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吐蕃使者(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贞观十一年春,长安城柳絮纷飞。
李承乾站在鸿胪寺的高台上,看着一队风尘仆仆的异域使者缓缓入城。这些人身着色彩斑斓的毛皮长袍,腰间佩着镶嵌宝石的短刀,面容黝黑而轮廓分明,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吐蕃使团。
"殿下,那就是吐蕃大相禄东赞。"鸿胪寺少卿指着为首的中年男子低声道,"此人据说精通多国语言,智慧过人,深得吐蕃赞普信任。"
李承乾微微颔首。他当然知道禄东赞是谁——这位吐蕃名相在历史上曾为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提前出现,看来历史的轨迹确实因他而改变了。
"好生接待,但不要透露太多朝廷动向。"李承乾吩咐道,"另外,查查他们随行人员中可有西突厥的探子。"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即召来马周:"吐蕃此次遣使,名义上是朝贡,实则是为探我虚实。你派人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
马周领命而去。李承乾则翻开《西域图志》,凝视着吐蕃所在的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若能与之交好,可保西南百年太平;若为敌,则后患无穷。
次日大朝会,禄东赞带着吐蕃使团正式觐见。这位吐蕃大相举止得体,汉话说得十分流利:"外臣禄东赞,奉我赞普之命,特来朝见天可汗,永结盟好。"
李世民端坐龙椅,威严而不失亲切:"贵使远来辛苦。不知赞普有何见教?"
禄东赞双手奉上一份礼单:"我赞普愿以牦牛万头、良马千匹为聘,求娶大唐公主,永结秦晋之好。"
朝堂上一片哗然。虽然早有风声,但吐蕃如此直接地提出和亲,还是让不少大臣面露不悦。
"陛下!"礼部尚书王珪出列反对,"吐蕃乃蛮夷之邦,岂配尚公主?臣请回绝!"
"王大人此言差矣。"李承乾突然开口,"吐蕃据青藏之险,拥兵数十万。若能与之和亲,可保西南太平,何乐而不为?"
王珪不甘示弱:"殿下,和亲乃屈己从人,非上国之策!"
"屈己从人?"李承乾冷笑一声,"当年汉高祖以公主妻匈奴,换来边境数十年太平,王尚书认为这也是屈己从人?"
李世民适时拍案:"此事容后再议。禄东赞,你远来辛苦,先在鸿胪寺歇息,朕自会给你答复。"
退朝后,李世民留下李承乾:"你今日为何力主和亲?朕记得你向来反对以女子换和平。"
"父皇明鉴。"李承乾行礼道,"儿臣并非真要嫁公主,而是借此机会了解吐蕃虚实。若能以假和亲之名,行羁縻之实,岂不更好?"
李世民眼前一亮:"你是说...假意答应,实则拖延?"
"不仅如此。"李承乾压低声音,"儿臣听闻吐蕃正与西突厥密谋联姻。若我们能抢先一步,哪怕只是虚与委蛇,也能破坏他们的联盟。"
"此计甚妙。"李世民点头赞许,"不过禄东赞非等闲之辈,恐怕不易糊弄。"
"儿臣已有对策。"李承乾胸有成竹,"请父皇准许儿臣亲自接待禄东赞,探其虚实。"
三日后,李承乾在芙蓉园设宴款待禄东赞。园中奇花异草争艳,亭台楼阁精巧,看得吐蕃使者目不暇接。
"大相觉得我这园子如何?"李承乾笑问。
禄东赞赞叹道:"巧夺天工,宛如仙境。我吐蕃地处高原,何曾见过如此美景。"
"若大相喜欢,不如多住些时日。"李承乾亲自斟酒,"我大唐地大物博,值得一看的何止这一处。"
禄东赞眼中精光一闪:"殿下盛情,外臣感激不尽。不过我奉赞普之命而来,若久留不归..."
"诶,大相多虑了。"李承乾摆摆手,"和亲乃大事,岂能仓促决定?总要让公主准备准备。"
禄东赞不动声色地饮尽杯中酒:"殿下所言极是。不过..."他话锋一转,"我听闻西突厥可汗也欲与大唐和亲,不知可有此事?"
李承乾心头一凛。好个禄东赞,这是在试探虚实啊。他故作惊讶:"竟有此事?孤怎么不知?"
"或许是外臣误听了。"禄东赞微微一笑,"不过西突厥与我吐蕃确有往来。他们可汗甚至提议,将其女嫁给我赞普..."
李承乾心中暗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哦?那赞普意下如何?"
"我赞普尚未决定。"禄东赞意味深长地说,"若大唐真有和亲诚意..."
"诚意自然有。"李承乾举杯,"来,为大唐与吐蕃的友谊干杯!"
宴席散后,李承乾立即召来马周:"禄东赞此来,一是探我虚实,二是为和亲施压。你立即派人去查,西突厥与吐蕃联姻之事是否属实。"
马周刚走,杜荷又匆匆来报:"殿下!鸿胪寺发现吐蕃使团中混有西突厥人!"
"果然!"李承乾拍案而起,"看来禄东赞所言非虚,吐蕃确实在与西突厥接触。备马,孤要立刻面见父皇!"
两仪殿内,李世民听完汇报,眉头紧锁:"如此说来,吐蕃是在要挟朕?若不嫁公主,他们就与西突厥联手?"
"正是。"李承乾点头,"不过儿臣以为,禄东赞透露此事,反而暴露了吐蕃的犹豫——他们尚未下定决心与西突厥结盟。"
"那依你之见..."
"可将计就计。"李承乾胸有成竹,"假意答应和亲,但提出三个难题,若吐蕃能解,方才许婚。如此既可拖延时间,又能试探吐蕃实力。"
李世民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哪三个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