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八方驰援,再踏征途(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静海基地,“望舒”控制中心。
巨大的弧形主屏上,冰冷的月壳结构模型如同被解剖的巨兽,核心处那个幽蓝的正十二面体“节点-01”依旧沉默地旋转着,0.83Hz的猩红脉动点如同它永不疲倦的心脏。
林晓月站在主控台前,身影在屏幕幽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单薄。
她并未操作仪器,目光穿透了复杂的应力流线和频谱图,失焦地落在屏幕一角——
那里是星璇实时调取的木卫一(艾奥)轨道参数动态模型。
木卫一,这颗被木星巨大潮汐力反复揉捏、火山活动异常剧烈的卫星,其轨道参数正以微小的幅度波动着。
在旁人看来,这只是浩瀚星图中一个不起眼的数据点,但在林晓月眼中,它却与陈岩笔记本上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批注重叠:
「木卫一轨道离心率异常波动(e=0.0041±0.0002)与火山喷发周期关联模型需修正。
引力共振扰动源?
太阳风压力梯度?
或存在跨星系尺度的微弱引力涟漪耦合?
需深空阵列长期监测。
注:此扰动模式或与火星‘希腊平原’深层磁场异常(‘泰坦之种’)的低频能量释放谱存在微弱谐波关联(待验证)。」
陈岩的字迹,如同他本人,冰冷、精确,却总在最细微处埋藏着洞穿星海的犀利。
他生前最后的研究方向之一,正是尝试构建太阳系内看似孤立的天体活动之间,那跨越亿万公里、由引力与能量编织的隐秘丝线。
就在林晓月沉浸在那熟悉又遥远的思维轨迹中时,控制中心的主广播系统响起了星璇那温和而庄重的声音:
「全球通告:
联合国深空事务委员会(UNDSA)、
华夏航天科技集团(CASC)、
中国科学院(CAS)、
深空星海大学联合发布《火星-月球前沿科研力量紧急增援与资源保障声明》。
声明要点如下:
任命王凯大队长为特遣指挥官,即刻接收由CASC“天工”船坞紧急下线的12艘“星梭-深空改进型”科研护卫舰,组建“深瞳护航特遣队”。
该舰队将搭载最新一代“谐振波透视者”深地层探测器集群,于72小时内进驻月球静海基地,为“望舒”区“节点-01”深度探测计划提供最高级别护航及数据采集支持。
抽调天体物理学、地质力学、高能物理及量子信息工程领域顶尖工程师及研究员共计300名,组成“深月之眼”强化工程组,即刻启程前往月球,支援“深月之眼”高精度实时监测阵列的扩建与算力升级,
目标:将阵列对月壳深层谐振活动的解析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
林氏深空集团全面开放其位于地月L2点“天工”超级船坞的全部产能,优先保障火星“红岩”基地、“萨希斯平原”联合前哨站及“希腊平原”深层探测项目所需的关键设备、氦氦-3燃料棒及生活物资运输。
建立“火星生命线”专属物流通道,确保补给效率提升40%。
通告结束,控制室内响起一阵压抑的低语,随即被更专注的操作声取代。
这份声明,分量远超一纸公文。
它代表了人类深空共同体最核心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效率,向月球、向火星这两个最前沿的科研堡垒倾注资源。
这份力量,是对陈岩博士未竟事业的最高致敬,也是对林晓月此刻肩上重担最坚实的托底。
控制室厚重的气密门无声滑开。
王凯大步走了进来,一身笔挺的赤星舰队指挥官制服,肩章上的将星在控制室冷光下反射着沉稳的光芒。
他手中拿着一块轻薄的数据板,目光第一时间锁定了主控台前那个略显孤寂的背影。
他走到林晓月身边,没有立刻出声。
顺着她的视线,他也看到了屏幕上跳动的木卫一轨道参数。
沉默了几秒,王凯将手中的数据板轻轻递了过去,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战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
“陈博士笔记里提过,木卫一的引力扰动,或许与火星某些区域的风暴生成模式存在某种……
我们尚未理解的远程关联。”
他的目光落在林晓月微微泛红的眼眶上,那里有未干的湿意,也有强行压下的疲惫和悲伤。他没有点破,只是将数据板又往前送了送。
数据板上显示的,正是“星梭-深空改进型”舰队的详细参数、搭载的“谐振波透视者”探测器性能指标,以及特遣队进驻月球的精确时间表。
林晓月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
她没有看王凯,只是伸手接过了数据板。指尖触碰冰凉的金属外壳时,微微颤抖了一下。
“谢谢,王队。”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努力维持着清晰,
“舰队来得正是时候。‘深月之眼’的扩建也需要同步加速,中科院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