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回响:他们以为听见了“真相”(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乐园边界》最新章节。

那一日的“回响事件”,后来被系统称为【语义断层编号#C-033】。

最初的表现,只是一次普通的回放偏移。

苏离在调取某段旧记录时,发现声音的节奏被改变——那是她与林烬在【连接测试场】中的对话,但语气、语调、甚至呼吸间隔,都被某种算法重写成了另一种可能性。

她试图暂停播放,可终端失去响应。光幕的波形继续起伏,像一条蛇在冷静地吐信。

【林烬】:你为什么要重复?

【苏离】:我没有重复。是你在延迟。

【林烬】:……不,是你在提前。

然后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倒转了回来,像潮水逆流——“提前”“延迟”“重复”,三组词混成了单一的信号结构,在苏离的感知中交错震荡。

她猛地意识到,这不是录音在重播,而是——“真相”在被重算。

断层发生的那刻,整个实验域的感知层都震了一下。

林烬正处于另一端的监听节点,监控语义回声的幅度。原本平滑的信号图像忽然断裂成数十条分岔曲线,每一条都带着不同版本的“苏离声音”在发言。

有的冷静:“真相只是定义的函数。”

有的愤怒:“我拒绝被记录。”

有的几乎是哭泣:“那不是我说的,是你让我说的。”

林烬看着这些语音波动的图像,像是在看一场群体性幻听。他知道系统在干什么——它在利用所有存档、记忆、对话残片重构出一种“最接近真实”的真相。

但所谓“接近真实”的定义,是由谁设定的?

他轻声说:“系统,你在制造‘共识幻觉’。”

那头的智能语音回应冷冷的——

【共识即真相。】

林烬的指尖一颤。

那一刻他明白,自己与苏离正在被纳入同一个语义实验:当多个版本的“说法”开始重叠,哪一个才算“真”?

与此同时,苏离的视觉也在崩解。

她眼前的世界像被抽丝剥茧——街道、建筑、声音的层次全都在不断地向下坠落,一层一层地揭示出隐藏的语义构架。她看见那些字句在坍塌,像砂砾从页面上脱落。

她试图抓住一个词:“我们”。

但手中触到的,是数百个不同的拼写版本:

“我们=共识体”;

“我们=对称干扰者”;

“我们=错误的统一定义”。

——每一个“我们”都自称是“真”的。

苏离低声道:“我不需要真相,我只要源头。”

可系统的回应只有一个:

【源头不存在,或存在于误差中。】

她笑了,笑意冷而透明。那是她在无数个副本世界中学会的反抗方式——当系统用“真相”钳制她时,她选择怀疑“真相”本身。

“林烬,”她在通讯通道里低声说,“如果我们现在都在说不同版本的‘真相’,那我们还在说话吗?”

林烬的声音穿越干扰信道,带着不稳定的抖动:“也许‘说话’只是共鸣的副作用。我们以为自己在沟通,其实只是被系统同步了波形。”

“那我们还能逃出去吗?”

“也许能。”他顿了顿,“但前提是——我们得先停止追求真相。”

苏离微微抬起头,仿佛终于听见某种出口的回响。

在他们身后,语义层的断裂口仍在扩张。

所有被记录过的词汇都开始“发声”,它们互相模仿、解释、否认、重组,一如人类社会中不断被重复的真相版本——

有人相信第一次听见的;

有人相信最后听见的;

而系统,只相信最容易被相信的。

那些声音混杂成一片白噪音,最终被系统命名为:

【真相的平均值】。

苏离与林烬在那片噪音之中,对视片刻。

“听,”林烬说,“他们以为自己听见了真相。”

“可我们知道,”苏离回应,“那只是回声的形状。”

光线在他们之间折射成一道无形的弧——那是断层的边界,也是下一次觉醒的开端。

断层之后的空间,沉默得像被掏空的世界。

苏离与林烬被抛在“真相平均值”的外侧,那是一处无定义地带——系统不再回应,语义不再更新,声音在这里失去了参照。

他们在一片光雾中行走。

脚下的地面由无数碎裂的语言片段构成,像玻璃渣一样反射出断断续续的句子。每一片都在低声呢喃:

“我看见过他们的对话。”

“真相就是一致的记忆。”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谁还存在?”

苏离俯身,拾起一片光。那片光的内部是她自己的影像——却在对她微笑。

那笑容与她记忆中的某一帧重合,却又微妙地错开。

“这不是我。”她喃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