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驰道宏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鞭声清脆,马车加速。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树木、田野、村庄连成一片模糊的色带。当计时官报出"一个时辰八十五里"的速度时,车厢内爆发出一阵惊呼。

"天啊!这比六百里加急还快!"

"早上在长安吃胡饼,中午就能到洛阳赏牡丹!"

"以后运送军需,再也不用担心路途耽搁了..."

李世民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喃喃自语:"朕年轻时征战四方,最怕的就是粮草不济。若有这等驰道..."

"父皇,这才刚刚开始。"李承乾轻声说,"儿臣已经在规划长安至扬州的线路了。将来,从最北的边关到最南的岭南,都将由这样的驰道连接。"

老皇帝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话。但眼中的骄傲,胜过千言万语。

车队抵达洛阳时,比预计时间还早了半个时辰。城门处,数万洛阳百姓翘首以盼。当看到这队装饰华美的马车飞驰而来时,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神速!这是真正的神速!"

"听说以后运货只要原先一半的时间!"

"票价还便宜,我以后能常去长安看儿子了!"

洛阳知府激动地汇报:驰道开通的消息传出后,沿线地价已经涨了两倍。许多商人提前在驿站附近买地建仓,准备大干一场。

"这只是开始。"李承乾对随行的官员说,"驰道带来的变化,将远超你们的想象。"

首行成功后,"驰道热"席卷全国。各州县纷纷上书,请求将驰道延伸到本地。李承乾审时度势,制定了"三纵三横"的全国驰道网规划:

"第一纵:长安-洛阳-扬州-广州;

第二纵:幽州-太原-荆州-交州;

第三纵:凉州-成都-桂林;

第一横:登州-长安-兰州;

第二横:海州-洛阳-长安-秦州;

第三横:杭州-荆州-益州..."

这一宏大的规划,将在未来十五年内逐步实现。为此,将作监设立分坊,加快标准构件生产;工部出台了《驰道护路令》,严惩破坏驰道者。

正月十五元宵节,李承乾在长安东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驰道博览会"。除了展示各种改良马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晋阳公主设计的"驿站管理系统"模型。

"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和号角,可以指挥车马运行。"小公主向参观者耐心解释,"这样就能避免拥堵。"

各国使者看得目瞪口呆。大食使者悄悄对同伴说:"大唐的基建,至少领先我们五十年..."

博览会期间,李承乾宣布成立"大唐驰道司",统一管理全国驰道建设和运营。更令人意外的是,首任司丞竟是一位女子——晋阳公主被破格任命为此职。

"兕子对驰道的了解,远超常人。"李承乾在朝会上力排众议,"况且,镇国大长公主的身份,足以震慑各方势力。"

事实证明这一任命极其英明。晋阳公主上任后,不仅完善了驰道管理制度,还亲自设计了"班车时刻表"和"分级票价系统",使驰道运营井井有条。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李泰的远洋舰队凯旋而归。这支历时一年半的探险队,不仅探索了南洋诸岛,还带回了占城的优质稻种、真腊的珍稀木材,以及十几箱香料和宝石。

"大哥!"李泰风尘仆仆却神采飞扬,"我们发现了一片群岛,盛产香料!我将其命名为'承平群岛',取'承乾太平'之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承乾紧紧拥抱弟弟:"四弟,你立下大功!"他仔细查看航海图,突然指着一处问,"这里标注的红点是什么?"

"啊!差点忘了!"李泰从怀中掏出一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石头,"这是我们在岛上发现的,当地人用它做装饰。我怀疑是..."

"铜矿!"李承乾脱口而出,接过矿石仔细端详,"而且纯度极高!"

"不仅如此。"李泰压低声音,"土着酋长告诉我,附近还有更大的岛屿,能挖出'太阳的眼泪'——我猜是黄金!"

这一发现让李承乾夜不能寐。次日朝会上,他宣布组建"南洋开拓团",准备在承平群岛建立永久据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移民将采取"授田制":每个自愿前往的家庭,可获得五十亩土地的十年免税权。

政策一出,报名者云集。短短半月,就有千户百姓登记,其中不少是沿海渔民。李承乾特意下令,每艘移民船必须配备医官和农师,确保移民顺利扎根。

春分这天,李承乾站在新建的"望楼"顶层,俯瞰着繁忙的长安东门。一队队马车进进出出,运送着货物和旅客;远处的工地上,工匠们正在铺设通往扬州的驰道;更远的地方,隐约可见新建的货栈和作坊...

"殿下,在想什么?"马周轻声问道。

"想未来。"李承乾目光深远,"十年后,驰道将贯通南北;二十年后,大唐的商船将遍布四海;三十年后..."他顿了顿,"我要让每个大唐子民,都能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马周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队满载货物的马车正扬鞭启程,马蹄声在青石驰道上奏出清脆的节奏,仿佛预示着这个伟大帝国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