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风起幽州(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
东征先锋营,大军行至幽州(今北京一带)。
幽州,乃是历代征伐辽东的军事重镇和后勤基地。
李承乾在此下令,大军休整三日,补充粮草,检修军械,为即将到来的,跨越辽河的艰苦战事,做最后的准备。
这几日,军营中的气氛,依旧是高昂而又紧张的。
太子殿下推行的“三三制”战术演练,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作战单元。而那些来自“上古奇书”的“大道”,则通过教员们,在军官层中,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荡和学习狂潮。
每一个士兵,都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了期待。
然而,李承乾的心中,却始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霾。
他那位父皇,绝不会对近期在军中的种种“改革”,无动于衷。
长安的反应,迟早会来。
他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也这么狠。
这一日,幽州刺史,率领着一众地方官员,前来拜见太子,并送上了犒军的酒肉。
宴席之上,气氛热烈。
就在此时,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身负“八百里加急”的皇封令牌,闯入了刺史府的大堂。
“长安急报!陛下密旨到!”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那名信使。
李承乾的心,微微一沉。
来了。
于是屏退左右,只留下侯君集、李积、李纲、马周等核心将领与谋士。
然后,他亲自接过那几份用火漆密封的蜡丸,一一拆开。
一共,四封密旨。
前三封,是分别写给侯君集、李积,以及……百骑的。
李承乾没有看其内容,他只是将那三封密旨,分别递给了侯君集和李积。
“侯副帅,李长史,这是父皇,单独给你们的密旨。”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侯君集和李积接过密旨,心中皆是一凛。
他们当着李承乾的面,拆开了蜡封。
当看清密旨上的内容时,两人的脸色,都瞬间变得极其复杂。
侯君集的心中,是狂喜!
他看到了什么?
陛下,要他“匡正军纪”,“撤换教员”,“清除太子在军中的影响力”!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是陛下,在背后,为他撑腰啊!
他之前,还因为被太子压制而憋屈不已。
现在,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了!
他几乎要忍不住,当场笑出声来。
而李积的心中,则是沉重。
陛下的旨意,是要他“死守粮草军械,非朕手谕,不得擅动”!
这等于是在告诉他,要彻底切断太子可能存在的“私人补给线”!
这是对太子殿下,何等的不信任啊!
李积虽然忠于陛下,但他这段时间,与太子相处,也深知太子之才。
他实在不愿看到,这对父子,因为猜忌,而走向决裂。
至于那封给“百骑”的密旨。
——“密切监视太子,尤其……与高句丽是否有私下接触!”
这,几乎等同于,将太子,列为了“潜在的叛国者”!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侯君集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得意,和李积眉宇间那深深的忧虑。
他不用看内容,也知道父皇在那三封密旨里,写了些什么。
父皇啊父皇,您,终究还是……不信我。
他缓缓地,拆开了最后一封,写给自己的那道“圣旨”。
通篇,都是“温情脉脉”的鼓励与期盼。
“……朕,对你,寄予厚望。此次东征,务必旗开得胜,为我大唐,建不世之功。朕,在长安,等你的捷报。”
好一个“等你的捷报”!
李承乾几乎要笑出声来。
一边,用最严厉的手段,剥夺自己的权力,切断自己的后路,甚至将自己列为怀疑对象。
另一边,却又用最“慈父”的口吻,鼓励自己去“建功立业”。
这,就是帝王之术吗?
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成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兽,既要它勇猛善战,去为自己撕咬敌人,又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它,会不会反过来,咬伤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