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卖炊饼也能富甲一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史不是爽文》最新章节。
现实中,大多数人可能创业都没有干过,小说中动不动主角随随便便就可以富甲天下。但凡你做过几天生意,就知道有多难,同业的竞争、寡头的垄断、政府的税收、官吏的盘剥等等。而且中国有记载的经商也有二千多年,古代的商业完整性并不比现代差。一个可能哪些行业是国家禁止都不知道的穿越者然后富甲天下,这种可能性不亚于你终结乱世、一统天下。
咱们接着说穿越小说里的套路。有些主角觉得科举太麻烦,改走经商发财的路子。你看那些爽文:主角随便卖点炊饼、包子、酱油、糖水,甚至直接从现代带点“配方”,摆个摊子就日进斗金,几个月就开连锁店,富甲一方,还顺带垄断整个城市的粮食、茶叶、盐铁生意。最后呢?皇帝都得拉着他合伙做生意,公主下嫁,走上人生巅峰。
但咱们得问一句:真那么简单?卖炊饼真能发家致富,称霸一方?
别做梦了。古代的商道,不是说你有点小聪明、小创意就能混出来的。它背后有一整套行会垄断、官府盘剥、地方豪强势力牢牢卡着你的脖子,小商贩就算再努力,也很难突破天花板。
穿越者觉得古代市场是自由的,开个铺子就能挣大钱?先看看真实的古代商业生态。
1. 市集制度:商业活动的基本框架
古代的商业不是随便哪儿都能摆摊设铺的。特别在唐宋以前,大多数城市都有固定的市集,像长安的“东市”“西市”、宋代的“汴京大相国寺市”。市集都有开市、闭市的规定时间,私自摆摊是违法的。
举个例子,唐律规定:不得在坊市之外私贩。什么意思?你不能随便在大街上摆炊饼摊,要在市集里租摊位,受官府管理。
到宋代城市自由度大了些,但街头小贩也要交“牙钱”“棚钱”,得挂号在册,脱离市场监管随便摆摊,一样要被抓。
2. 商业阶层分化
别以为古代的商人都是“草根逆袭”。实际上,真正能发大财的,基本是大商帮、大行会、官商、地方豪强。
——大商帮:晋商、徽商、闽商、潮商,人家有祖传的资本、跨地人脉、巨额本钱,能走大宗贸易路线。
——小商贩:挑担卖炊饼、卖包子、卖豆腐,这类人顶多糊口,发大财的机会微乎其微。
3. 商品流通限制多
古代的物资流通,主要靠官办或特许商人搞大宗贸易。盐、铁、茶、酒、马匹、瓷器、粮食等大宗物品,基本都由官府或特许大商控制,小商人连门都摸不着。
就拿盐来说,宋代到明清,盐商都是官府指定,连买卖资格都没有,小贩要是卖私盐,一旦被抓,不仅货物充公,还可能打板子、流放。
行会垄断是小商人翻身路上的第一道坎。
穿越主角觉得卖炊饼能靠味道赢天下?且不说你的“配方”早就有人会,就算真有独门绝技,你也得先过行会这一关。
1. 行会是啥?
行会,在古代也叫“牙行”“行铺”“铺户”“会馆”。表面是商人自发组织,实则是带有强烈垄断性质的利益集团。
它的主要功能:控制商品价格、垄断市场份额、排除外来竞争、统一交税上贡、处理商人纠纷。
比如宋代汴京的各大行会:油行、盐行、茶行、铁行、瓷行,甚至连小到豆腐行、糕饼行都有行会,外来商人没挂靠行会,不许做生意。
2. 行会如何卡脖子?
你穿越过去摆炊饼摊,没加入糕饼行,行会可以:让行会成员抵制你,联合压价,把你逼走;向官府举报你无证经营;煽动市井混混砸你摊位。
你要加入行会?行会收你高额“入会金”,还要保证你服从行规。行规是什么?不能低价抢市,不能乱创新(免得坏了老规矩),供货渠道要统一。
所以,想靠几锅炊饼打天下?没那么容易。
3. 案例:明清的糕饼行
明清时期,北京、苏州、扬州等地的糕饼行会都相当成熟。你想开糕饼铺,首先要交行会费、租铺金,接着要认供货渠道,还得每月交“茶水钱”给行会老大。
清代扬州有个小商贩王某,想在东关开饼铺,因为不肯加入糕饼行,三天两头有人来找茬,铺子被砸,原料被抢,最后破产跑路。你以为你穿越过去就能躲开这命运?
税负盘剥是小商人翻身路上的第二道坎。
穿越主角开炊饼铺,还喜欢写“税负轻微、利润惊人”。那是没查史书。
1. 明清时期商税盘剥
古代商税多而杂:
正税:牙税、棚税、铺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