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荒坡初探,暗流涌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砚哥,你打算怎么办?”苏昭轻声问,她的眼睛里藏着担忧与坚定。

陈砚抬起头,目光深邃:“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行动。”

他转头看向王秀兰,语气温和却带着命令般的果决:“姨,帮我办两件事。第一,悄悄打听村里哪些人愿意支持我;第二,注意李守仁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最近和谁接触频繁。”

王秀兰点头应下,快步离去。

屋内一时只剩下陈砚与苏昭两人,烛光摇曳,映得他们眉眼分明。

“你在想什么?”苏昭靠在他肩上,轻声问。

“我在想,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支持。”陈砚低声答,“群众是最讲理的,也是最讲情的。我们不能硬碰硬,得先让他们看见希望。”

第二天清晨,修表铺照常开门。

不过这次,门口多了一张告示:“即日起,凡村民所持农具、钟表损坏,本铺免费修理,生活用品以旧换新优惠供应。”

消息传开,原本冷清的小铺前竟排起了队。

张铁柱第一个扛着自家锈迹斑斑的锄头来修,嘴上还不停念叨:“陈师傅真是实心眼,这年头还能白干活的有几个?”

“咱农民种地靠工具,工具坏了就等于断了饭碗。”陈砚边修边笑,“大家辛苦一年不容易,我能帮一把是一把。”

这话一出,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几个年纪大的老人还主动说起当年陈父为人正直、公道的事,而且当年的事政府都已经平反了,这时候怎么还有人造谣。

一旁的苏昭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佩服。

她知道,陈砚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在重建信任,重塑形象。

几天下来,修表铺成了半个议事厅,不少村民私下表示愿意参与荒坡承包计划。

尤其是青壮年们,听说能分红、能学技术,更是跃跃欲试。

张铁柱甚至拉着自己的两个堂兄弟也加入了队伍:“咱们要是能干成这事,往后也能挣点体面钱,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陈砚清楚,时机已经差不多了。

他没有再去公社办公室,而是直接找到了张铁柱,让他牵头组织五户村民,联名提交一份《关于成立“生产互助组”的申请》。

“这叫啥互助组?”张铁柱挠头。

“就是大家一起开荒种树,搞副业,政策允许的。”陈砚笑着解释,“而且有详细账目、收益分配模型,保证公开透明。”

他亲自起草了整份材料,字字句句都贴合政策精神,数据详实、逻辑严谨。

最后一页,他还特地附上了“联合申请农户名单”,每户都签了字、按了红手印。

当这份材料递到公社书记手中的时候,对方翻了几页,眉头微皱:“这事儿……得开会研究。”

这是标准的推脱话术,但陈砚没有争辩,只是微微一笑:“理解,政策是大事,自然要慎重。但我相信,只要符合国家精神,对村民有利的事,总归会有人支持。”

他转身离开时,身后那叠厚厚的材料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像一颗即将引爆的种子。

夜晚,陈砚家的小屋里再次灯火通明。

桌上摆满了各种资料:政策条文、土质分析报告、经济模型草稿……苏昭正在帮他整理一份发言稿,为即将到来的座谈会做准备。

“你觉得他们真会让我们顺利开工吗?”她一边写一边问。

“不会。”陈砚语气平静,“赵文远不会轻易放手,李守仁更不可能善罢甘休。但他们低估了一件事。”

“什么事?”

“人心。”

陈砚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眼神坚定如铁:

“他们可以封锁渠道,可以制造舆论,但他们挡不住老百姓对生活的渴望。只要我们站在风口,站在民意这一边,就不怕他们打压。”

苏昭轻轻靠在他肩上,轻声道:“那你告诉我,下一步怎么做?”

陈砚回过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等通知。”

翌日清晨,公社果然发出了通知:将于三日后召开“关于荒坡承包问题座谈会”,邀请陈砚、李守仁、赵文远及村民代表参加。

消息传来,村子里再次热闹起来。

有人说陈砚要翻身了,也有人说他是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