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斗,初露锋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清晨的邻镇老街还带着露水的湿气,陈砚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不疾不徐,却每一步都踩在精心计算的时间点上。

他已经察觉到那双躲在街角、暗巷中窥视的眼睛。

赵德昌果然没打算放过他,派人一路尾随监视。

而这一眼,正中陈砚下怀。

“你这铜币最多值五块钱。”收旧货的小贩搓着手,语气平淡,“再多我就亏了。”

陈砚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破铜烂铁,笑了笑:“行吧,五块就五块。”

交易完成得很快,小贩递过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陈砚接过,动作自然地将一张纸条塞进对方手心。

小贩愣了一下,没有拆开看,只是默默点头,眼神里多了一丝意味深长。

这一切都被远处的尾巴收入眼中。

当天下午,陈砚故意绕了几条街,最终在县城南门的老茶馆前停下。

那里是旧货贩子常聚的地方,消息灵通、耳目众多。

他走进一家旧书铺,和老板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抱出一捆泛黄的线装书,嘴里还念叨着:“这可是我太爷爷留下的……”

老板翻了翻,嗤笑道:“也就是些民国时候的旧课本,没人看得懂。”

“那也值几个钱不是?”陈砚笑眯眯地说,“您要是不要,我再去别处问问。”

这句话像是一颗种子,落在风里,很快传进了赵德昌亲信的耳朵里。

第二天一早,县供销社门口,赵德昌亲自带队,一行人穿着整齐的制服,脸上写满了“立功”的兴奋。

他们等的人,正是陈砚。

“就是他!”赵德昌指着站在街边的陈砚,声音严厉,“昨天还在四处兜售‘文物’,今天又来卖什么破书?给我搜!”

几名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围住陈砚。

围观人群渐渐聚集,有人窃窃私语:

“这不是机械厂的小陈吗?怎么跟文物扯上关系了?”

“听说赵主任盯他好几天了……”

陈砚面色平静,任由他们翻找包袱,拿出那些线装书和几块生锈的铜片。

赵德昌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难看:“这就是你说的宝贝?”

陈砚耸肩:“我只是个普通青年,哪懂什么宝贝不宝贝的,只记得我外公说这些书是祖上传下来的。”

“少在这装傻!”赵德昌怒斥,“你这是扰乱市场秩序!投机倒把!”

人群中一阵骚动。

就在气氛最紧张的时候,陈砚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

“赵主任,”他语气不卑不亢,“这是我抄的一份文件,您不妨看看。”

赵德昌狐疑地接过去,展开一看,眉头皱得更紧。

“《文物保护法》草案?”他冷笑一声,“你还挺会找借口。”

“这不是借口。”陈砚目光如炬,“而是规定。根据这份草案,只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籍、铜器才算文物。这几本书和铜片,并未被列为保护对象,因此不属于‘文物’范畴,自然也不算‘投机倒把’。”

赵德昌脸色变了变,他知道这是真的——虽然这份草案还未正式发布,但他确实听上面提过相关动向。

“你……你怎么会有这个?”

“抄来的。”陈砚淡淡一笑,“我在文化馆借阅时看到的。”

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

“老夫可以作证,这些确实是普通的旧书,与文物无关。”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缓缓走来,身穿灰布长衫,精神矍铄。

周世昌,县里有名的退休收藏家。

赵德昌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赵主任,”陈砚语气依旧温和,“如果连这种东西都能定罪,那咱们县里的旧货市场,怕是得全关了。”

他环顾四周,朝几个围观群众点头示意。

“你们说呢?”

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人低声附和:

“是啊,咱谁家还没几本老书呢?”

“这话有道理……不能随便抓人吧?”

赵德昌心中怒火中烧,却又一时找不到理由反驳。

但更让他愤怒的是,那个曾经怯懦自卑的年轻人,如今竟能如此从容不迫地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咬牙切齿,狠狠瞪了陈砚一眼:“我们走!”

转身带人离去,留下一群目送他们的百姓。

陈砚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真正的反击,还在后面。

而这场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赵德昌一走,茶馆门口的人群并未立即散去。

反倒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文物风波”而更加聚集。

陈砚没有趁机离开,反而站在原地,笑意温和,语气诚恳:“各位街坊邻里,我知道有些人对我有看法,说我一个机械厂的临时工,整日倒腾这些破铜烂铁,是不是不安分守己?其实我也理解赵主任的想法。”

他这一番话,竟说得不少人频频点头。

人群中有人开口:“小陈你这话说得实在,咱也不是说你不该挣点外快,只是怕你惹上不该惹的事。”

“是啊,赵主任平时管得多,也是为了咱们县里不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