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海风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贞观十二年二月,岭南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广州城外珠江口,数十艘新造的海船整齐排列,桅杆如林,帆影蔽日。李承乾站在最大的那艘楼船上,望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眉头微蹙。
"殿下,贾耽大人已经出海八个月了,至今杳无音讯..."刘仁轨低声禀报,海风吹散了他后半句话。
李承乾摩挲着手中的青瓷茶盏,盏中茶水早已冰凉。自从去年夏天贾耽使团南下,除了三个月前收到一封从占城转来的简短奏报外,再无消息。
"再等十日。"李承乾声音低沉,"若仍无消息,就派第二支船队南下搜寻。"
"殿下!"一名侍卫匆匆奔上甲板,"港口来报,西南方向发现船队!"
李承乾心头一震,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船头。远处海平面上,几个黑点正缓缓变大。随着距离拉近,可以辨认出那是三艘伤痕累累的海船,桅杆上的大唐旗帜已经残破不堪,但依然倔强地飘扬着。
"是贾大人的船!"刘仁轨眼尖,认出了为首那艘船的形制,"快备小船!"
当李承乾登上贾耽的座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甲板上横七竖八躺着伤病员,船舷两侧布满刀劈斧砍的痕迹,几处焦黑的痕迹显示这艘船曾经历过火攻。
"殿下..."一个虚弱的声音从船舱传来。李承乾循声望去,只见贾耽躺在担架上,面色苍白如纸,左腿缠着的绷带已经被血浸透。
"贾卿!"李承乾箭步上前,"这是怎么回事?"
贾耽艰难地抬起手,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裹:"殿下...臣...幸不辱命..."说完便昏死过去。
"快!抬下去医治!"李承乾厉声喝道,同时紧紧攥住了那个油布包。
广州都督府内,李承乾屏退左右,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包。里面是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南海诸国图志》。翻开第一页,一幅精细的海图映入眼帘,上面标注着从广州到天竺的完整航线,沿途岛屿、暗礁、洋流无不详尽。
"妙啊!"李承乾忍不住赞叹。随着翻阅,他的表情逐渐凝重。贾耽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南海各国的政治、军事、物产情况,而在最后一章,赫然记载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
"...臣等自天竺返航,途经葛葛僧只国(今马六甲附近),突遇海盗船百余艘围攻。贼首自称'海狼',言受诃陵国指使,专劫大唐船只...激战三日,我船队五去其二,幸得天佑,终突围而出..."
"诃陵国!"李承乾眼中寒光一闪。这正是去年蒲罗中提到的室利佛逝的敌国。看来南海的局势,远比想象的复杂。
"殿下,贾大人醒了。"杜荷轻声禀报。
病榻前,贾耽气色稍好,但左腿已经永远失去了——船上的军医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不得不截去了感染严重的伤腿。
"臣有负殿下所托..."贾耽声音哽咽。
"贾卿此言差矣。"李承乾握住他的手,"你带回的图志价值连城,是大唐开拓南海的钥匙。至于诃陵国..."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自有计较。"
三日后,广州水师大营。
"诸位请看。"李承乾指着沙盘上新制作的南海地形图,"这里是诃陵国,控制着南海西口要道。据贾大人探查,该国拥兵数万,战船数百,是南海一霸。"
在座的岭南将领面面相觑。大唐虽强,但水师力量向来薄弱,如何能与这样的海上强国抗衡?
"殿下,恕末将直言,"广州都督冯盎之子冯智戴谨慎道,"我军海船不过五十,水卒不足三千,贸然开战..."
"谁说现在就要开战?"李承乾微微一笑,"冯将军可知'远交近攻'之计?"
他指向沙盘上几个小木块:"这是室利佛逝、占城、真腊,都与诃陵有仇。我们何不联合他们,共抗强敌?"
"妙计!"刘仁轨眼前一亮,"如此一来,我军只需提供装备和训练,便可借力打力!"
"正是。"李承乾点头,"另外,贾大人带回一个重要情报——诃陵国虽强,但内部不稳。老国王病重,三个王子争位。我们正可从中斡旋..."
正商议间,亲兵来报:"殿下,室利佛逝使者求见!"
来者竟是蒲罗中!一年不见,这位王子更加沉稳,眉宇间多了几分忧色。
"殿下!"蒲罗中行过礼,急声道,"诃陵国大举进攻我国,已连下三城!父王派小臣来求援!"
李承乾与刘仁轨交换了一个眼色——机会来了!
"王子莫急。"李承乾安抚道,"大唐绝不会坐视盟友受欺。不过..."他话锋一转,"若要我军出兵,室利佛逝须答应几个条件。"
"殿下请讲!"
"一,开放所有港口给大唐商船;二,割让凌牙门(今新加坡附近)为大唐海军基地;三,与大唐签订攻守同盟。"
蒲罗中略一沉吟,咬牙道:"事关存亡,小臣可代父王应下!"
"好!"李承乾拍案而起,"刘仁轨!"
"末将在!"
"命你率十艘战船,护送王子回国,同时运送三千套兵甲,助室利佛逝抗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