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御笔“默许”!内库钱粮换安稳(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躺平王》最新章节。

“奉朝廷嘉勉教化”七个字,像定心丸。

“免费食宿”更是诱惑。

消息一出,长安城外官道,人影络绎不绝。

衣衫褴褛的父母牵着瘦小孩子,流民长者带着孤儿。

他们攥着恪记商行开的证明条子,眼神惶恐又期盼,涌向城南那几排灰白水泥房子。

义学人数像滚雪球,很快破五百!

临时宿舍填满,食堂灶火日夜不熄。

长孙冲忙得脚不沾地,安排住宿、登记、分发统一的灰色粗布校服。

操场上,孩子们按年龄分班,琅琅读书声汇成一片。

李恪刚有点成就感,杜明月和秦红梅带来了消息。

“殿下,长孙大人府上送来几位‘饱学宿儒’,说仰慕教化之功,特来‘效力’。”杜明月递上名单,语气微讽。名单上是长安城出了名的几个老顽固,张口闭口“尊卑有别”。

“另外,”秦红梅压低声音,“护校队和几个流民出身的师傅注意到,新学生里有几个小子不对劲。眼神飘,总打听教材,尤其对《论语新读》指指点点。还有两个,宿舍里说怪话,‘学这有啥用,不如攀高枝’。”

李恪眼神一冷。

长孙无忌的“软刀子”,捅过来了。

掺沙子,派眼线,想从内部瓦解人心。

“来得好!”李恪反而笑了,笑容冷冽,“明月,那几位‘宿儒’,不能怠慢。请!安排他们教…‘经典诵读’!就教《孝经》、《千字文》!让他们对着书本念,念得越抑扬顿挫越好!核心课,王老、孙娘子把控,别让他们沾边!”

杜明月会意:“明白。束修按最高给,面子给足。他们的‘圣贤大道’,关起门自己念叨。”

“红梅姐,”李恪转向秦红梅,“那几个不安分的,盯紧!护校队不是摆设,晚上多巡几遍。让赵铁柱那批老队员,多带新人,留心异常。通知所有老师,特别是流民出身的,他们懂人心。多和学生聊天,尤其新来的、心思重的。”

李恪踱两步:“明天起,我亲自加一堂课,叫‘立身规’!讲故事!讲工坊师傅勤学苦练成大匠;讲流民互助熬过灾年;讲人无信不立、守规矩成事!把‘团结’、‘勤劳’、‘守规矩’这几个字,揉碎了,灌进他们脑子!”

“还有,”他眼中精光一闪,“宿舍和教室门口,设‘互助箱’。鼓励学生,谁发现有人故意捣乱、说怪话破坏学习,写纸条丢进去!不认字画圈叉也行!查实了,奖励新毛笔或好纸一刀!”

秦红梅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小孩子眼里揉不得沙子,有奖励,保管比大人盯得紧!”

明亮的玻璃教室里,数百学生挺直腰板,捧着《恪记千字文》,在张秀才带领下齐诵:

“米——可煮饭,可熬粥,民之天……”

“面——磨麦得,蒸饼香,填肚肠……”

“工——凭手艺,挣衣食,当自强……”

“钱——通有无,明算账,心不慌……”

童声稚嫩洪亮,充满希望的力量,穿透玻璃窗,在操场上空回荡。

李恪站在操场的黄土地上,指着坑洼的空地对长孙冲说:“冲子,操场得赶紧弄!夯结实,铺水泥底子,再想法盖层细沙土。孩子不能光坐着念书,得跑!得跳!筋骨练结实!身体脑子,一个不能落!”

长孙冲看着阳光下奔跑的小身影,用力点头:“哥,放心!水泥现成,人手足!我亲自盯,弄个平整结实的场子!让这帮小子丫头撒开了跑!”

这时,一个工坊采买管事满头大汗跑来,脸色忧虑,凑到李恪耳边急声道:

“殿下!关中来信!开春至今,滴雨未下,旱得厉害!渭河水都降了…几个老把式看天,说夏粮…怕要大减产!长安城里…粮价…开始往上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