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蒙学初设,教化之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最新章节。
黑山贼万骑压境的恐怖消息,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冻结了格物坊属地内因印刷术带来的短暂欢腾。空气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了望塔上的烽燧柴堆已经备好,只待令下点燃。围墙上下,护卫和临时征召的丁壮紧握兵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北方天际,那里仿佛随时会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屯田区的老弱妇孺在赵大、张铁的组织下,正紧张而有序地撤往工坊后山预先挖掘、加固的隐蔽洞窟,压抑的哭泣声和孩童不安的询问交织在一起。
战争的阴云,沉重地笼罩在这片刚刚燃起希望的土地上。
然而,就在这片肃杀与不安之中,工坊核心区那间挂着“格物”牌匾的院落里,灯火通明。与外面备战的气氛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奇异而坚韧的暖意——那是松烟墨的清香,是粗糙纸张的气息,是…希望的低语。
院子中央,清理出一片空地。没有桌椅,只有一排排粗糙但平整的厚木板架在石墩上充作书案。书案前,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有满脸皱纹、手指粗粝的老农;有怀抱婴儿、眼神好奇又紧张的妇人;有半大的孩子,坐立不安却又努力挺直腰板;甚至还有几名在之前守城战中负伤、行动不便的护卫,也拄着拐杖,挤在角落。他们就是格物坊“夜课蒙学”的第一批学生。
刘辩(刘稷)站在最前方一块临时竖起的木板前,木板上用炭笔写着三个方正的大字:**天、地、人**。他手中拿着的,正是刚刚印制出来、墨香犹存的《识字蒙篇》。
“诸位!”刘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夜晚的寂静,压下了远处隐约传来的孩童哭闹,“强敌将至,生死难料。然,格物坊立于此,非仅为求活命!更求明理!求未来!今夜,无论明日如何,此刻,我们便从认识这‘天、地、人’三字开始!”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那一张张或惶恐、或茫然、或带着一丝渴求的脸庞,最终落在一个紧紧攥着衣角、眼神却格外明亮的半大孩子身上。
“你,叫什么名字?”刘辩指向他。
孩子吓了一跳,嚅嗫着:“狗…狗剩…”
“好,狗剩。”刘辩拿起一根削尖的木炭笔(代替毛笔,更易上手),在木板上“人”字旁边,画了一个极其简略的、张开双臂站立的小人图案。“看!这,便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立于这‘天’地’之间!”
他又指向“天”字:“抬头所见,日月星辰,风云雨雪,便是‘天’!”在字旁画上云朵和太阳。
再指“地”字:“脚下所踏,生长万物,承载家园,便是‘地’!”画上几根小草和几道波浪线代表土地。
形象生动的图画,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原本的紧张和不安,被这新奇而直观的“学问”冲淡了不少。
“跟我读:天——”
“天——”声音稀稀拉拉,带着迟疑。
“地——”
“地——”
“人——”
“人——”
声音渐渐整齐,汇聚成一股虽然生涩却充满力量的声浪。
“对!天!地!人!”刘辩的声音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生于天地间,便当顶天立地做人!明事理,守规矩,懂耕耘,知守护!这手中的《蒙篇》,便是开蒙明理之阶!纵使强敌环伺,刀兵加身,亦不可夺我等求知明理之心!”
他拿起一张印好的《识字蒙篇》,展示给众人:“此物,乃我坊以‘印刷’之术所制,承载文字,传播知识!稍后,每人可领一张!望诸位珍视!今日识得三字,他日或可识百字、千字!识得农书,精进技艺;识得告示,明白法度;识得书信,通达人情!此乃立身之本,亦是兴旺之基!”
陈元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肃杀的战前之夜,简陋的院落,一群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农人妇孺,竟在刀锋悬顶之时,虔诚地跟随着他们的领袖,诵读着开蒙的文字!这景象,比任何圣贤书中的教化之言都更具冲击力。他胸中激荡,眼眶微热,深深理解了刘辩“固本培元”的深意。
很快,印着“天、地、人”和简笔画的《识字蒙篇》纸张,被分发到每一个学员手中。粗糙的纸面,朴拙的墨迹,此刻却重若千钧。老农王老栓用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纸上的字,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狗剩则紧紧攥着自己的那张纸,仿佛攥着最珍贵的宝贝。
“先生…这个‘人’字…怎么写?”一个断了左臂的老兵(护卫),用仅存的右手拿起木炭笔,笨拙地在面前铺着细沙的木盘里比划着,眼中带着渴望。
负责具体教授识字和书写的是新招募的几位寒门士子。他们原本或许还有些清高,但此刻,面对这些在绝境中依然渴求知识的目光,心中只剩下敬佩与责任。他们耐心地俯身,手把手地教老兵在沙盘上划出“人”字的笔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