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首要之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
既能赚钱,又能博一个好名声,甚至能让自己的名字,和太子殿下的不世之功,一同流传后世!
戴胄不说话了。
他虽然是个理财的专才,但也深知人性。
长安城里那些富得流油的商贾和想要博取名望的世家,在这样的诱惑面前,根本无法抗拒!
这……这哪里是借钱?这分明是“阳谋”!是一场裹挟着大义、名望和利益的巨大浪潮,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把钱粮掏出来!
一旁的工部尚书段纶,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此刻,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已经从单纯的欣赏,变成了深深的敬畏。
这位太子殿下,不仅仅懂工程,他更懂经济,懂人心!
他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惊世骇俗的东西?
“此事……此事重大,臣……臣需仔细思量。”戴胄最终还是没能立刻接受这个超越时代的概念。
“理应如此。”李承乾并不逼迫他,“孤给戴尚书一天的时间。明日此时,孤需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以及一份由户部精算的,整个工程,究竟需要多少钱粮的详细账目。”
“臣……遵命。”戴胄艰难地应下。
解决了“钱”的问题,李承乾的目光,转向了段纶。
“段尚书。”
“臣在。”段纶立刻正襟危坐。
“图纸,您已经看过了。”
“孤想知道,以工部的技术能力,要将图纸变为现实,最大的难点,在何处?”李承乾问道。
段纶沉吟片刻,答道:“回殿下。图纸设计,堪称完美,臣……自愧不如。若论难点,有二。”
“一是‘勘探’。”
“图纸虽有,但关中地势复杂,地下土石情况不明。”
“需派出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实地勘测,方能制定出最精准的施工方案。此举,耗时耗力。”
“二是‘管理’。”
“殿下计划,雇佣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民夫。”
“如此庞大的人数,如何调度,如何分工,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如何防止官吏贪腐克扣……这其中的管理难度,比修建一座昭陵,还要复杂十倍!”
“段尚书所言,一针见血。”李承乾赞许地点了点头。
“关于勘探,孤,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李承乾从书案上,又取出一张图纸。
“我的想法名为‘分段包干,责任到人’。我们可以将整个关中水利工程,划分为数十个标段。”
“每一段,都任命一位工部的得力官员作为‘渠长’,全权负责此段的勘探与施工。”
“同时,再从吏部遴选的官员中,为其配备一名‘监察’,专门负责监督账目与工程质量。”
“渠长与监察,互相配合,也互相制衡。”
段纶接过图纸,看着上面那清晰的网格化管理结构图,眼神一亮。
这种将巨大工程,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他从未想过,却又觉得无比科学,无比高效!
“至于管理,”李承乾笑了笑,“孤,也为段尚书,准备了一件小礼物。”
李承乾拍了拍手。
殿外,两名东宫的护卫,抬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走了进来。
那是一个用木头和竹子扎成的、巨大的、长方形的架子。
架子上,用绳子,挂着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算珠。
是一个放大版的算盘,这东西虽说在汉代就已经有其雏形“珠算板”,但算盘到宋代才定型得到广泛应用。
“此物,孤称之为……‘算盘’。”李承乾走到那巨大的算盘前,手指在算珠上快速拨动,发出一阵清脆的“噼啪”声。
“用此物,进行加减乘除,其速,十倍于筹算!一个普通的账房先生,经简单培训后,便可轻松管理上千人的工食账目,而不错分毫!”
“孤,会将此物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全权交予段尚书。”
“有了它,总司管理十万民夫的账目,亦将易如反掌!”
看着那个奇特的“算盘”,听着太子殿下那充满自信的介绍,段纶,这位大唐最顶级的工程专家,彻底呆住了。
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今天,被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地碾碎,再重组。
如果说,之前的“债券”和“分段包干”,还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
那么眼前这个“算盘”,就是真正的“器”!是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大唐行政效率的……神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