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智破围堵,顺势而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雨还在下。

陈砚站在窗前,听着屋檐滴落的水珠声,眉头微皱。

王老板那笔尾款已经拖了三天,养殖场那边饲料供应眼看就要断档,一旦兔子出现问题,整个合作社的根基都会动摇。

“李会计。”他转身说道,“把王老板之前签的合同、往来账目都整理一份,明天我要亲自出招。”

李会计一愣:“你亲自出招?”

“对。”陈砚语气平静,“他不是说关心政策吗?那就让他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政策风向。”

第二天一早,苏昭穿着一身挺括的深蓝色列宁装,肩挎军绿帆布包,脚蹬一双黑布鞋,梳着整齐的麻花辫走进县城干货市场。

她胸前别着一枚印有“省农村经济改革调研组”字样的徽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你好,我是省里下来的苏同志。”她走到王老板的摊位前,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威严,“我受命来考察农产品流通试点的情况,听说你是本地最大的干货商贩?”

王老板正在清点货品,一听这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算盘,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哎呀,省里来的领导啊,真是稀客!您看我这摊子,做干货也有十来年了,县里很多供销社都从我这里进货。”

苏昭点点头,目光落在他桌上的账本上:“听说你和砚山合作社有一批核桃的订单?”

“是有这么回事。”王老板干咳两声,“不过最近风声有点紧,说是政策要变,我得等等再说。”

“政策确实要变了。”苏昭淡淡一笑,“但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变。”

她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轻轻拍在桌上:“这是省里刚刚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我这次来,就是专门寻找符合条件的合作单位进行试点推广。”

王老板眼神闪烁,嘴上说着“太好了”,心里却开始打鼓。

“如果能加入试点,你们这些长期合作的商户,不仅可以优先获得资金支持,还能享受运输绿色通道。”苏昭顿了顿,“当然,前提是合作对象必须信用良好,履约能力强。”

王老板额头冒出一层汗。

“苏……苏同志,那个合作社的尾款,其实我已经准备好了。”他讪笑着搓手,“只是天气不好,一直没送过去。您要是方便的话,我现在就安排人送去。”

苏昭嘴角微扬:“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傍晚时分,李会计兴奋地跑进办公室:“到账了!全部到账了!”

陈砚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早已预料到王老板会妥协。商人逐利,最怕的就是错过风口。

眼下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为接下来的动作提供了充足弹药。

夜色渐深,书房内灯光昏黄。

陈砚再次铺开稿纸,提笔写下:

《砚山合作社试点升级方案》

他在文中详细阐述了当前农村经济形势,提出建立“村企联营”模式的具体构想,包括资源整合、产销一体、风险共担等机制,并附上了合作社近三个月的销售数据作为支撑。

其中一项尤为引人注目:依托砚山村现有的长毛兔养殖基地,联合周边五个自然村,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链,涵盖种养结合、初级加工、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试验区’。”他低声自语。

窗外雷声未歇,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第三天清晨,老孙头将润色好的方案交到陈砚手中。

“你这一出手,可真不轻啊。”老孙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这份材料递上去,不只是个试验区的事,更是给全县立了个靶子。”

陈砚接过文件,目光坚定:“风来了,总得有人站出来接住它。”

他将方案交给李秘书,请他转呈县委书记。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秘书接过文件,神情凝重。

“我知道。”陈砚点头,“但我不能等别人替我布局。”

午后,阳光初现。

合作社大院内,几辆三轮车正忙着卸货,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而在院子一角,几个年轻人正在搬运一箱箱包装精美的产品:长毛兔绒线、核桃油、手工编织袋……

“这些都是准备参展的样品。”李会计在一旁介绍道,“咱们打算在集市上办一个展销会,让大家看看我们砚山的特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