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骤变(二十七)(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你是内阁辅臣,又掌管天下刑名,到底怎么回事?”皇后第一次审视她的远房亲族。
“微臣从昨日受刘首揆托付处理保国公府抄剳,直至今日鸣钟才进宫,并不知寿宁侯与建昌侯一事。”郑直谨慎道。
“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良参锦衣卫都指挥使兼……东阁大学士郑直,混淆视听,投间抵隙,以事逢迎……”
之前郑直就是弘治帝与内阁厮杀的走狗,如今对方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让人如何相信。立刻有人在毫无根据之下,将矛头指向郑直,反而做出一副成竹在胸,别有内情的模样站出来指责。其实不过是借题发挥,毕竟旁人辛辛苦苦几十年,熬了半辈子都没有入阁。郑直竟然在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如今更成了名副其实的内阁大学士。这事成了,就是名利双收,没准可以替补入阁。就算不成,也没啥损失。他是言官,一句‘莫须有’就好。至于‘宪纲’?最多就是罚俸,有刘阁老在,都不用罢职。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次响应的竟然比刚刚参昌国太夫人的人还多。
郑直面沉似水,不喜不悲。事情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他的预料,那份题本竟然真的发出去了。可正因如此,郑直才决定兵行险着。毕竟相比他为保国公翻案,一赔三同归于尽,这笔买卖更划算。
从今日始,刘健三人就会对他进行真正的打击。底蕴太差的他,与其处处防守,不如自个卖个不是破绽的破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褫夺二张的事多拖一日,这些人在这事上对他打击越大,后边真相大白之时,太子才会越感觉亏欠。当然,郑直必须要想法子熬过真相大白前的这段日子。
太子对郑直的反应相当失望,他不在乎这件事内情,而是在乎对方于此事上的态度。你郑直究竟是做的张家的官,还是俺皇家的官?毋庸置疑,褫夺爵位这种事,只能出自父皇。故而郑直无论有没有参与,都无关紧要,可总要发声啊!偏偏对方却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咋滴,没了父皇,面对皇后,面对百官,你郑阁老就不敢吭声了?之前舌战群臣的气势哪去了?
皇后心里同样有气,郑直不过是她扶起来的一条狗。怎么?如今真到用的时候,竟然也跟谢迁一样怕了?
郑直却跪在位置上,双手伏地,始终不发一言。
刘健,李东阳,谢迁直到此时才从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口中晓得二张的爵位昨夜被夺,并送国子监读书一事。
因为人多口杂,戴珊也不可能详细讲明,更没有提一同被赐死的其他勋贵。毕竟这是弘治帝的灵堂,为尊者讳。弘治帝仁君的形象,身为九卿之一,他有必要维护。
再者此时内阁虽然主导六部九卿事务,却还没有到嘉靖帝时完全凌驾于六部九卿之上。内阁和六部九卿彼此并没有隶属关系,弘治帝时常有越过内阁,给六部直接下诏之事。故而刘健三人误认为这又是弘治帝故技重施,越过内阁直接下诏。
此刻眼瞅着郑直一改之前飞扬跋扈,反而老老实实,全都明智的不吭声,甚至也不再主动打听这件事。毕竟弘治帝已经驾崩,不管这件事郑直到底知不知情,他根本难以自证。
“昌国太夫人殿前失仪,本该严惩。念其年老昏聩,不予治罪。”太子见此,开口阻止了群臣继续声讨“着都察院查明此事,待国丧之后呈报。”
这是规矩,大行皇帝宫车晏驾正殿下宅忧之时,惟军国机务不时启闻。其余升、除、钱、谷、刑名诸事务,所司不得輙启,以仰副谅闇之意。
众人称是。
成国夫人张氏看着那个强盗,心中谈不上畅快,却感到了轻松。果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奈你不得,自有旁人来收拾你。
“太子还未恢复寿宁侯与建昌侯的爵位呢。”皇后却不答应。因为郑直太软,她只能亲自出面。
“请皇后称呼储君为监国太子!请皇后遵守祖制,后宫不得干政!”这次已经不是零零星星,而是一下子冒出了无数人挺身而出。毕竟他们刚刚旗开得胜,将幸臣参的哑口无言。
于是群臣立刻舍了落水狗郑直,开始扞卫大明祖制。
可人一多,又处在亢奋之中,嘴上就没了把门的,很快跪在地上不吭声的郑直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句“大行皇帝这是服错了药……”只是立刻被淹没在周围的声讨中。
郑直却突然对郑彪为何始终不愿再靠近皇城,有了一个危险的揣测。那厮拿了药给金坤,想要通过金琦坑二张。却不想二张试吃郑彪的药以后,感觉好,献给了弘治帝。最后弘治帝吃的正是被郑彪下了毒的那一批药,才不治而亡。也就是讲,弘治帝也许是被郑彪药死的。
这确实荒唐,可不可不防。还好目下金琦已经死了……至于金坤?
皇后不过是凭借弘治帝,才能特立独行。可对方长久的宠幸,不止让张家产生错觉,同样让皇后以为她能为所欲为。立刻看向躲在一边,准备装透明的谢迁“谢阁老,难道我连问明是非曲直都不能吗?”
“回禀皇后,目下最要紧的是为大行皇帝移宫。”谢迁避而不答“至于旁的,刚刚监国太子已经命有司查验,国丧之后,相信就会真相大白。”
皇后怒视谢迁,却无可奈何。此刻她才发现,没了弘治帝,外朝谁都可以对她不闻不问“请昌国太夫人回宫。”
粱姑姑刚刚劝架也吃了亏,这次小心翼翼。不想金老虔婆也不打也不闹,乖乖的跟着她走了。
昌国太夫人虽然泼辣,却不是傻子。她原本以为大闹一场可以给儿子抢回来爵位,可眼瞅着郑家子不得用,谢家这老狐狸翻脸不认人,皇后反而下不来台,心里也慌了。所以锋芒一下子收敛,再没了刚刚的气势。
灵堂之上再次恢复了平静,可是内里已经暗流涌动。郑直自认为玩先抑后扬拿手,却不晓得,历来人心难测。很多先前与郑直结盟之人,此刻看着众正盈朝的盛世重现,立刻有了决断。更不晓得‘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