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暖阳融雪待春归(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最新章节。
天光破晓,雪霁云开。
昨夜一场新雪,将宫苑覆成一片连绵的素白琼瑶。澈儿推开殿门,清冽寒气扑面而来,激得人精神陡然一振。他立于高高的丹墀之上,目光越过重重琉璃瓦顶,投向远方。晨曦初露,淡金色的光芒温柔地泼洒在积雪覆盖的殿宇飞檐、庭树枝桠,将那一片纯净的银白世界染上融融暖色。宫人们执着长柄竹帚,仔细清扫着殿前宽阔的御道,竹帚刮过石面的沙沙声,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扫出一条深色的、通往各处的脉络。
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点点细碎耀眼的金芒,积雪的边缘,已在悄然无声地融化,滴滴答答,洇湿了光洁的青石板,蜿蜒汇聚成一道道细微的清流。露出的地方,是宫苑里经冬犹绿的松柏,苍翠的枝叶承托着未化的雪团,更显精神抖擞。一股蕴含着冰雪消融气息的清寒空气涌入肺腑,澈儿深深吸了一口,只觉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连日案牍劳形的最后一丝疲惫也被涤荡干净。
他微微侧首,目光投向身后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柄的乾元殿。殿宇轩昂,重檐庑殿顶在阳光下折射着庄重的光芒。透过那扇宽大的、镶嵌着云母片的菱花隔扇窗,可以清晰地看到殿内暖阁的情形。两个身影,隔着御案相对而坐。左侧的身影穿着常服,肩背依旧挺直如松,是东方宸。他一手执着朱笔,一手按着摊开的奏章,正低声说着什么,眉头微锁,带着帝王的沉凝与专注。右侧的身影则是一袭玄色深衣,腰背笔直如剑,是殷照临。他微微垂首,凝神听着,手指间拈着一枚黑玉棋子,偶尔在面前的小棋盘上轻轻一点,似乎在推演着什么,又或是在无声地补充、印证。
阳光穿过窗棂,将两人沉静议事的身影清晰地拓印在窗纸上,轮廓分明,如同两座沉稳的山岳。没有多余的言语,没有亲昵的动作,只有那专注的姿态、偶尔交换的眼神,便已传递出一种磐石般稳固的默契与力量。那是二十余年风雨同舟、生死与共铸就的无声语言,是支撑起这片锦绣山河的定海神针。
澈儿静静地看着那窗上的剪影,心头一片温煦宁静,如同被殿前这片融雪的暖阳包裹着。那些江南奔波的风尘,那些案牍堆叠的深夜,那些初掌权柄时的忐忑与试探,在此刻都沉淀为心底最踏实的基石。倦鸟归巢,汲取了足够的温暖与力量,羽翼间充盈着再次翱翔九天的渴望。
他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清朗的弧度,带着少年人独有的蓬勃朝气,又沉淀着经事后的沉稳与担当。不再有丝毫迟疑,他利落地转过身,玄色镶银边的太子常服衣摆带起一阵微风,步履坚定地朝着东宫书房的方向走去。
书房里,暖意融融。炭盆里的银霜炭烧得正旺,散发出令人舒适的暖意,驱散了初春清晨的最后一丝寒意。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文书摆放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几份待批阅的奏章,墨迹犹新,是昨夜尚未处理完的政务。旁边,另有一叠雪浪笺纸铺开着,上面墨迹淋漓,只开了个头:“骁兄如晤:京中连日大雪,今晨方霁,阳光甚好,积雪初融……”
这是写给沈骁的回信。那柄柄部镌刻着古朴“同袍”二字的精钢匕首,就静静躺在砚台旁。匕首的寒光在暖阳下收敛了锋芒,只余下一种沉甸甸的信诺与情谊。北境的朔风、沙场的金戈,仿佛透过这冰冷的金属和信笺上未尽的字句,隐隐传递而来。
澈儿的目光在奏章与信笺之间流转了一瞬。他走到案前坐下,没有立刻去动那朱笔,而是伸手拿起沈骁的匕首,指尖拂过那冰凉而熟悉的纹路。北境的风沙、演武场上的酣畅淋漓、松涛阁里的纵论古今、南山策马时的少年意气……一幕幕鲜活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那个靖国公府里长大、笑起来像北地晴空般爽朗、肩背宽阔如能担起整座边关的挚友沈骁,此刻大约正顶着塞外的寒风,巡弋在雄关漫道之上。
他放下匕首,目光重新落回那叠奏章。指尖拂过最上面一份的题封,是关于春耕备种和各地水利修缮情形的汇总。国事民生,千头万绪,沉甸甸地压在肩头。然而此刻,他心中却再无半分沉重,只有一片澄澈的笃定与亟待施展的力量。
归巢的倦鸟,已在暖阳与深情中休憩充足,蓄满了力量。殿外,积雪消融,万物萌动。殿内,案牍如山,天下待治。挚友在远方,以“同袍”之心,共守山河。而他自己,正站在这承前启后的节点之上,站在父辈用肩膀撑起的朗朗乾坤之下。
澈儿提起那管紫毫笔,饱蘸浓墨,笔尖悬于奏章之上,凝神片刻,随即落笔。墨迹在纸上游走,沉稳而流畅,带着一种初春破冰般的锐气与生机。窗外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纸,正好落在他低垂的眉眼和宽阔的肩背上,将那年轻挺拔的身影,勾勒得如同一株沐雪而生的新松。
振翅之时,已在须臾。长风浩荡,新程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