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医道必修(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易神侠医传》最新章节。

痰由肺脏储藏和管理,多了就送到别的地方,像是送到胃里消化掉,分解水分和有用物质,并排出气化,或者小便大便,经由小肠大肠运作,将这些不好的,对身体没有益处的多余的代谢物排出。

痰还是有用的,毕竟呼吸道每天吸入那么多细菌,脏东西,如果没它们帮着黏住,就会直接进入体内,引起病症。

单纯的湿已经很难调理治疗,如果在湿邪上还有肝火心火的热,湿热侵扰,那才叫棘手,胖胖的人一般都是湿热并存的体质,治的时候双管齐下就很好。热带雨林那种潮湿且炎热的感觉。实在感受不来,穿着全身的雨衣,去澡堂里走一圈,那种又热又湿漉漉的感觉,我的天。

它不只是片面的一个源因可以引起的,中医是看整体,概括,从整个身体出发去全面的看。

一个地方的病,可能表现在这里,但病因,主要问题可能并不是表现出来的症状这里,而是内在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

这考验的就是辩症的能力,一个中医的基本功,也是最核心的能力,必须扎实,而且务必要求尽可能精准无错,一旦方向明确,知道着手的地方,那后续就是歼灭驱赶战,如果判断错了就可能是攻坚战,甚至是游击战,会让战况变得很乱很焦灼,甚至全盘皆输,这是方向错了方法也错了。

很复杂,所以中医治病和症,分里和表,治本和治标,治标缓解,治本根治。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而且要因时制宜,决定如何去做。分不清那就标本同治,双管齐下,面面俱到。

还好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千年的经验,张仲景先圣的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八纲辩症。虽然学起来很难,涉及十二经络,穴位,本草经方,奇经八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但只要肯下功夫,一定可以坚定意志,学好的。

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虚症则补,实症则令其泄。阳盛阴虚,虚就是少了,滋阴降燥,撤去火热。阳虚阴盛,人活一口气,活的是阳气,阳气少了精气神就不好,阳气断了,人久没了。补阳扶阳温中(中焦是什么脏,属土那个),苦入心,用苦温去湿寒的。而针灸中的第二个艾灸法,是扶阳非常快的方式,但禁忌是阴虚者慎用,我这直接禁用。已经阳盛阴虚了,还扶阳,想把自己烤干吗?

阴阳求的是平衡,虚实求得是气血行的顺畅,没有多余的东西堵塞淤积在体内。寒热出现在不对的地方,都是邪,要该热的热,该凉的地方就凉快。手脚要热,证明心脏好。

寒和凉还不一样,冰块叫做寒,常温的水叫做凉水,凉水喝了可能还没什么事,但如果经常喝冰水,短暂能带来欢乐的都有风险,爱喝冷的东西,贪凉,证明体内有火,热太盛。这也是辨别寒热的一种方式,放两杯水在病人面前,选吧,下意识喝哪个,哪个就虚。爱喝热水是好事,一心只想喝热水是寒,喝点凉的就拉肚子那种。

口渴与否,渴是津液缺失,严重的人,怎么喝都还是渴,渴饮千杯不解渴,消渴症,也叫作糖尿病。一般是健脾,先让脾土大哥,后天之本能运化,功能恢复正常。然后开始补缺的。

两杯水的案例,好像讲过,一杯水满的,一杯一半,放同样的多糖,正常人是满的水,能稀释掉,吸收掉,运化成能力,身体所需葡糖糖和有用物质。

一半水的,代谢不掉,浓糖水,它的糖分指数,肯定比满水那一杯高,怎么办?加水呗,但不是喝水那么简单。身体都已经对你发出指令了,我好渴,但怎么喝都不解渴啊。这个水的补法叫做滋阴,可以是精,可以是血,可以是津液,汽血水都是一个,阴之物。懂了吗。

正常的体质是可以自我调节的,随着季节,夏凉冬暖,阳卫之气固护体表,神经系统也有调节体温的机构。而这种健康体质,反而吃不了寒凉,吹不了冷气,因为寒所有的都是邪。反而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自身已经适应了环境。我任务人体的最好状态,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阳稍微多一些,阴稍微少一些,是最好的。

这个又很复杂了,我一句两句说不完,总之之前说过一些,水谷精微物质,五谷,脾运化,成气血水,食物就是血之源,而有实证的时候,血会滋养不好的东西,血本就是阴寒的一部分。

所有饿一饿,对有实证的病人,我也说过所有人都有癌细胞,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细胞代谢。他们可以被免疫统统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饥饿来把他们饿没,身体没有东西消化的时候,会优先自动,去将那些放着多余占地方的淤积之物,分解吸收掉。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是吃出来的癌,脂肪瘤,营养过剩,还不爱运动,阴盛阳虚体质,湿寒体质,湿热体质,这一种的饿一饿能好非常多。

如果寒气入侵脏腑,会伤害到中阳之气,可能就会肚子疼,脾胃虚寒,脾胃阳气受损,然后就功能下降,再然后循环出现问题,湿气痰浊和一些列隐形慢性的病,不经意间就会慢慢攒下病根。

面对复杂的症状,因人而异,基乎是一个人一种处方,很少出现照着书本的案例去得病的,甚至同样的方子,因为两个人的体质原因,药量的不同,效果也会天差地别,所以只能谨遵医嘱,以医生给你的为准。

治疗复杂的病情,虽然杂乱,也可以同时进行,该温中解表去实证的就去,该补的地方补,该攻该泄的地方就攻和泄,泄法就是为了排出,最终是为了让不好的东西离开体内。

而且很多时候,主要问题解决了,万病丛中取敌将病邪首级。那些附带小问题,自然就土崩瓦解了,因为随着大部分病邪被压制,同时身体正气补足,人间最强的大药,免疫系统会自行反击清除残余的敌军。

举例,比如吃坏肚子了,吃了不干净不卫生不新鲜的东西。上吐下泻,也可能只是下利,一直拉。

这都是身体为了保护你,而做出的自行防御机制。把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不让它们在体内呆太久。

还有老师当初的叮嘱。

望闻问切当详细,补泻寒温当辩清,当思人命至关重要,冥报难逃,一旦差错,永劫加身莫忏悔。

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寒则气收敛,热则气泻,惊则气乱串,劳则气损耗,思虑过渡则气打结如乱麻。

医贵乎精湛,术业贵乎专心,方法贵在灵活,治疗贵在巧妙熟变通,学贵乎博大,见识贵乎卓越。

心贵乎谦虚,语言贵乎明显,君子少言,明了简便。方子贵在纯粹有效,效率贵乎于快捷。

知道这些,则可为医之事。

望闻问切,要相互配合,相互认证,最后结合全部,给出结论。辩症是基本功,也是最最核心的工作。一切开始于辩症,万事开头难,辩症方向对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这个悟性要高,而且还要有耐心有经验,甚至一辈子可能都学不完,看不尽,哪怕同样的症状表现,但病因不尽然全都一样,因人而异。

只能严格要求自己,不可以松懈,懈怠,拿病人的身体开玩笑。务必专心致志,尽善尽美,把能做到的,每次都做到最好!

此为重中之重,性命攸关之事,不可错,不敢错,不能错!

望诊可看相,脸色,气色,舌头,眼睛,眼神,以及身体表现出来的现象,比如流汗,咳嗽,疮痈疹之类这些目所能及的。甚至患者来看病时走路的身体形态,敲门的力度,有时候从进门的一刹那,望诊就已经开始了。

闻,闻听,闻味道,古语也有倾听的意思,比如病者的声音是微弱还是中气十足,还是亢奋,都是细节。一边闲聊家常,舒缓心情,令其情绪安抚平稳,一边对其体质进行加深分析。

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脉是气血之运行的体现,知一点而通晓全身,也是一种反复多方面,更进一步加深精准辩证的方式。

但如果闻听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不切也能做到三方一体,少了一个认证的点而已。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脉学,那种心灵碰撞,心之眼,通过手指观察病者体内状况的,神而灵之的感觉。

中医要读很多书,易经也是其中必读的,易经从很多方面来说,也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医心也是我们的工作,心理医生只是我们的附带业务,顺带着就将病人的内心引导向乐观积极的去活着。给予他们阳光和希望。

如果自己内心都是放弃的,不抱希望,那身体也跟着会怠惰,所以心理上的引导,很重要,言语间,将其从绝望的深渊拉出来。

问的几点就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大小便,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聋八渴,九探脉色察阴阳。

寒热,怕冷还是怕热,怕冷可能是阳气虚,怕热可能是阴虚。虚的反面就是另一个过剩,太多了,压制住了对方,失去了平衡。

出汗,出虚汗,盗汗,都是泄气的表现,汗液就是体内的气,而心主汗液,汗出多了,先是会心阴虚,失眠之类的,连带着血液循环也会出问题。而相反有的人怎么也不出汗,也是病,津液太少,伤到本元了,又或许是毛细孔闭塞,我们呼吸是身上的毛细孔加七窍,这种不出汗的就剩七窍呼吸了。

正常人就是该出的时候出,没动弹的时候就不会乱出。中医眼里其实正常人不多,多少都带点病,活得开心,亚健康就挺好了。

身体的各部位疼痛,疼不用说,肯定里边有异常,痛则不通,肯定是那块堵了什么东西,身体才会反映出来,淤血啊,寒凝了,结出实物了。

然后就是大小便,小便黄阳气盛,带啤酒沫精气泄露。大便干阳气盛,胃的津液不足。便溏拉肚,很多原因,脾胃虚寒,湿气重,吃坏东西都可能。

甚至肠胃功能紊乱,导致便秘,严重的一星期一次,抓紧治疗,憋着多难受啊,还没胃口,腾不出来地方吃,能吃真是福。

小事情,能看出许多门道,所以中医很难学,中医的维度已经跨越了三维,它非常神奇,时间空间,点线面,再立体,再去综合覆盖性贯穿这些,从中找出那隐藏在一切时间乱麻中的因果。

所以古人将医者,也叫作巫医,会法术,能掐会算,山医命卜相风神,主角是样样精通。但其实都是知识和经验的累计,做出的判断推理,然后进一步的去认证。

所以别人才会感觉,这大夫怎么什么都知道,第一次见面,我还没说什么,就感觉整个人都被他看穿了,对我这么了解,太神奇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好不好都知道,几点睡觉和失眠全说的准,但放在中医眼里,这些都是辩症的依据,已经深入骨子里了。

然后是,饮食,食欲不振,没胃口,脾胃功能紊乱。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人,已经很幸福了。得病了,大病一场,哪有食欲啊。

如果亲身经历过,可以理解我说的,就算最爱吃的东西放在面前,食之如嚼蜡,根本没味道,想吃胃口受不了。只能喝粥,清汤寡水,慢慢把身体调养回来,再吃喜欢的东西,那时就会感觉,哇,太幸福了。

望闻问切,一边聊天,一边诊脉,反复认证,务求精准打击,最后根据上述的这些,去判断,他的病因在哪里,然后做出调整他身体的计划方案,可能先攻击泄气,然后恢复他的正气,本元之气,也可能直接固本培元。让他做回一个正常人。可以好好的吃喝拉撒睡。

计划方案就是,利用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各种本草,根据它们各自的药性进行搭配,让它们去发挥作用,谁说只有修仙界有灵果灵草,连大白萝卜和大葱大蒜都是灵药,它能通气,打开你闭塞的气机。还能让我们填饱肚子,治好病的都是上天和自然界赋予的最好的礼物。

其实治愈与否,不是看他病是不是完全退了,没了,而是能不能好好吃饭,每天午时人的胃气会恢复,也就是会有饥饿的感觉,判断一个病人身体健康,胃气的恢复是一个很好的标准。胃气又两个时间段,第二个是晚上九点到午夜十一点,亥时三焦经流经气血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有胃口,证明五脏属阴的那些非常好。

其实康复后,复查没问题了,就可以了。正常的人,每天体内也会产生各种毒素,细胞都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分裂,甚至坏S,然后排出。这些是正常的新陈代谢。

多少都会有点不好的东西,没有十全十美,哪怕那些身体排出的东西,之前在体内,也是有过作用的事物,只不过用完就被新的替换了。

就比如很多人认为肠子很脏,动不动就洗,反而容易得病,把病菌有益菌都洗没了,身体的免疫力反而变差了。

我们体内有很多共生的看似不好的生命体,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还没影响生活,带着一些脏东西,开心的活着,不去想,就好了。

这也是一种智慧,古人常说的,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