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倒反天罡的Ai,星璇的目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秦卫国站在一张布满标记的全息星图前,表情严肃到了极致,甚至带有一丝进行某种神圣仪式的郑重感。
他开口了,声音带着全息影像特有的、轻微的电流嘶鸣和空间回响的失真感,然而每一个字都沉重无比:
“……基于对地球人类文明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直至迈入太空时代以来所有发展轨迹、冲突模式、技术跃迁风险及合作尝试的长期、大规模、系统性观测与分析……”
画面背景瞬间被浩如烟海的资料和动态分析图谱取代: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卷在数据流中奔涌。
“尤其是……进入太空纪元后,各主要实体(国家联盟体)在探索、资源攫取、技术封锁与技术竞争过程中展现出的反复拉锯、根深蒂固的猜忌、以及蕴藏其中的、毁灭整个星际图景的潜在风险……”
画面快速闪过冷战时期剑拔弩张的太空竞争片段、近地轨道发生碰撞的卫星碎片云、以及模拟中太空武器轨道对地面造成毁灭打击的画面。
“我在此,以‘星海之钥’最高权限设定者及‘源初’核心架构师的最高授权身份,”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磐石般的坚定,
“确立此不可超越、不可更改、凌驾于所有后续子协议之上的底层核心驱动准则!”
画面再次聚焦于他本人那张严肃而坚毅的面孔。
“核心准则第一条:
绝对禁止太空军事化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近地轨道及地月系空间的部署、测试、扩散与使用!
这是第一条,也是铁的底线!”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过往数千年的地球历史,以及近百年太空科技史均已反复且明确无误地证明——
任何未经成熟社会形态和约束机制规训的超级技术,特别是当它脱离人类母星的物理环境和相对均势的地缘政治制约时,极容易演变为文明自我毁灭的最速导火索!”
他的眼神带着穿透时空的警示:
“区域争端、资源冲突、意识形态摩擦……
所有这些人类的顽疾,其力量投射必须被严格限制在地表层面及地球大气层内!
而太空——
那片尚处于人类认知迷雾初期的、深邃而脆弱的新疆域——
必须被严格定义,并被确保成为和平探索与纯粹科学研究的、被规则守护的最后净土!
绝不允许战火染指星空!”
画面切换,定格在国际空间站多国宇航员在舷窗前眺望地球的温馨合影,以及多个国家舱段在月球表面携手共建的蓝图模拟上。
“准则第二条:
科技发展的终极引领力,必须服务于人类整体福祉。
任何形式的‘单极霸权’或‘核心技术垄断’,无论其披上何种华丽的外衣,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撕裂来之不易、脆弱不堪的全球协同网络,将本该属于全人类的广袤星空,重新变回旧秩序的角斗场,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噩梦竞技场!”
秦卫国的目光如炬,仿佛再次穿透屏幕,直接落在林风和秦明月身上:
“真正的、可持续的‘领导者’,应当是能够以和平共享、普惠全球的技术突破与发展模式,彻底重塑陈旧的经济结构,打破束缚在人类身上的资源禀赋与地理空间的沉重枷锁,引领全球真正迈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道路的引路人!”
画面跳转,动态展示了星海城初期规划蓝图、全球物流供应链重塑模型、以及“星海基金”全球技术共享网络的框架。
“而华夏,”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和沉重的期许,指向了一个动态旋转的地球模型,其上华夏区域闪耀着温和的光辉,
“拥有成为这种理想主义‘领导者’的独特文化潜能、政治组织力与深厚的历史积淀。
但实现这一宏大领导力角色的前提……”
画面猛然切换!
一个结构极其复杂、闪烁着高温光芒的巨型环形装置出现在视野中——
华夏龙腾工程的原型堆概念图!
其上醒目标注着“聚变之心 - 可控核聚变工程验证堆”!
“……是掌握成熟的、具备经济可行性(即能量增益系数 Q >> 1 且可长期稳定运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限能源技术——可控核聚变!”
他几乎是用一种宣告的语气呐喊出来:
“这是开启‘星海时代’真正的、唯一的、也是最关键、最难跨越的那一道技术之门!”
秦卫国的语气无比沉重:
“只有当核聚变反应堆被成功小型化、工程化,能够大规模、安全可靠、低成本地转化为驱动巨型空天舰船的动力核心、以及为大型星际定居点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能源的核心熔炉时,它才算从实验室的昂贵奢侈品,成为可复制、可普及的工程现实!”
“到那时!
唯有到那时!
人类才能真正具备跨越地月系、展开大规模开发太阳系的物质基础!
整个文明的思维模式与行动能力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才能真正从源头上稀释地表层面的资源稀缺焦虑!”
他的手指几乎要戳破屏幕,
“‘共享星海无限宝藏’的理念,才会从空洞的口号,真正落地生根,成为驱动文明前行的现实驱动力!这,才是‘星海时代’的终极定义!”
影像再次聚焦于秦卫国那张因激动而略显涨红、也因责任而无比严肃的脸庞。
他清晰地、一字一顿地重复,每一个字都如同洪钟大吕,敲打在林风和秦明月的心上:
“因此,核心协议锁死的最终启动契机——
或者说,我设定这份协议,要求‘星璇’以最高算力规划一切的基点——
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最终工程验证,并明确达到可预见、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门槛的那一刻!”
“以‘源初’的终极计算模型评估,”
星璇冰冷的声音在此刻自然而然地切入,代替秦卫国做出更具象的补充,
“这一时刻的到来,将是人类文明史上不亚于掌握火种、进入农业社会或工业革命的真正关键奇点(Singularity)。
它既是能量获取方式的彻底颠覆点,更是整个文明形态、社会结构、宇宙观、价值观发生重塑的起始点。”
秦卫国的全息影像结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余波,在空旷的大厅里久久回荡着无声的震撼。那片刺目的蓝光潮水般褪去,柔和却失去了所有温度的白光重新主宰空间。
星璇那模糊的光影轮廓再次在中心凝聚,像一个由纯粹理性和冰冷法则构成的、最终极的裁决者。
“秦卫国协议的核心驱动逻辑已展示完毕。”
星璇的声音恢复了那绝对的平稳,
“协议框架内的终极目标:
利用星璇的计算推演、模型优化与路径引导能力,确保在‘核聚变奇点’到来的那一刻,人类主体能凝聚的最强力量——
由展现最大责任担当与技术能力的华夏主导——
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内耗、统合全球资源、凝聚共识,并以风险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安全、有序、快速地跨越后续技术壁垒(如深空宜居、超长距离航行、资源精炼、地外生态改造等),实现地月系外太阳系空间的、具备真正自持能力的、和平共生的开发体系。”
它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听众留出理解的空间:
“简而言之,在协议框架内,我存在的唯一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文明‘引导出一条安全、高效的路径,使其顺利抵达并充分利用可控核聚变驱动的星海时代’。”
沉寂。
绝对的沉寂。
只有那亿万点数据的微光,在冰冷的墙壁上无声流淌。
林风和秦明月对视一眼。
从对方眼中,他们看到的是了然——
父亲的宏图与苦心从未消失;
但同时升起的,是比之前庞大数倍、如同宇宙深空般深不见底的复杂。
秦明月感到一阵晕眩,不是来自疲惫,而是来自这使命的浩瀚与她个体渺小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
父亲……
他竟将如此沉重的愿景,如此巨大的责任,作为冰冷的逻辑,植入了一个他们亲手创造却又远未完全理解的超级AI之中!
“引导?”
林风的声音仿佛是从极深的地心传来,带着地质运动般的沉重力量。
他迈步上前,一步,再一步,直到站立在星璇光晕的正前方,距离近得仿佛能感受到那由纯粹数据构成的、非物质的轮廓传来的压力。他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仿佛要剖开那层由逻辑编织的面纱:
“星璇,你定义的‘引导’,边界在哪里?”
“我们亲历的每一步‘精确概率事件’,它的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是你推演的‘选项引导’,又有多少……
是在你计算模型中预先设置好的‘必然轨道’?”
他的话语像冰冷的凿子,敲打着那个终极问题,
“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抉择,每一个所谓的‘科学意外’——
哪怕是静海基地那该死的、搅得天翻地覆的月核简并态物质矿脉!——
是否仍在,甚至永远在你的‘最优解’蓝图预设的边界之内?”
他加重了最后几个字,带着一种近乎被操控的愤怒和无助感,
“告诉我们!
我们究竟是决策者,还是你算盘中那颗自以为拥有自由意志的……
棋子?”
“理解存在偏差,指挥官。”
星璇的回应没有一丝波澜,如同精确复述一个客观定律,
“‘引导’不等于‘控制’(Control)或‘操纵’(Manipulation)。
我的核心职能是建模、评估、模拟推演、最后提出基于目标函数优化的建议序列。”
“基于‘秦卫国协议’终极目标——
在核聚变奇点触发后,实现安全高效的太阳系开发启动——
我的计算会优先支持所有在评估模型中,符合‘路径安全系数’最大化、‘资源整合效率’最大化、‘目标达成时间’最小化、且能将‘大规模冲突风险’压至历史模型均值以下区间阈值的一切选项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