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除夕归宅承家暖,上元入宫议新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最新章节。
李正华坐上马车,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意。离家近三个月,他最牵挂的,便是家中的爹娘和孩子们。
马车驶到静云府门前,还未停稳,就听到院内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爹!爹回来了!” 小花的声音最先响起,接着是四华、三华的呼喊。李正华推开车门,只见五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三华穿着少年营的制服,身姿挺拔,抢先一步扶住他:“爹,您可算回来了!我们天天盼着您呢!”
小花扑进他怀里,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爹,您在海上有没有看到海怪呀?徐明哥哥说,海里有会发光的鱼,是真的吗?”
徐明和几名东瀛族人站在孩子们身后,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见李正华看来,连忙躬身行礼:“大人。”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爹娘也走出来,娘拉着李正华的手,摸了摸他身上的官袍,眼眶泛红,“瘦了,也黑了,在海上肯定受了不少苦。” 爹虽没说话,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
进了府,李秋雅和大华早已备好热水和饭菜。餐桌上,炖得软烂的鸡汤、金黄的炸丸子、喷香的红烧肉,都是李正华爱吃的家常菜。
“爹,您这一路辛苦,快喝点鸡汤补补。” 李秋雅盛了一碗鸡汤,递到李正华面前,“家里的事您放心,我和大华都打理得好好的。”
席间,大华详细汇报了酒楼和商号的情况:“爹,您走后,我们在开封又开了两家‘李家酒楼’,现在全城共五家分店,每月营业额能有五万两银子;包子铺也增加了馅料种类,除了猪肉馅,还加了豆沙、芝麻馅,很受百姓喜欢;商业一体化广场已经完工,下个月就能开业,里面除了咱们的杂货铺,还租出去了二十间铺子,租金每年能有三万两银子。”
李正华点点头,笑着说:“做得好!你们夫妻二人辛苦了。”
大华连忙摆手:“爹,都是您打下的基础,我们只是守着家业,一点也不辛苦。”
接着,二华拿出账本,坐在李正华身边,一页页翻开:“爹,这是今年家里的收支明细。
收入主要来自商号(香露、香皂贸易)、酒楼、包子铺和广场租金,总共约八十万两银子;支出用于家用、工坊维护、工匠工钱和孩子们的学费,约三十万两银子;剩余的五十万两,我存在了票号,随时可以取用。” 账本上的字迹工整,每一笔收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小花买糖葫芦的五文钱都记在 “家用杂费” 里。
“二华做事还是这么细致。” 李正华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家里的财政就交给你,我很放心。” 二华腼腆地笑了笑:“爹放心,我不会出错的。”
除夕这天,静云府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
李正华带着孩子们贴春联,三华力气大,负责爬梯子挂灯笼;四华识字多,帮着李正华写福字;小花则拿着浆糊,在一旁递东西,时不时还会偷偷蘸一点浆糊,抹在嘴角,惹得众人发笑。
徐明和东瀛族人从未见过这样的习俗,好奇地围在一旁,学着孩子们的样子,帮忙递春联,虽然动作生疏,却满脸认真。
傍晚,全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吃起了团圆饭。桌上摆满了菜肴,中间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 —— 李秋雅特意教徐明和东瀛族人包了饺子,他们包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元宝,有的像小船,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徐明咬了一口饺子,鲜美的汤汁在口中散开,他眼睛一亮:“这叫饺子吗?真好吃!比我们在东瀛吃的饭团还香!”
守岁时,李正华拿出从海外带回的贝壳饰品,分给孩子们:“这是在南方岛屿上捡的贝壳,打磨成了饰品,你们戴着玩。” 小花接过一串粉色的贝壳项链,高兴地戴在脖子上,跑到镜子前照了又照。
从除夕到正月十五,静云府的欢乐从未间断。
初一这天,李正华带着家人去给王爷拜年,王爷见他一家和睦,又看到徐明等人已渐渐适应大宋的生活,不禁笑道:“正华,你不仅能带船队探索海外,还能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真是难得。” 李正华笑着说:“都是家人和兄弟们帮忙,我只是沾了光。”
正月十五的灯节,开封城内灯火通明,李正华带着孩子们去街上看花灯。
街上人来人往,各种造型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兔子灯、龙灯、荷花灯,还有艺人在街头表演杂耍和皮影戏。
小花和四华看得入迷,拉着李正华的手,一会儿要吃糖葫芦,一会儿要猜灯谜;徐明和东瀛族人则对街上的商铺充满好奇,看着丝绸店的锦缎、瓷器店的花瓶,眼中满是惊叹。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正月十五刚过,李正华就收到了内侍的传召 —— 陛下要他即刻进宫,商议新一年的海外探索计划。
来到太和殿时,陛下和王爷早已等候在那里。“正华,新年过得可好?” 圣上笑着问道,“朕听说,你带家人和东瀛来的孩子去看了灯节,他们还适应大宋的生活吗?”
“托陛下的福,新年一切安好。” 李正华躬身道,“徐明等人已渐渐适应,还学会了包饺子、写福字,对大宋的文化很感兴趣。”
王爷接过话茬:“好了,咱们言归正传。陛下召你来,是想商议新一年的海外探索。上次你带回的海图和报告,朕和陛下都仔细看了,觉得海外探索大有可为。你说说,这次的计划是什么?”
李正华上前一步,拿出上次绘制的海图,指着南方的岛屿说:“陛下,王爷,上次臣率船队抵达南方岛屿(菲律宾),因粮水不足,未能深入探索。此次臣想加造十一艘‘探索号’级海船,与现有的九艘船组成二十艘船的船队,储备半年的粮食和淡水,先前往南方岛屿,与当地土着建立长期贸易关系,再继续向南航行,寻找新的陆地。”
“加造十一艘船?为何要这么多?” 圣上疑惑地问道。
“陛下,上次航行,咱们损失了一艘船和三名船员,主要是因为船队规模较小,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