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暗潮涌动赴京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列车继续向前,穿过晨雾与寒风,驶向未知的命运。
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站,晨雾还未完全散去,站台上人来人往,一片喧嚣。
陈砚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下火车,冷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
这里是首都,是国家的心脏,也是他这一世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地。
接站的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了一家国营招待所,环境朴素却整洁有序。
办理完入住后,他稍作休息,便步行前往会议地点——全国工商联下属的一座会议中心。
走进会场大厅,陈砚的目光迅速扫过人群。
果然如他所料,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已经陆续到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谈。
有穿着挺括西装、操着浓重粤语口音的广东商人;也有身披厚重棉袄、神情粗犷的东北汉子;还有几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江浙知识分子型个体户。
气氛微妙,既有几分期待与兴奋,也不乏试探和敌意。
毕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大会”,大家心里都清楚,谁能在这次会议上赢得话语权,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政策倾斜中占据先机。
陈砚低调地找了个角落坐下,一边观察四周,一边在心中盘算自己的发言策略。
他知道,自己来自川南小县城,论资本、人脉都不占优势,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数据和模式。
别人靠资源说话,我靠逻辑与远见赢人心。
他正思索间,一名身材高大、嗓门洪亮的东北代表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笑呵呵地坐到他身边。
“你是从川南来的吧?”对方开门见山,“听说你们那边搞了个‘互助协会’?搞得还挺热闹啊。”
陈砚微微一笑,点头道:“算是个尝试,还在摸索阶段。”
那东北代表眉毛一挑,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听说你们那个协会,不光收管理费,还帮个体户谈贷款、跑销路?是不是想当‘个体户皇帝’?”
此话一出,周围几桌人纷纷侧目,不少人
陈砚神色不变,轻轻放下手中的资料本,微笑道:“我们不是要当什么‘皇帝’,只是希望让大家抱团取暖,走得更远一点。毕竟,单打独斗终究有限,联合起来才能抵御风险,共享资源。”
“说得倒是漂亮。”东北代表嗤笑一声,“可你们凭什么能做这个牵头人?就凭你们县里有几个钱?还是你们那位书记罩着你?”
这句话隐隐带有质疑的意味,甚至有一丝人身攻击的味道。
陈砚仍旧神色自若,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缓缓道:“我不否认,我们的模式确实得到了本地政府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具备可行性。比如我们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建立信用机制、如何规避政策风险……这些才是关键。如果兄弟们感兴趣,我可以分享经验,一起探讨。”
他的语气平和却不卑不亢,态度谦逊却又不失锋芒。
周围几名原本观望的代表听后,眼神明显缓和了些。
那名东北代表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旁边一个年长些的人拉住了:“老李,别闹了,人家既然能被邀请来,肯定有两把刷子。”
东北代表这才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陈砚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微扬。
他知道,这次大会不仅是展示实力的机会,更是与各地同行博弈的战场。
有人想打压,有人想结盟,有人想借势,而他,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晚上七点,主办方组织召开了预备会议,宣布了第二天的正式议程。
陈砚坐在第三排的位置,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
轮到主持人介绍发言顺序时,他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上午第三位,发言人:陈砚,来自川南清河县。”
全场一阵低语,显然不少人已经听说过他和“砚记互助协会”的事情。
回到招待所后,他没有急着休息,而是翻开笔记本,开始最后调整发言内容。
窗外的北京灯火通明,他独自坐在灯下,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清晰可闻。
脑海中浮现出赵书记临行前的叮嘱,也浮现出苏昭送别的目光。
她信任他,家人支持他,整个协会的未来都在他这一战之上。
他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如炬。
明天,将是我的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