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海风中意外听见的真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最新章节。
清晨,“玉兰号”客轮在晨雾中稳稳停泊在秀英港。
甫一搭稳舷梯,钟志远便拎起林子静的行李箱,与邹德慈并肩拾级而下。咸湿温暖的海风扑面而来,不远处码头上,几个身影正朝他们用力挥手。
“睢,省设计院的陈宏,专攻热带建筑,去年海口工人文化宫巧妙的通风改造就出自他手;戴眼镜那位是省委政研室的伍继延,堪称‘政策活字典’,海南各片区的土地条文他能倒背如流;穿灰色中山装的是华南理工的李教授,地质材料权威,火山岩在建筑里的应用,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专家。”邹德慈边走边细数,语气熟稔。
陈宏率先迎上,目光在钟志远身上多停留了几秒——这年轻人身着浅色衬衫,气质沉稳,眼底却蕴着一股难掩锐气。
“各位,介绍一下,”邹德慈笑着抬手,“这位就是钟志远先生,这位是花儿集团总裁林子静小姐。”
话音未落,陈宏眼里已满是震惊:“钟志远?写‘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那位?”
“花儿女装的总裁?”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讶异,“我爱人去年生日,我送她的那条真丝连衣裙就是‘花儿’的,她说那是穿过最服帖的版型!”
林子静微微颔首,嘴角噙着温和的笑。
“昨晚在船上听钟志远畅谈海南未来,实在佩服!比我们这些扎在岛上多年的人想得更深、更远。”皱德慈迫不及待地分享起“玉兰厅”深谈的细节,从环岛路网骨架、“海绵城市”理念到“产居融合”的构想……
钟志远的“高瞻远瞩”令众人震惊,目光再次聚集于他时,已带上了几分探究。
钟志远迎着众人注视,语气温和却字字铿锵:“眼下海南还是行政区,但用不了多久,国家定会推动建省,设立经济特区!这里将成为独一无二的政策窗口。跨海通道要修,国际空港要建,沿海岸线不能只是临时建筑凑数,我们需要的是能真正留住人的‘宜居社区!让老人在椰林下散步,年轻人在有创客空间挥洒灵感,孩子在游乐区自由奔跑。海南的阳光海风,必须化作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他抬手指向晨曦微光中泛着金边的海口湾滩涂,“就说那片地,正适合打造‘热带生态社区’。楼下种满椰子树和三角梅,社区里配中医馆、老年食堂。户型设计必须考量台风天的通风防潮,阳台也要分观景和晾晒区,让住户既能看海,又不耽误日常用度。”
众人听得入神,脚步不自觉地放慢。
海风掠过,仿佛已将钟志远勾画的图景吹到眼前:婆娑椰影间,老人在花园对弈,年轻人在共享空间激辨方案,孩童追逐着蝴蝶掠过草坪,家家阳台上,晾晒的衣物与凭栏的身影,构成烟火与诗意交强的画卷。
李教授扶了扶眼镜,惊叹道:“妙啊,钟先生这‘宜居社区’的理念,比我们实验室里最前沿的海南发展模型还要超前!不过,建省办特区,这事虽说有风声,你怎么能如此肯定?”
“政策的风向,用心总能摸到脉络的。”钟志远淡然一笑,没多解释。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这次来海南,我想启动一个……上亿规模的房产项目。”
“上、上亿?”伍继延脚下一趔趄,差点滑倒。
陈宏也瞪大了眼,脱口而出:“现在海南最大的项目,不过盖几栋小楼的小打小闹!上亿?资金、手续、施工……哪一座山是好翻的?”
李教授镜片后的瞳孔微缩,紧盯着钟志远——这个年轻人的口气,简直石破天惊!
震惊在空气中凝固了片刻。众人面面相觑后,眼中的惊涛骇浪竟渐渐沉淀为一种灼热的期待。脚步无形中被某种力量牵引着,大家不约而同地跟紧了钟志远的方向,一同来到了琼苑宾馆——1988年海南最好的宾馆。
接下来的两天,琼苑宾馆的301房间成了思想碰撞的熔炉。
伍继延、陈宏、李教授他们一次次主动前来,沉浸在钟志远更详尽、更激动人心的“海南规划”中。每一个想法,都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荡起他们心中层层叠叠的涟漪,眼前豁然开朗。
“诗人!真没想到诗人竟能把海南的筋骨血脉看得这么透!”伍继延激动得发音发颤。
陈宏也难抑澎湃心潮,凑上前由衷赞叹:“能把诗的浪漫情怀和商业的务实精算,如此天衣无缝地捏合在一起,钟先生,您是头一份!”
钟志远谦逊地笑着摆摆手。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几位已被梦想之火点燃的人,语气诚恳有力:“这次南下海南,我和林总此行,就是要成立一家房产公司,把我们心中的蓝图,一砖一瓦地在海南大地上建筑起来!各位都是各自领域顶尖的能手,”他伸出手,掌心向上,发出邀请,“如蒙不弃,欢迎加入‘花儿(海南)地产’!”
“花儿(海南)地产!”
这话一落地,伍继延第一个高举手臂,神情激昂:“我来!政策这块我熟,公司的项目我来负责打通关节,保驾护航,绝不让它们在繁琐程序里绕弯子!”
陈宏毫不犹豫,立刻接上:“算我一个!热带建筑的特色和生态社区的落地,我来主抓设计,保证既实用又好看,不辜负这片热土!”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着坚定点头:“我也加入,地质勘探、材料把关、建筑安全,这块基石我来扛!”
看着眼前这群才华横溢、热情高涨的“闯海人”,钟志远心里暖流涌动,欣慰地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