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人间三载,暗涌如潮(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最新章节。

“让都护府里我们的人动一动。”高力士放下玉佩,手指在桌上轻轻一敲,“找个由头,就说发现‘破浪号’与不明海外势力勾结,意图不轨。派一支‘精锐’舟师过去,‘请’刘仁轨他们回都护府‘协助调查’。若他们识相,便软禁起来,若负隅顽抗……”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就地解决,船只击沉,做得干净点,就说是遭遇了罕见的风暴和海兽。”

“那青霜剑碎片?”影枭问。

“尽量夺取。那是仙界之物,或许对陛下寻求长生有用。若事不可为,便连同船只一起毁掉,绝不能留后患。”高力士冷冷道,“记住,此事要快,要密。不要给裴敦复反应的时间。”

“属下明白。”影枭躬身领命,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后退,融入阴影之中。

高力士独自坐在密室中,烛光将他肥胖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扭曲而庞大。他喃喃自语:“秦昭啊秦昭,你若真的死在了归墟,也算全了你的忠义之名。若你还活着……呵呵,这大唐,早已不是三年前的大唐了。陛下需要的是能带来祥瑞、助益长生的能臣,而不是一个总惹麻烦、身负妖血的斩妖人……”

杀机,已随着高力士的一道密令,悄然离开长安,向着遥远的南海,疾驰而去。

心渊之内,无岁月。

秦昭盘膝坐于那万镜悬浮的虚无中心,双目紧闭,周身气息玄奥。三载光阴,于外界是风云变幻,于此地,却仿佛只是弹指一瞬。

他并未“吞噬”或“消灭”那代表世间恶念的庞大阴影(深渊之母的投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选择的道路,是“容纳”与“引导”。

这三年来,他的意识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主动吸引、接纳着从无数“心镜”中流淌而来的纷杂念想——有市井小民对温饱的渴望,有权贵对权力的贪婪,有将士对功勋的向往,也有失意者的怨恨、孤独者的恐惧、痴情人的执念……当然,也包括那些最阴暗、最污秽的恶念。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无数次,他险些被负面情绪的洪流冲垮心智,被同化为恶念的一部分。全靠着他历经磨难淬炼出的坚韧意志,以及体内那微妙平衡的妖仙之力作为缓冲,才一次次从崩溃的边缘挣扎回来。

他仿佛经历了千万种不同的人生,体会了世间百态,喜怒哀乐。他看到了恶念如何从微小的私欲滋生、膨胀,最终酿成苦果;也看到了善念如何在困境中闪烁微光,温暖人心。他对“人心”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那团庞大的阴影依旧存在,但它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攻击性和混乱感。在秦昭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它似乎变得……相对“平静”了一些。虽然恶念依旧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但那种躁动不安、急于冲破束缚毁灭一切的倾向,有所减弱。就仿佛汹涌的洪水,被引入了一片更广阔的、暂时能够容纳它的洼地。

秦昭自身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的容貌依旧,但气质却愈发深邃内敛,眼神开阖间,仿佛有星河生灭,看透了世事沧桑。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执着于斩妖的秦昭,他的存在本身,似乎成了“心渊”这片奇异空间的一个新的“平衡点”。

这一日,他如同往常一样,沉浸在无数心念的流淌中。忽然,一股强烈而熟悉的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意识中荡起了涟漪。

这股波动,并非来自那些倒映世间万象的“心镜”,而是来自于……与他自身因果紧密相连的某个点!是那缕一直与他相伴的、镜花仙子的青丝!以及,与他血脉隐隐共鸣的……阿依莎(绯烟)的气息!

波动中夹杂着微弱却清晰的影像碎片:感业寺禅房内,阿依莎在睡梦中无意识划出的符文,引发了看守者隐秘的骚动……远在南海,“破浪号”船头青霜剑碎片光芒依旧,但船只周围的海域,似乎出现了几艘不明身份的、带着敌意的船影……

“外界……已经过去多久了?”秦昭缓缓睁开了眼睛。三载枯坐,他几乎忘记了时间流逝。但此刻,通过青丝和血脉的共鸣,他感知到了外界的变化,以及……潜在的危机!

他的“真念”是容纳与引导世间心念,寻求平衡之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永远困守于此,对外界的纷争置之不理。他的初心,依旧是守护。守护长安的灯火,守护那些信赖他的人。

如今,他在心渊的修行已初步稳固了平衡,虽然距离真正“净化”或彻底“引导”深渊之母还遥不可及,但已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而外界,似乎正需要他回去。

他站起身,望向那团庞大的阴影,意念传达:“我需暂时离开。”

阴影微微波动,传来意念:“平衡初定……汝若离去……恐再生变……”

“我之道,不在避世。”秦昭坚定地回应,“真正的平衡,需在红尘中践行。我会回来。”

他没有再多言,心念一动,周身平衡的妖仙之力流转,在他面前凝聚出一道朦胧的光门。这扇门,并非来时那扇,而是他以自身对“心渊”规则的理解,结合青丝与血脉的坐标指引,强行开辟的、通往现实世界的通道!

他一步迈出,身影消失在光门之中。

在他离开的刹那,心渊空间微微震颤,那庞大的阴影似乎躁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相对平静。只是,无数面心镜中倒映的恶念,似乎又悄然浓郁了一分。

秦昭的归来,注定将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涌如潮的人间,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