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中断供货(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最新章节。
何裕柱并未察觉谢颖琪的异样,临走前多说了句。
听完这话,谢颖琪抬起头,看着何裕柱离去的身影,下意识说道:“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来,这边周末只有我一个人忙。”
“嗯?”
见谢颖琪答应了,何裕柱自然没意见。\"行,下次有空我直接过来找你。”
何裕柱说完便离开了。
谢颖琪看着他走出药馆后,不由自主地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
她心想自己怎么了?只是柱子来帮忙而已,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想法?
谢颖琪握紧拳头,像是在确认自己的想法。
她决定明天上班时要好好教训一下卫生所那些闲话太多的同事,都是她们害得她今天表现得如此失态。
……
八宝坑胡同,78号院。
何裕柱来到李保国家。
轻敲木门上的门栓,很快院内传来脚步声。
门开后,师娘肖秋珍的身影映入眼帘。
冬末初春时节,她身穿一件质地优良的蓝色外套,显得端庄而优雅,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书香气息。\"师娘。”
何裕柱微笑着向她点头。
他知道师娘出身不凡,娘家经营米面粮油生意,虽规模不大,但在那个年代,家中有这样一份产业已属难得。
师娘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还读过私塾,难怪会有这般气质。\"柱子来啦。”
肖秋珍见到何裕柱,眼中满是慈爱。
她急忙拉住他的手,本想帮他取暖,关切地询问是否感到寒冷。
然而,当她握住他的手时,却发现他的手竟然像个小火炉般滚烫。
这让她不由自主地看向何裕柱。\"柱子,我还想问问你冷不冷呢,结果你自己倒暖和得很,进屋比我在外面待着还要舒服。”
当然,把他的手比作火炉是种夸张的说法。
肖秋珍的手脚不怎么暖和,而何裕柱因习武的缘故,体内的气血始终流动,劲气的运转让他无论冬夏都保持舒适。
相比之下,肖秋珍的感受便显得有些不同。
何裕柱看到师娘的动作,心中一阵温暖。
他深知师娘的心意,这种细微举动表明她已将自己当作亲生孩子般看待。\"师娘,我练过国术,这是自然现象。
倒是您,别站在门口着凉了。”
说着,何裕柱随手关上门,与师娘一同进了院子。
刚到院子里,就听见李保国在厨房喊话:“是柱子来了吗?”
“师傅。”
何裕柱回应着,同时向师娘打了个招呼,随后进入厨房。
李保国正炖着一只小公鸡,即使盖着锅盖,香味仍飘散出来,何裕柱忍不住吞咽口水。\"师傅,这味道太棒了。”
看着灶台,何裕柱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不得不说,师傅就是师傅,几十年的经验可不是随便就能超越的。
即便何裕柱借助系统快速进步,但在技术层面还有差距。
要是这个想法传到别的厨师耳朵里,他们恐怕会震惊得吐血。
这么年轻就想达到大师级水平?
李保国听后并不在意,反而说:“你的手艺,做出的味道也不会差。”
自从上次何裕柱厨艺突飞猛进后,李保国便觉得徒弟可以独立了。
尽管他在某些领悟上超过徒弟,但在技术上已无太多可教之处。
现在的何裕柱正踏上通往国宴的道路,这条路需要他自己去探索,李保国只能分享一些经验。
有天赋便能成功,无天赋即便名师指点也无济于事。
勤奋虽可弥补普通人的不足,但要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天赋不可或缺。
然而,多数人尚未触及拼天赋的阶段。
柱子现已成为众人期待的对象。\"我已向厨师会发信,等他们确定流程后,就带你去考高级厨师证。”
师徒二人在厨房闲谈,何裕柱专心倾听,偶尔回应。
院外传来肖秋珍的声音:“柱子,出来陪雨水,难得来一趟,别总黏着师父。”
听罢,何裕柱轻笑,看向师父,李保国拍拍他肩膀笑道:“去吧,不然你师娘又要说我了。”
“那好,我去陪雨水。”
炉灶的饭已备好,何裕柱随后来到院子。
一周未见,雨水扑向他喊“哥哥”
。
雨水扎着马尾,穿上周取的新衣,显得格外精神。\"个头又长高了。”
何裕柱拍她肩膀,发现她比上次高了些,气色也好,显然在李家得到精心照料。\"李叔做的菜不比你差。”
雨水笑着附和。
何雨水乖巧懂事,李家对她宠爱有加,好东西都留给她。
日子过得比在家时舒坦得多,毕竟何裕柱从不当着雨水的面送零食。
听出丫头常偷嘴,他轻轻捏了捏她圆润的脸蛋。
肖秋珍在一旁笑个不停。
过去,尽管衣食无忧,但因无子女且与家人关系破裂,生活乏味至极。
自从李保国收了柱子为徒,又接来了雨水,家庭氛围焕然一新。
如今多了个女儿,生活充实不少。
因此,夫妻俩有了好吃的,总会优先给雨水。
院里稍作停留,厨房传来消息,李保国已备好饭菜。
何裕柱帮忙摆放碗筷,随后端出菜肴:刚蒸好的白米饭、炖公鸡、麻婆豆腐,再加上临时添的两道菜。
看着满桌佳肴,何裕柱暗自赞叹。
难怪雨水养得如此健康,这般伙食谁吃了能不好?
在那个以窝窝头、玉米糊为主食的年代,这样的餐食足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流连忘返。
何裕柱明白,以师父师娘的条件,不必如此讲究,但为了雨水正值成长期,他们特意改善伙食。
这些情谊虽未明说,却铭记于心。
用餐时,大家边吃边聊。
何裕柱提及自己的外出经历,意在提醒师父师娘近期减少外出,以防匪患。
听完柱子的话,肖秋珍神色微变,显出几分忧虑。\"是的,师娘。
这是军管会一位大哥跟我说的,您和师傅最近最好待在城里。
我们院子里有个人,昨天跟着师傅下乡放电影时遇到**的情况。”
何裕柱回答道。
何裕柱点头。
这类信息本不该对外人说,但师傅师娘都是自家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要是因为他没及时告知而让师傅师娘遭遇什么意外,他会后悔终生。
柱子肯定的回答让肖秋珍神情更严肃了些,她不自觉地看向李保国。
两人互相对视,似乎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