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地委来人暗藏玄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带队,考察团抵达的消息在县里引起不小震动。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首次派出如此高规格的调研组专门考察民营经济试点情况。
赵书记高度重视,连夜召开县委会议部署接待工作,强调“要展现我县改革决心和实际成效”。
与此同时,李秘书悄悄找到陈砚,语气谨慎:“这次来的几位领导……态度不太一样。”
陈砚坐在县委招待所的沙发上,手中端着一杯温水,表面平静如常,实则内心早已警铃大作。
“怎么说?”
李秘书压低声音,“除了副部长本人外,还有两位干部是经济口的老派人物,曾在内部会议上公开批评‘冒进发展个体经济’的现象,尤其对一些突然崛起的私营企业主持保留态度。”
陈砚眼神一沉,轻轻放下茶杯。
“他们想看什么?”他问。
李秘书摇头,“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从政策合规性、社会影响、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审视你和你的企业。”
陈砚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砚记总部,天色已晚,苏昭已经在会议室等他。
她穿着一件素净的浅蓝毛衣,手里拿着几份资料,看到陈砚进来,轻声道:“听说了?”
“嗯。”陈砚坐下来,将李秘书的话重复了一遍。
苏昭眉眼间闪过一丝担忧,“地委的人未必支持我们,有些事他们不会明着做,但会上一定会找茬。”
陈砚望着她,”
两人正说着,老张推门进来,怀里抱着厚厚的文件夹。
“材料我已经整理好了。”老张把东西放在桌上,“包括你们带动就业的数据、养殖业的技术改进报告、冷链系统的建设进度,还有你们与周边乡村签订的合作协议样本。”
“不错。”陈砚翻了几页,点头道,“数据清晰,逻辑严谨。”
老张笑了笑,“这是我擅长的。”
但苏昭却摇了摇头,“这些还不够。”
她顿了顿,看着两人认真说道:“他们不是来看成绩的,是来找问题的。光靠数据说服不了他们,尤其是那些心里早就定了调子的人。”
陈砚深以为然。
他沉思片刻,忽然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砚记食品公司周边的一片区域。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展示成功,而是展示不可替代性和战略价值。”
他转身看向老张:“能帮我再加一份材料吗?关于砚记模式在未来三年内,如何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全县乃至全地区的农业结构转型。”
老张眼睛一亮:“你是想把一个企业的案例,上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
“没错。”陈砚点头,“这不是一家企业在赚钱,而是一个新模式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老张立刻答应下来,连夜开始修改材料。
次日清晨,苏昭又提醒了一句:“记得留一手,万一有人故意刁难,要有应对策略。”
陈砚看着她,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该怎么做。”
座谈会当天,气氛比预想中更严肃。
会场设在县委会议室,墙上挂着“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的横幅。
地委调研组成员整齐就座,其中两位年长干部神情冷峻,明显带着审视的目光。
赵书记主持会议,先介绍了本县近年来在经济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随后话锋一转:“下面,请砚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砚同志汇报企业发展情况。”
掌声稀落,更多是观察与揣测。
陈砚起身,步伐稳健,走至讲台前。
他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示意工作人员播放一段视频。
画面缓缓亮起——
镜头从山坡上的兔舍开始,一只只肥硕的长毛兔在笼中悠闲进食;接着切换到养殖场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再到冷链物流车间,最后定格在县城超市货架上摆满“砚记”品牌的冷冻肉制品。
全场安静。
那两位原本表情淡漠的干部,此刻也不由得挺直了腰背。
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一家私营企业,竟能建立起如此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条。
视频播完,陈砚才缓缓开口:“这就是‘砚记模式’的起点——从一只兔子开始。”
他的话语不急不缓,却字字有力。
接下来,他详细讲述了砚记如何从最初的小作坊,一步步发展成为本地龙头企业,并带动上千农户实现增收。
他说到了技术升级、市场开拓、政策配合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规划。
当他说到砚记即将启动“百村千户养殖计划”时,那位一直板着脸的干部终于忍不住开口:“你说的这个计划,有没有考虑过风险?万一市场饱和怎么办?”
陈砚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我们做了详细的市场模型测算,结合当前全国肉类消费趋势,以及未来十年人口增长预测,我们认为这一计划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