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艮岳风云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公子,请喝茶》最新章节。

李师师此行,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每一步,都可能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哥,宫里传来消息!”一名不良人旧部装扮的伙计匆匆从后院奔入,压低了声音,语气却难掩急促,“官家深夜急召,命您即刻前往艮岳‘格物致知’殿觐见!”

“艮岳?”

周邦彦眉峰猛地一紧。

这个地点,这个时间。

徽宗便深夜召见于艮岳,这意味着什么?

是龙潭虎穴,一场早已设好的杀局?

还是……黑暗中透出的一线生机?

他的目光,落在桌案上那只从州桥密库中取出的黑色铁盒上。

盒子不大,却沉甸甸的。

里面装着的,正是朱勔等人通敌卖国的铁证——那本用“茶引密码”书写的秘密账册。

“大哥,此行凶险万分,恐是鸿门宴!”铁头鱼一脸忧色,粗壮的手掌握紧了腰间的短刀,“蔡京、高俅在宫中眼线密布,官家此举,焉知不是受了他们的蛊惑,要诱杀大哥?”

“鸿门宴,也得闯一闯。”

周邦彦的声音异常平静,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深知,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也是大宋最后的生机。

他必须赌,赌徽宗心中尚存一丝清明,赌这位艺术家天子对自己江山的最后一丝眷恋。

他必须将这份账册,亲手交到徽宗面前。

“备马!”

周邦彦霍然起身,将那只沉甸甸的铁盒小心地揣入怀中。

铁盒的冰凉透过衣衫,紧贴着他的胸膛,也坚定着他的意志。

他想起父亲周御的教诲:真正的拱圣营战士,不仅要善用弓矢,更要善用时机,以身为箭,射向最关键的目标。

今夜,他就是那支离弦的箭。

父亲的铁胎弓,他没有带。

今夜,他要用的武器,是真相。

马蹄踏破汴京深夜的寂静,在空旷的御街上敲出清脆而孤独的回响。

马蹄声直奔那座在夜色中宛如一头匍匐巨兽的艮岳。

这座集天下奇石美木,堆砌而成的皇家园林,此刻静谧得有些诡异。

风吹过千姿百态的太湖石,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

“格物致知”殿内,灯火通明。

徽宗赵佶端坐殿中,面前的御案上,依旧摆着那份改期文牒和那只白瓷茶盏。

他的脸色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却异常复杂。

周邦彦一身青色布衣,未着官袍,步履沉稳地走入殿中。

他的神色沉静如水,目光在触及御案上那两样东西时,微微一凝,心中已然了然。

“微臣周邦彦,参见官家。”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平身。”

徽宗的声音有些飘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周爱卿,深夜召你前来,是为这份文牒。”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那份李师师呈上的“改期献艺”文牒。

“此乃李师师所呈,言其身体不适,欲将冬至献艺,改期至……腊月廿五。”

徽宗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周邦彦的脸,似乎想从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异样。

周邦彦心中了然,这是试探,是天子在正式亮出底牌前的最后一次掂量。

他垂下眼眸,恭敬地回答:“李师师姑娘冰雪聪明,技艺超群,能得官家厚爱,乃是她的福分。至于献艺日期,此乃宫中仪制,微臣品阶低微,不敢妄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不显得与李师师过从甚密,也未流露出任何知晓内情的痕迹。

徽宗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满意。

他拿起那份文牒,指着上面那个已经有些模糊的“崇宁五年”贡茶印记,语气陡然转厉,充满了帝王的威压:

“周爱卿,你曾任开封府推官,掌管刑名案牍,想必对这文书印信颇为熟悉。你且仔细看看,告诉朕,这份寻常的改期文牒上,为何会有七年前的贡茶印记?!”

殿内的空气,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抽空。

周邦彦知道,真正的交锋,开始了。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第一次毫无畏惧地迎上徽宗的视线,平静而坚定地说道:

“官家,此印记,臣确实识得。”

“只是,臣今日冒死前来,并非只为解此印记之惑。”

他顿了顿,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无比沉重而清晰。

他将手伸入怀中,缓缓地,取出了那只黑色的铁盒,双手奉上,举过头顶。

“臣斗胆,有更重要的物证,要呈与官家御览!”

“此物,或可解开官家心中所有疑团!”

那只在烛光下泛着幽冷光芒的铁盒,像一个潘多拉魔盒。

一旦打开,便会释放出足以颠覆整个大宋朝堂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