画室,希望能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感知和创造力。
同时,练字班的存在,则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写得一手好字,传承文化底蕴。考虑到农忙时节孩子们回家吃饭不便,姜清曼特意设计了吃饭的食堂,让孩子们能在学堂里安心就餐。此外,还规划了舒适的休息室,让孩子们能在午休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当姜清曼拿着这凝聚着心血的设计图,满怀期待地来到苏月明家时,苏月明正坐在书房中翻阅书籍。看到姜清曼进门,苏先生放下手中书本,热情相迎。
姜清曼将设计图缓缓展开,苏先生的目光刚触及图纸,眼睛瞬间瞪大,眼神中满是惊叹与赞赏。
他凑近仔细端详着每一处设计,嘴里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清曼啊,你这设计简直妙极了!如此超前化的学堂,竟如此完美地融合了各种功能,甚至比京城那些赫赫有名的学堂还要先进啊!这布局合理得恰到好处。”
姜清曼能从苏先生的话语中读出他的满意。是啊,画室能激发孩子们的灵感,食堂和休息室的设置更是贴心至极,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必定舒适又高效。
姜清曼听到苏先生的夸赞,心中十分高兴,但她更在意学堂的教育模式是否可行。
于是,她又向苏先生阐述了自己对于教学安排的想法:“苏先生,我觉得孩子们上学,不能一味地只知道学习,也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才能学得更好。所以我想让孩子们上五天学堂,休息两天,这样学休两不误,进步才快。而且,一年之中,寒假和暑假也要有,老师们辛勤教学,也需要时间休息调整嘛。”
苏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清曼,你想得太周到了。这样的安排既符合孩子们的学习规律,又能让老师们劳逸结合,实在是再合理不过了。”
姜清曼见苏先生认可了自己的教学安排,心中一喜,趁热打铁地问道:“苏先生,您看,咱这姜家村学堂若是建成,您愿不愿意来教学呢?咱们村子里有马车,要是您家里有事,也能随时来回。其实对您来说,在哪里教学不都是为了培育学子嘛。”
苏先生略作思考,手指姜清曼:“你这丫头,先是给我看你的图纸,而后循循善诱,让我掉进你的圈套里啊!哈哈哈,果真像逸尘一样狡猾啊!”
其实他深知教育的意义,也被姜清曼为村子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最终点头说道:“清曼丫头,你这份心实在难得。既然如此,我愿意来姜家村学堂教学,为村子里孩子们的成长出一份力。”
姜清曼大喜过望,连忙说道:“苏先生,您能来真是太好了!不过村子里孩子多,而且万一其他村子也有孩子想来求学,咱们也没有不收的道理。所以老师最好能多几个,您看您这边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夫子呢?”
苏先生思索片刻,说道:“这个交给我吧,附近我还有几个朋友,左右他们在家也无事,且曾经都是教书先生。若是能来姜家村学堂,想必会尽心尽力的。我可以不要束修,可他们确实要吃饭的啊。”
姜清曼听了,十分满意:“那就太好了,苏先生有你在,我可是一百个放心。束修方面不用担心,这个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