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问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林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窗外的星空:

“宇宙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神秘。

继续你的研究,如果需要任何资源,直接向星璇申请。”

数百上千年过去,林氏深空集团,早已超越了普通企业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横跨多个太空科技领域、深度融入人类文明血脉的庞然大物,依然是太阳系经济与科技无可争议的巨擘。

而华夏文明,以其特有的包容、坚韧与远见,依然是这片星海中最为稳定、最具号召力的文化核心与政治实体,为人类文明的整体前行提供着说一不二、却又包容并蓄、笃行不殆的护航力量。

对此,林风感到一种深沉的欣慰。

这就很好。

至于太阳系内部,小规模的冲突、摩擦甚至局部战争,上千年来从未真正断绝。

资源的争夺、理念的分歧、利益的纠纷……这些智慧生命与生俱来的特质,并不会因为踏入星空而彻底消失。

但林风早已看透,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飞跃,每一次文明的跨越式提升,其背后,往往都源于一个坚定、强大且具有远见的保护者的存在,以及一套被广泛接受的、约束力量的规则。

三周后,林风受邀观摩一场在木星轨道举行的军事演习。

新一代星际战舰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但最让林风注意的是观礼台上各个庞大深空集团代表之间的暗流涌动。

“主攻土星卫星资源的代表又在抱怨资源分配不公了。”

星璇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响起。

林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观礼台。

他看到几个主要殖民地的代表正在激烈讨论着什么,表情严肃。

演习结束后,林风出人意料地邀请所有代表共进晚餐。

在餐桌上,他没有谈论白天的演习,而是讲起了地球时代的历史,讲述大航海时代如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战争与和平如何交替推动文明前进。

“我知道你们之间有很多分歧,”

林风最后说,

“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无论来自地球、火星还是外环富饶矿脉,我们首先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员。

竞争可以促进进步,但内斗只会让我们重蹈那些消亡文明的覆辙。”

代表们沉默不语,但林风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思考与反思。

既然无法根除冲突,那么,只要将其控制在一定规则之内,使其成为一种可控的、甚至能激发文明潜力的“压力”,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轻易动用最高权威一言禁令,剥夺任何看似危险的可能性。

因为谁又能断定,那危险的火花深处,不会蕴藏着下一次技术大爆发的奇点呢?

一个月后,林风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艾米·陈的研究小组在分析远古文明遗迹数据时,发现了一种可能是“宇宙监测机制”的证据。

林风立即接通了与艾米的视频通讯。

全息投影中,年轻的女科学家显得既兴奋又不安。

“我们发现至少六个文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接收到了类似的警告信号。”

艾米展示着数据模型,

“内容大致是:禁止尝试超空间穿透技术,否则将面临清除。”

林风眉头紧锁:“有样本吗?任何形式的信号记录?”

艾米摇摇头:

“这就是最奇怪的部分——

每个文明记录的信号频率和编码方式完全不同,但经过算法还原后,传达的信息核心惊人地一致。

就好像...好像某种更高级的存在用每个文明能理解的方式发出了警告。”

林风沉默良久,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继续研究,但将安全级别提到最高。

所有相关数据做隔离处理,没有我的直接授权,任何人不得访问。”

那么,回归到最初的问题,那个关于“最优”科技路线的疑问。

答案,或许终究需要人类自己去发明,去开创。

他依稀记得,早在人类还被困于地球摇篮时,就有杰出的科学家提出过诸如“曲率驱动”、“空间泡”、“超光速航行”等大胆的理论猜想。

然而,讽刺的是,遍观星璇那几乎囊括了已知所有消亡文明科技树的庞大数据库,其中唯一大面积缺失、或者说极度模糊不清的,恰恰就是关于“超光速”旅行技术的实质性理论与成功案例。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抹去了所有文明触及这一领域的痕迹,或者,所有试图触碰这一领域的文明,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林风决定亲自深入研究这个谜团。

他让星璇调取了所有与超光速研究相关的文明记录,尤其是那些突然中断研究的文明案例。

“先生,我发现一个异常模式。”

星璇在连续分析了七十二小时后报告道,

“十七个曾经尝试超光速技术的文明中,有十一个在实验失败后两百年内完全消失。

但剩下的六个文明,虽然放弃了超光速研究,却都在其他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林风立即警觉起来:“什么样的突破?”

“各不相同。

有的在能源领域取得飞跃,有的在生命科学方面突破极限,还有一个文明甚至发展出了某种形式的意识上传技术。”

星璇停顿了一下,

“最有趣的是,这六个文明都存在的时间远超平均水平,其中最长的持续了近十万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风陷入沉思。

这似乎暗示着某种“交换”?放弃超光速梦想,换取文明的长久延续。

但这是宇宙的自然规律,还是某种更高意志的安排?

下一个千年,人类文明的方向,究竟该如何抉择?

是应该引导整个人类社会,将绝大部分资源和智慧,投入到那虚无缥缈、风险未知、却可能真正打开星辰大海之门的超光速理论探索与实验中去?

还是应该务实一些,继续深耕于太阳系,将目光投向木星、土星那近乎无限的资源,执行那看似疯狂却步骤清晰的巨行星开发与改造计划,先将脚下的路铺得更坚实?

这两个方向,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未来图景,也蕴含着完全不同的风险与机遇。

林风召集了一次高级别闭门会议,与会者包括科学理事会主席、各殖民地代表和林氏集团高层。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争论异常激烈。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科学理事会主席情绪激动,

“害怕风险就放弃探索,这不是人类精神!”

土星代表摇头反驳:

“但我们需要对数百亿公民的生命负责!

如果超光速实验可能导致文明级别的灾难,我们必须谨慎!”

林风静静地听着各方观点,直到最后才开口:

“我们面临的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他调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我提议双轨并行:

一方面,继续推进巨行星开发计划,为文明提供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成立一个高度保密的小组,继续超光速研究,但必须在远离人口中心的隔离区进行,并建立多重安全保障。”

计划最终获得通过。

人类文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但这次,他们选择了两条路同时探索。

林风,这位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守望者,再次陷入了漫长的沉思。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深空磐石”的厚重甲板,投向了银河系中心那一片璀璨而迷茫的星辰光芒之中。

几天后,林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

他要亲自前往太阳系边缘,监督超光速研究基地的建设。

“先生,这太危险了!”

星璇罕见地表示反对,

“您的生命体征虽然稳定,但长途星际旅行仍然存在风险。”

林风望向星空,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微笑着:

“如果因为害怕风险就停止前进,那还不如当初永远待在地球上。

而且,我感觉到答案就在那片黑暗中等待着我。”

路,在脚下,亦在远方。

该如何去问?又该如何去走?

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寻找答案。

他有的是时间,等待人类自己,给出那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但在那之前,他将继续守望,继续引导,继续问路。

因为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是人类文明赋予他的最终使命。

飞船缓缓驶离空间站,向着太阳系边缘前进。

林风站在舷窗前,看着逐渐远去的木星城市群,心中充满了一种奇特的平静感。

无论前路如何,人类文明将继续前进,探索未知,迎接挑战。

而这,或许就是文明最本质的意义——

不断追问,不断寻找,永不停息。

“星璇,记录一条讯息,传给太阳系所有人类。”

林风轻声说。

“准备好了,先生。”

林风望向深邃的星空,缓缓说道:

“致所有星空中的同胞:

前路或许漫长而黑暗,但只要我们还保持好奇与勇气,还愿意向宇宙发问并聆听回应,人类文明就将永远向前。

不要害怕迷路,因为每个问题本身,都已经是指引方向的星辰。

愿我们永远有问路的勇气,也有接受任何答案的智慧。”

讯息发出后,林风闭上眼睛,感受着飞船引擎的微弱震动。

在这片无垠的星海中,人类文明或许渺小如尘埃,却又伟大如星辰——因为我们永不停止发问,永不停止寻找。

而这一次,我们的提问,在可见未来将传遍星空,等待宇宙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