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骤变(十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三太太翻了个白眼,看看火盆,往里边填了张烧纸。
身旁的六太太则盘算着昨个儿十嫂讲的话。有郑宽在,若是将来她真的有所出,那一定也有荫官。哪怕不是世职,有那个老光棍在,日后也吃不了亏。反观十嫂就不同了,郑虤那个厌物不过与郑彪一丘之貉,若不早做打算,大哥(十奶奶子,弘治十六年五月二十九生)日后怕真的连监生功名都没得。
可三太太还有那个服妖就能漠视?不提四哥(十二奶奶子,弘治十八年九月初一生),如今还在吃奶的十八爷(三太太子,弘治十七年十月二十九生)怎么办?郑佰那个孽障如今都只是舍人呢。难道要跟在三太太身后捅刀子?
十奶奶同样心里不好受,毕竟当初最难的时候,三太太都对她不离不弃。可对方儿子那么多,她目下只有一个,不早做打算,凭借郑虤那个废物,什么也指望不上。至于老光棍,对方就算再弄来恩赏,那也是给十七嫂的孩子,而不是她的。再者,她难道日后就不生了?
待婆子们送来午饭,却从前院传来消息,皇爷差司礼监大监召十七爷进宫。院里众人顿时就不一样了,毕竟十七爷上题本求复班被言官阻挡,早就弄得议论纷纷了。如今瞅着意思,怕是皇爷实在离不开十七爷,要夺情了。
十七奶奶却心中狐疑,如今已经是正月十一,百官都在休沐,为何皇爷昨日不曾相招?不经意的扭头,目光恰好与同样回过头的六太太视线相遇。
郑直身穿常服腰束革带,端坐马车之中。尽管面色如常,心中却不免慌乱。来传旨的是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方没有多言,只是让他进宫面圣。郑直自然不敢耽搁,急忙回西郑第更衣后,跟随对方上了车。既然弘治帝已经御赐卫士,他也不敢不用。从武德卫那里调来一队扈从,跟在车驾四周。
待马车驶出芝麻巷,郑直却意外瞅见被他安排看护郑虎家的另一队御赐扈从,此刻却分别把守住了苏州胡同,芝麻胡同,喜鹊胡同。虽然不曾阻拦进出人等,却也已经替换下了郑家的家丁。
郑直收回目光闭目养神,再不往外多看一眼。因为心里有鬼,故而下意识的把手放在了腰间革带上。如同此刻被他穿在身上,为他挡了无数刀枪的那件直身般,这也是从王忠留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物品里找到的宝贝,一把伪装成革带的软剑。吹发即断,锋利无比。
既然已经如此,那么后悔无用。郑直带上这些不是准备跑,而是准备做最后殊死一搏,这次不单单太子,弘治帝也要死。至于太太、二嫚儿、言奴、锦奴、小迷糊、二姐,郑直相信,朱千户会在收到信号后,护着她们想法子通过密道逃出去的。况且若是弘治帝父子死了,郑直还真不一定有事。莫忘了,那时后宫做主的可就是皇后了。而他作为张家姻亲,皇后若是不帮忙,就将行刺的事往二张身上推,大伙一起死。
目下,郑直就在赌,赌弘治帝在处置他之前,终究会再见一面。否则,他宁愿俯首就戮。
马车停下,郑直随同戴义下车。出乎他意料,车外没有想象中的天罗地网,刀枪剑戟,竟然是在午门外。郑直余光扫了眼周围,一只手虚扶革带,另一只手扶着个小答应,走下车。待验符后,戴义撇下众人,引着郑直徒步进城。越往里走,郑直步伐越沉稳,甚至到了最后,始终虚扶革带的手也放了下来。二人先后穿过东角门、中左门、后左门,最后来到了乾清门外。
今个儿当值的好巧不巧,是朱麟。对方见到郑直和戴义,赶忙迎过来行礼“戴大监,郑中堂。”
“皇爷的旨意,着郑阁老进宫面见。”戴义拿出一面金牌,重复了遍旨意。
朱麟立刻躬身道“卑职已经接到旨意,请郑中堂入宫。”
意思很简单,不需要戴义进宫。
正在此时,李荣带着一个捧着托盘的小答应从乾清门走了出来“皇爷旨意,由司礼监太监李荣引锦衣卫指挥使兼翰林学士郑直入宫面圣。”
讲完走了过来,对戴义道“戴大监,皇爷命戴大监再去请刘首揆、李阁老、谢阁老进宫。”
“阿!”戴义立刻应了一声,向郑直拱手,示意小答应跟上,转身走了。
“郑阁老请。”李荣为郑直引路。
郑直还礼,跟在对方身后第一次跨过乾清门。讲实话,看到乾清宫的那一刻,他有些失望。虽然早就听人讲,乾清宫比不上奉天殿,甚至还不如瑾身殿,只比华盖殿好一些。可真瞅见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太小了。
郑直之所以又有闲情逸致观察四周,很简单,得知一会刘健等人也来,他就不免感觉刚刚有些小题大做了。没准是外边发生啥大事了,弘治帝需要他来牵制刘阁老等人。至于为何要在内宫不在外朝,弘治帝该是确实病了。
郑直跟着李荣走到乾清宫外廊,一直在太子跟前服侍的王岳王大监却守在廊下。对方也不和李荣说话,向郑直行礼后,将他引入殿内东暖阁。而李荣也没有不满,自觉止步。郑直一进来,立刻感到屋里有些冷。然后就瞅见了躺在御床之上的弘治帝,才半月不见,对方竟然面色惨白,有些脱相。不但如此,外边北风呼啸,弘治帝竟然只穿丝绸中衣,连被子都不盖。心头一颤,对方这是得了啥病?来不及多想,躬身道“臣,锦衣卫指挥使兼翰林学士郑直见过陛下。”
弘治帝没有吭声,看了眼屋内唯三之人王岳。对方躬身走到榻旁,从怀里拿出一份题本“上谕!”
“臣听旨。”郑直虽然感到突兀,却赶紧跪在地上。
“太子宾客、锦衣卫指挥使兼翰林院学士郑直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捡拔,位列台阁。乃敢交通保国公朱晖,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着即赐死,钦此!”王岳立刻将题本上的内容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