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星火纪元1(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星港“寰宇厅”,这艘人类目前停泊在近地轨道上最宏伟的人造结构之一,此刻沉静得如同宇宙真空本身,却又在无声中积蓄着比超新星爆发更震撼的力量。

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巨大环形空间,被精妙的曲面舷窗环绕,深邃的星空与下方那颗蔚蓝母星的巨大弧线构成无与伦比的视觉背景。地球在缓缓自转,其表面覆着的皑皑云层和大陆板块的轮廓清晰可见,静谧,壮美,亘古如初。

厅内弥漫的空气,如同即将点火的电磁弹射轨道,蕴含着低沉而澎湃的能量,一种改变历史的决心在无声涌动。

巨大的弧形全息投影屏占据了整个主视线焦点,其分辨率之高,让每一个像素都仿佛拥有实体。

屏幕上,没有炫目的动画,没有复杂的修饰,只有一行简洁却重逾千钧的标题,如星辰般悬停在一片深邃的黑色背景之上:

【关于有限度开放地球同步轨道电磁弹射核心技术及液氧甲烷发动机商业授权的联合声明】

每一个字的边缘都闪烁着冷静的金属光泽。

视线向下,落款处:华夏国家航天局和国防科工局鲜红、威严的圆形公章下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林氏重工集团的徽标——

一枚由简洁线条勾勒出的、象征着能量环与突破的几何体,在虚拟的光影中熠熠生辉,代表着新势力的崛起。

林风站在光束之外,身体微侧,整个人像是融入了一片阴影。

深灰色的顶级定制正装服帖地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如同深邃的宇宙背景,不动声色间便能吸收所有光芒。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黑压压的全球媒体镜头,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历经千帆后的沉静与决断。

在他身后,并非空洞的墙壁,而是一幅同样巨大的投影——来自星港外侧工业坞的实时影像:

一座庞大到令人窒息的电磁弹射轨道基座。

冰冷的超级合金骨架、密如蛛网的超导线圈、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等离子约束环……这些冰冷的构造物在虚拟光线的渲染下,折射出一种近乎原始的、纯粹的力量感和人类科技的傲慢宣言。

厅内的寂静达到了极致,连背景中星港永恒的低频嗡鸣都仿佛被冻结。

林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但借助精密的扩声系统,穿透了这片沉重的寂静,清晰地落入每一个人的耳膜:

“技术!”

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带着金属般的质地,

“是钥匙。

一把精妙的、凝聚了无数智慧与心血的钥匙。”

他略作停顿,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投影与舷窗,投向了更远的深空,

“但若它始终被深锁在保险柜的最深处,无论它曾耗费多少心血铸就,最终,也只是一块昂贵的金属。

它的价值,唯有在需要用它开启门扉的时刻才得以彰显。

唯有将它交到那些真正迫切渴望探索门后世界的人手中,才能真正释放其蕴藏的伟力,才能真正开启人类未曾踏足的新疆域。”

他缓缓抬起右手,手臂坚定而稳定,指向投影屏后方那片浩瀚的、正在缓缓流动的虚拟星图。

星图在他指尖的引导下急速放大、旋转,焦点最终落在一片广阔的、标注着“深空”的区域。

“今天,”

林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我们林氏重工集团、协同华夏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局,共同决定,将这把钥匙——指向深空未来之门的钥匙——交出去!

我们选择,将其交给所有与我们一样志在深空、并愿意共同构建和维护那片广袤疆域之全新秩序的力量!”

话音落下的瞬间,林风身后那巨大的全息投影屏瞬间转换。

声明正文如同宇宙洪流倾泻而下,瀑布般刷新的字符带着冰冷的权威感和开天辟地的气魄:

一、地球同步轨道电磁弹射器核心设计图(非军用级)开放细则

· 开放范围: 电磁轨道基础物理构型设计,包含轨道曲率优化、加速梯度建模、多级超导脉冲协同触发逻辑网络、能量储存与瞬时释放冗余平衡矩阵设计。

· 开放级别: 非军用级。去除核心加速模块的军用级抗干扰锁定算法及超高能量密度瞬间爆发单元设计。

· 适用领域: 适配于商业卫星发射、中小型空间站组件运输、深空探测器加速投送等载荷范围,限定吨位标准由《联合声明》附属协议详细规定。

· 数据格式: 采用林氏重工专有的“星链”加密数据包,包含可交互式三维工程图、核心参数API接口、材料性能库链接。

二、高比冲、可复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星影”系列)商业授权细则

· 授权形式: 具备单点多次启动、在轨变推能力的“星影-1B”、“星影-3R”两款标准化商业火箭发动机,列入林氏重工全球民用产品目录,接受合规机构采购。

· 采购模式: 可选择购买整机(包含有限次复用后整修服务)或购买核心子系统(如推力室、预燃器、涡轮泵总成)自行集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技术支持: 提供基础地面测试与集成手册,采购方可按需购买最高级别技术支持及工装夹具。

· 核心性能指标:海平面比冲 ≥ 430s;真空比冲 ≥ 485s;标称重复使用次数 ≥ 50次。

三、“星火”框架协议(强制性约束)

· 用途限定: 所有获授权使用上述技术的实体(企业、国家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必须签署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星火协议》,核心条款:承诺技术仅用于和平深空探索、科研、资源开发及符合联合国太空公约的民用目的。不得用于任何形式的军事化空间武器平台或定向能武器载具开发。

· 数据回馈: 技术使用方需定期(按季度/年度)向林氏重工技术共享池提交非核心应用数据(如运行环境数据、局部优化方案、次级系统稳定性报告等),用于技术生态的持续优化。该部分数据将做加密脱敏处理后存入“星火池”,所有协议签署方享有池内数据分级查询权。

· 经济回馈: 技术使用方需支付基于商业发射/应用规模与收入的梯度专利授权费。基础接入费用免除,但核心授权触发点为首次利用此技术完成的成功商业发射/应用项目,费率按营收比例递增计算。该费用专项用于林氏主导的人类深空探索基金。

· 监管与制裁: 林氏重工与国际太空安全监控组织、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共建联合审计机制。违反《星火协议》者,将面临技术供应永久断绝、高额罚金、行业准入限制及国际追责等严厉制裁。

声明细则的每一条款如同冰冷的法典条文,又如同沸腾的岩浆,在全球同步直播的镜头前滚动播放。

每一个字节,都蕴含着重塑轨道经济的可能,也捆绑着关乎人类太空未来的枷锁与承诺。

这一刻,地球,不再是唯一的舞台。

地球,伦敦。

泰晤士河南岸,曾经的皇家海军历史废弃船坞区。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德国BOSCH智能工装眼镜的工程师,正用力拍打着手中厚厚一叠经过无数次打印标注、甚至沾染了油污的图纸。

图纸上,一个被标红放大的模块,正是林氏开放的地球同步轨道电磁弹射轨道接口方案。

“接口阵列相位延迟参数必须在本地控制器上重新映射!”

他操着带慕尼黑口音的英语,几乎是吼叫着对着一群肤色各异的程序员,

“林氏的基础模型预设了轨道最佳曲率补偿,但我们的重力异常梯度不一样!

必须在核心算法里加入区域性重力场偏移修正,否则初始加速阶段负载仓就要在空中跳摇摆舞!”

对面,一个由印度班加罗尔精英组成的软件团队领队,眼神锐利,手指在悬浮着的全息键盘上飞舞,调出一串串复杂的流体动力学与轨道力学演算式:

“沃尔夫冈,我们理解!但安全冗余协议要求核心触发逻辑必须通过林氏的‘黑匣子’验证。

我们正在构建一层外挂式本地最优解引擎,绕过API限制在底层物理层面做补偿。算法模型验证下午就能跑完第三轮测试,明天同步到你的总控台验证硬件!”

激烈的讨论在飞溅的火星中碰撞,言语不通的本地工人根据实时翻译器投影的示意图,操纵着液压机械臂精准调整着巨大的轨道基桩。

南非,开普敦远郊,阿古勒斯沙漠边缘。

核心区域,一台闪烁着全新烤漆光泽、高度超过二十米的“星影-1B”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原型样机,刚刚从超大型重型运载车上卸载下来,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个初步成型的发射架底座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