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绝技立住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髻杀》最新章节。

阿绾最终在骊山大墓的军营中安顿了下来。

此处的尚发司,规模远不及咸阳大营,仅由两位年长的婆婆打理。

她们只负责校尉及以上级别将领的发髻仪容,寻常兵卒与那些修筑陵寝的苦役,自有更粗简的打理方式,或是互相帮忙,或是无暇顾及。

如此一来,阿绾所处环境相对单纯,避免了与底层复杂人等的过多接触。

更重要的是,尚发司的营帐就设在统领将军百奚的大帐之侧,巡逻甲士往来不绝,安全自是无虞。

那两位婆婆,皆是百奚从家中带出的老仆,姓张姓李,性情虽沉默寡言,眼神却透着历经世事的慈和与审慎。

见阿绾年纪小,手艺却灵巧,又是蒙挚将军亲自安排过来的人,待她便多了几分看顾,不仅将相对轻松的活计分派给她,饮食起居上也多有照拂。

阿绾恭恭敬敬地与两位婆婆见了礼,心中雪亮,已然明了蒙挚将她调来此地的深意——名为发配,实为保护。

念及此,那个冷面将军的身影在她心中,竟莫名地又清晰了几分,虽然还是有些害怕,偶尔还会出神想起他的英俊面庞,不禁又嘴角上翘。

但更令她欣喜的是,在此地重逢了小黑与小鱼。

不过数月未见,这两个昔日在灶头帮忙、略显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穿上合身的皮甲,身量蹿高了一大截,肩膀也宽厚了些,眉宇间褪去了几分稚气,多了属于秦军甲士的坚毅与沉稳。

他们如今是正式的少年兵,负责陵区外围的巡哨,虽职位不高,却也是蒙家军正式的一员了。

三个伙伴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不过,阿绾并未多言自己来此的真正缘由,只含糊说是犯了错被罚至此。

那些牵扯到御前、虎符、长生药以及义父血仇的惊涛骇浪,太过沉重与危险,她不愿,也不能将这两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小伙伴拖入其中。

能看到他们安然无恙,且有了前程,于她而言,已是莫大的安慰。

阿绾的编发手艺很快便在骊山大墓营地的中上层将领间传开了。

她不仅梳得一手规整挺拔、符合秦军各级军衔规制的发髻,更有两项绝技:一是“三股反拧结”,能将寻常的发绳编出精巧牢固的花样,嵌入发髻之中,既美观又不易散乱;二是在束发时,会根据个人头型和发量,巧妙地掺入极细的黑色麻绳,增加发髻的饱满度和支撑力,使得那些常年风吹日晒、发际线堪忧的军汉们,顿觉头顶“丰盈”了不少,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仿佛年轻了几岁。

不过三五日功夫,找阿绾编发的校尉、都尉便排起了队。

连百奚将军回咸阳探亲前,也特意让她重新梳理了一番,顶着一个格外威严挺拔的将军髻,心满意足地走了。

军营之中,因这小小的发髻变化,竟无形中提振了几分士气,至少将领们互相打量时,眼中都多了几分对自己仪容的得意。

当然,百奚所言不虚,骊山这处山坳气候颇为怪异,时已深秋,午间却依旧闷热难当,一些正在劳作的苦役甚至热得打着赤膊,汗流浃背。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臭,以及一种若有若无、仿佛从巨大陵墓深处渗出的阴湿气息。

一日午后,营中事务稍歇,阿绾按捺不住好奇心,借口去看望正在当值的小黑和小鱼,悄悄溜出了尚发司的营帐,朝着那庞然大物般的陵墓工地边缘走去。

巨大的夯土层次第分明,如同人工堆砌的山峦,无数役夫如同蚂蚁般在其上忙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