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布局未来,暗线初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而在这繁荣背后,一场关于资源与未来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陈砚站在砚记店铺的柜台后,一边熟练地打包发货,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外面传来的议论声。

“听说了没?砚记开始高价收旧磁铁、电子管这些玩意儿。”

“是啊,前两天我还拿了几块坏掉的收音机主板去换肥皂,人家给的价格比供销社还高!”

“这小陈到底想干啥?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就是破铜烂铁,他倒是当宝贝似的收。”

陈砚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那些被视作废品的东西,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成为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老板,这是今天收来的最后一箱。”小李擦着汗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装满废旧电器的小铁皮箱。

“放那边。”陈砚指了指仓库角落,“你安排人分拣一下,有磁铁的单独归类,电路板也别扔。”

“这些都是能炼出你说的那种……‘稀有金属’?”小李还是不太明白。

“差不多。”陈砚笑了笑,没有多解释,“等我们炼出第一块样品,你就明白了。”

说罢,他转身走进里屋,取出一份手写的“技术指导书”,递给一位年过五旬的老工人:“老张叔,按这个流程试试,先用高温熔炼,再用水洗分离法看看能不能提纯。”

老张接过纸页,皱眉道:“这些方法我听都没有听说过……你从哪弄来的?”

“我一个朋友,以前在冶金厂工作的。”陈砚随口搪塞。

实际上,那是他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一篇科普文章,只是最近看了文章才想起来。

与此同时,在县工商审批科办公室内,王主任正翻看着一沓最新的文件。

“科技型个体企业扶持试点……”他低声念着标题,他是个务实的人,知道风向变了。

过去几年对“投机倒把”的打击越来越松,国家已经开始试探性地放开民间经济活力。

而这次上级下发的通知,更是明确提到要鼓励“个体户转型为科技型企业”。

“陈砚这家伙……怕不是早就闻到味儿了。”王主任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请进。”他说。

门推开,陈砚一身整洁,手里拿着厚厚一摞资料,脸上带着谦逊又自信的笑容。

“王主任,我是来提交砚记升级申请的。打算注册个商标,名字我都想好了——‘砚科’,砚记科技的意思。”

王主任抬头看着他,心里忽然有点发虚。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敏锐了,没想到对方早已准备妥当。

“你这是……提前拿到了消息?”王主任试探性地问。

“我这也是看了报纸之后猜测的。”陈砚笑了笑,“但我相信您也能看出来,这不是瞎折腾,而是有规划的发展。”

王主任沉默片刻,点头道:“材料我先收下,回头帮你递上去。不过得注意,别太过火,上面还在观察阶段。”

“放心。”陈砚”

而在县城另一端的县一中教室里,沈学文正趴在桌上,眉头紧锁。

他这几天总觉得苏昭和那个“小陈”走得有些太近。

尤其是昨天下午,他们一起去了地质局门口,还在那里低声密谈了好一会儿。

更让他不安的是,今天中午他在食堂吃饭时,无意间听到几个同学闲聊,说陈砚最近频繁出入废弃农机修理厂,还雇了几个老工人在偷偷做什么实验。

“搞什么名堂?”沈学文越想越不对劲。

于是,放学后他故意绕路跟了一段,果然看见陈砚和小李一起进了那家废弃农机修理厂。

厂房外杂草丛生,但里面却灯火通明,隐约还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声音。

“战略资源……稀土……”沈学文躲在墙角,听到这两个词,脸色骤然一变。

他虽然不懂什么是稀土,但从字面意思判断,这种词汇一般都和军工、国家安全有关。

“这小子该不会是在搞特务活动吧?”他心头一震,随即咬牙低声道,“不行,这事我得告诉家里,不能让他继续下去。”

夜色渐深,砚记店铺依旧灯火通明。

陈砚坐在柜台后,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目光落在一张标注着多个矿区位置的地图上。

但他也清楚,只有掌握了核心资源,才能在未来真正的商业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明天,就带小昭去看看城郊那片山坡。”他轻声呢喃。“原本想着慢慢开发荒山,可却没想到自己的思路还是太局限了,如果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说不定现在还在慢慢开发荒山,可如今自己却是已经拥有了荒山的开发,长毛兔养殖场,砚记钟表维修店,已经即将到来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