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王祭酒归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这破学校能处》最新章节。

就在三爷与天机老人一番密谈后的不久,金陵城的知源书院迎来了一件令全院上下瞩目的大事——外出游历多时的王祭酒终于归来。

这日清晨,稀薄的云层如轻纱般在天空飘荡,晨曦的微光努力穿透其间,温柔地洒落在知源书院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上,给这座承载着无数知识与希望的古老书院,镀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金色光辉。

书院门口,早已热闹非凡,一众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整齐排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交头接耳间,满是对王祭酒归来的欢喜。书院的执事们则神情庄重,站在学子们身前,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不多时,一辆古朴而不失典雅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与石板路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咕噜”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马车由两匹毛色油亮的骏马拉动,马身上的配饰在晨光下闪烁着微光。

待马车稳稳停住,一位身着素色长袍,头戴方巾的先生缓缓从车上下来。此人便是王祭酒,他身形清瘦却挺拔,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却无损他那由内而外散发的儒雅气质。

他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仿佛藏着无尽的学识与阅历。

“王祭酒!”不知是谁率先激动地喊了一声,紧接着,众人纷纷恭敬行礼,齐声说道:“恭迎王祭酒回院!”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带着满心的敬意,在书院门口久久回荡。

王祭酒微笑着,眼神慈爱地扫过众人,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大家都免礼吧。许久未见,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我很是欣慰。大家都还好吧?”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间,让人倍感温暖。

一位执事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说道:“王祭酒,您不在的这段时日,书院一切安好,学子们也都勤奋刻苦,丝毫不敢懈怠。只是大家都十分想念您,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您盼回来了。”

王祭酒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那就好。此次游历,我辗转多地,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与诸多贤才雅士交流治学之道,可谓收获颇丰。日后,我定会将这些见闻与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说着,王祭酒抬步向书院内走去,学子们和执事们簇拥在他身旁,宛如众星拱月。一路上,王祭酒详细询问着书院近来的大小事务,从学子的学业进展到书院的日常修缮,无一遗漏。

当听闻三爷出手保护书院,力退清微宗一事时,他不禁停下脚步,神色变得格外凝重,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缓缓说道:“这位三爷,当真是书院的大恩人啊。若无他仗义相助,书院恐怕早已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改日,我定要亲自去拜访,当面向他表达书院上下的谢意。”

旁边一位年轻的学子满脸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王祭酒,这三爷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会对我们书院如此仗义相助?”

王祭酒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去,边走边耐心解释道:“这位三爷,在江湖中那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份神秘,行事低调却手段非凡,麾下势力庞大,在江湖的暗流涌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至于他为何出手相助书院,其中缘由或许颇为复杂,也许是出于对正义的坚守,也许是与书院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渊源。但无论如何,他的这份恩情,我们书院上下都应当铭记于心,永志难忘。”

众人一边走,一边专注地听着王祭酒的讲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书院的讲堂前。此时,讲堂前已站着几位同样气质不凡的人,正是蒋司业、蔡先生和陶夫子。他们身着长袍,神色间透着儒雅与庄重,显然已经恭候多时。

看到王祭酒,蒋司业率先迎上前去,笑着说道:“王兄,你此番游历归来,可让我们好等啊。想必一路上见闻无数,定有许多精彩故事与我们分享。”

蔡先生和陶夫子也相继走上前来,拱手行礼,说道:“王祭酒,一路辛苦了。”

王祭酒赶忙回礼,笑着说道:“让几位久等了。此次游历,确实收获颇丰,正想着与诸位一同探讨,好让这些见闻能为书院的治学添砖加瓦。”

众人相视一笑,一同踏入讲堂。而在讲堂外,学子们还在回味着王祭酒讲述的关于三爷的故事,心中对这位神秘的江湖人物充满了好奇与敬意,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知源书院努力求学,不辜负师长们的期望,将来成为能为书院增光、为江湖贡献力量的栋梁之才。

王祭酒与蒋司业、蔡先生、陶夫子等人相互见礼、寒暄了几句,脸上的笑意尚未完全褪去,神色便陡然变得凝重起来。他缓缓环顾众人,目光中带着一种不容小觑的郑重,语气沉稳且有力地说道:“诸位同仁,此次我外出游历,带回一则至关重要的消息。大雍王朝已昭告天下,决意举办一场天下修为武道大会。你们想必清楚,这样的盛会,已沉寂了百年未曾开展,如今重开,意义非凡。”

蒋司业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闪过一丝惊愕,他微微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天下修为武道大会?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重启!这可不是小事,百年都没办过了,背后必有深意。王祭酒,你可知其中缘由?”

蔡先生轻轻捋着胡须,目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这天下修为武道大会,向来是各路高手云集之地,能让各方尽情展示自身的修为与武学精妙。它的影响力辐射整个江湖,甚至对王朝的统治都有着微妙影响。大雍王朝此时做出这个决定,恐怕是综合考量了当下复杂的江湖局势,以及王朝自身的统治需求,其中的门道,怕是深不可测。”

陶夫子微微皱眉,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语气中透着担忧说道:“如此规模宏大的盛会,一旦开启,必然会吸引天下无数江湖人士蜂拥而至。这其中难保没有心怀不轨、意图搅乱局势之人。届时,鱼龙混杂,暗流涌动,对咱们书院而言,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王祭酒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神色愈发严肃:“陶夫子所言极是。此次武道大会,对我们金陵知源书院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倘若我们书院的学子能在这场大会上大放异彩,崭露头角,那书院的声誉与影响力必将如日中天,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求学问道,为书院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与活力。然而,大会期间形势复杂多变,稍有不慎,便可能生出诸多事端,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周全详尽的应对准备。”

蒋司业眼神瞬间坚定起来,挺直了腰板,语气坚决地说道:“王祭酒尽管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紧密协助书院,共同制定应对之策。只是,目前这武道大会的具体规则和举办地点,王祭酒你可了解清楚了?”

王祭酒微微颔首,说道:“具体规则目前尚未完全明晰,只大致知晓是各路高手以武会友,通过层层激烈比试来展示自身的修为与武技。至于举办地点,诸位恐怕想不到,正是咱们脚下的金陵城。时间定在了半年之后。”

“竟然就在金陵!”蔡先生微微一怔,紧接着目光一亮,说道:“这对我们书院而言,倒是占据了地利之便。不过,半年时间,看似充裕,实则紧迫。我们得尽快从众多学子中挑选出那些天赋异禀、潜力深厚的苗子,为他们量身定制专门的训练计划,力求在这半年内,让他们的修为和武技得到显着提升,争取在武道大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书院争光。”

陶夫子也赶忙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没错,挑选和训练学子固然重要,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书院的安保问题。金陵城一旦因大会涌入大量江湖人士,难免会有宵小之徒趁机对书院不利。所以,加强书院的安保措施刻不容缓。同时,我们还需着重教导学子们,在大会期间务必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切不可因一时的胜负而冲动行事,坏了书院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