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兔苗暗渡,疫病先防(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那人简单翻了翻,没发现异常,对于这些精密零件,他们也不敢弄得太乱,不然出现问题,他们可要负责。冷哼一声:“走吧。”

车子缓缓通过关卡,直到转过山脚,两人才长舒一口气。

兔苗顺利抵达村中已是中午。

陈砚亲自押车,一路紧绷着神经,直到看见熟悉的土路与兔舍,才终于松了口气。

王秀兰和几个村民早已等在路口,见马车一到,立刻上前帮忙卸货。

“先安置在后山那个废弃棚子,记得不要跟之前的长毛兔混在一起。”陈砚低声吩咐,“暂时不要惊动太多人。”

兔群刚下车还有些不安,耳朵不时抖动,黑亮的眼睛透着警惕。

陈砚蹲下身,轻轻抚摸其中一只兔背,触感柔软顺滑,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地——这批兔苗健康状况良好,长途运输中没有出现伤亡,是个好兆头。

第二天一大早,陈砚便组织人在棚子周围围起竹篱笆,并用草帘遮挡视线,设立了临时隔离区。

他知道养殖业最怕疫病传播,尤其是从外地引入的新种兔,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全村兔场感染。

“林建国,你负责每日早晚两次巡检,记录兔群进食、排泄、精神状态。”陈砚将一个小本子递给这位下乡知青。

林建国点头:“我懂,得注意有没有流鼻涕、拉稀、不吃东西这些情况。”

“对,还要测体温。”陈砚说着,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型体温计。

“消毒也不能少。”说着,他又安排人调配了一种由石灰粉、草木灰和热水混合而成的简易消毒液,每隔两天喷洒一次。

此外,他还让村里老中医马大娘家采集了几味清热解毒的草药,晒干磨粉后拌入饲料,帮助兔群适应新环境,防止肠胃不适。

苏昭站在一旁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布置,嘴角微微上扬。

她知道,现在的陈砚已经能够掌控大局了。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李守仁又跳了出来。

他在村头饭馆里喝酒时大声嚷嚷:“你们听说了吗?陈砚那小子弄来的兔子是从国外偷来的!听说是外国人的怪病兔子,吃了会传染人的!”

“哎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你可别乱说!”村民们面面相觑。

“听说有人已经发烧了!”李守仁添油加醋。

谣言传得飞快,原本支持陈砚搞养殖的村民也开始犹豫起来,甚至有几个原本愿意参与养兔的青年也退缩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陈砚却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沉稳应对。

他连夜整理出刘老专家的手写推荐信、会议纪要、以及兔苗来源证明,还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健康检测记录表。

次日上午,他主动请来了公社干部与防疫站的技术员来参观隔离区。

“各位领导,请看这只兔子。”陈砚抓起一只健康的川北长毛兔,“它已经在这里待了五天,每天都有专人记录身体状况,没有任何异常。我们还定期做体温检测,确保安全。”

技术员翻阅了记录本,点点头:“数据齐全,操作规范,确实比很多集体养殖场更科学。”

公社干部也满意地说:“陈砚同志做事细致,值得表扬。”

这一招“阳光透明”,彻底击破了李守仁的谣言。

村民们亲眼看到兔群健康活泼,又听技术员说没问题,很快便恢复了信心。而散布谣言的李守仁却是被村民们都记恨上了。

李守仁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一周后,兔群成功度过适应期,无一例疫病发生。

陈砚趁热打铁,在村小学旧教室里办起了养兔技术培训班,专门邀请村里愿意养殖长毛兔的村民们前来学习。

他亲手绘制了几张讲解图,详细标明了不同年龄段兔子的饲料配比、常见疾病症状识别方法,甚至还教大家如何根据粪便颜色判断营养状况。

“喂料不能贪多,三分饱七分饿才是最好的。”他边说边示范,“苜蓿粉、玉米粉、豆粕按比例搭配,既营养又能防便秘。”

“还有啊,兔子胆小,噪音太大容易应激死亡。”

村民们听得认真,不少人还拿纸笔记下来。

苏昭站在教室后排,望着台上的陈砚,眼中满是温柔与敬佩。

她眼中,陈砚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是大部分的长辈。

甚至于她知道陈砚已经在未来的养殖规模化、品种优化、副产品加工……在筹备着,这些可不是普通人就能轻易做到的。

陈砚回到家中,翻开前期在实验田里记录的笔记,一页页翻看那些关于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