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朝堂暗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最新章节。

寅时刚过,长安皇城在微熹的晨光中苏醒。含元殿前广场,文武百官已按品秩列队等候,气氛却与往日大不相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不安、猜测与一丝劫后余生的凝重。昨夜紫宸殿的变故、龙吟惊夜、高力士伏诛、陛下昏迷……种种消息如同插上翅膀,早已在高层官员中秘密流传。

钟鼓齐鸣,殿门缓缓开启。然而,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并非皇帝李隆基,而是身着太子冠服、面容尚带稚气却强作镇定的太子李亨。他的两侧,分别坐着须发皆白、神色肃穆的宰相姚崇,以及面容刚毅、新任中书令的宋璟。秦昭与玉真子则立于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之前,位置极为醒目。

“陛下圣体违和,需静心调养。”姚崇作为首辅,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地传遍大殿,“即日起,由太子殿下监国,老臣与宋相及诸公辅政,一应军国大事,皆由太子殿下裁定。”

没有过多的解释,但这简短的宣告,已然确认了权力的更迭。百官神色各异,有暗自松了口气的,有忧心忡忡的,也有目光闪烁、心思难测的。

太子李亨深吸一口气,按照事先商议好的,开始处理积压的政务。多是些日常奏报,但在当前特殊时期,每一项决策都显得格外敏感。姚崇和宋璟不时从旁提点,太子倒也应对得中规中矩。

然而,暗流很快便开始涌动。

当议题涉及到昨夜参与平乱的将领封赏,以及高力士一系列罪行的定性和余党清查时,一名御史台的官员出列,朗声道:“太子殿下,诸位相公!高力士祸乱朝纲,罪证确凿,自当严惩不贷。然,昨夜宫变,虽有程咬金将军等拨乱反正,但秦昭秦大人,身为外臣,持刃入宫,惊扰圣驾,虽事出有因,然终究有违臣子之道,恐非人臣之礼!且其身份特殊,身负妖……呃,非常之力,久在禁中,恐非社稷之福!”

这番话,看似站在礼法角度,实则暗藏机锋,直指秦昭擅闯宫禁、身份敏感,试图将他置于功高震主、非我族类的尴尬境地。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许多目光聚焦在秦昭身上。

程咬金在武官队列中,闻言立刻瞪起铜铃大眼,就要出列反驳,却被身旁的同僚悄悄拉住。

太子李亨显然没料到有人会直接发难,一时有些无措,看向姚崇和宋璟。

姚崇眉头微皱,正要开口,秦昭却上前一步,平静地说道:“这位御史所言,不无道理。”

他这一承认,反而让那御史和不少官员愣住了。

秦昭环视百官,声音清晰而沉稳:“秦某昨夜所为,确属情急从权,有违礼制。然,当时高力士以邪术挟持陛下,欲行窃运夺脉、血洗皇城之逆举,事关社稷存亡、万民生死,瞬息之间,不容迟疑。若拘泥于常礼而坐视浩劫发生,那才是真正的失职,愧对陛下,愧对天下!”

他话语一顿,目光如电,扫过那名御史和某些神色异样的官员:“至于秦某身份……秦某是人,是唐人,是陛下亲封的鉴妖司司丞!职责所在,便是斩妖除魔,护佑黎民!昨夜若非秦某与玉真仙子、程将军等人奋力搏杀,阻止邪阵,今日这含元殿上,诸位能否安然站立,尚未可知!难道仅因秦某身负些许异于常人之力,便要将舍身护国之功,视为罪过吗?这是何道理?!”

他语气并不激烈,但字字铿锵,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与正气,更隐隐引动了体内一丝龙气共鸣,让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异的威严。那御史被驳得面色通红,哑口无言。许多原本心存疑虑的官员,也暗自点头。

姚崇适时开口,一锤定音:“秦司丞临危受命,护驾有功,于社稷有大功!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岂可以常理度之?此事休要再议!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肃清余孽,安抚百姓!”

宋璟也冷声道:“若有谁再以虚礼攻讦功臣,扰乱朝纲,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两位宰相表态,太子也立刻道:“姚相、宋相所言极是。秦卿有功无过。”

这场小小的风波,被迅速压下。但秦昭心中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朝堂之上,对他这柄过于锋利、且不受传统框架束缚的“刀”,忌惮者大有人在。

朝会在一片微妙的气氛中结束。太子李亨在姚崇、宋璟的陪同下,于东宫召见了秦昭、玉真子和程咬金。

褪去朝堂上的威仪,年轻的太子脸上难掩疲惫与一丝后怕。“秦卿,玉真仙子,程将军,昨夜……多亏诸位了。”他真心实意地说道。若非秦昭等人,他这太子之位,乃至性命,恐怕都难保全。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秦昭拱手道。

姚崇抚须道:“殿下,如今朝局初定,然隐患犹存。高力士虽死,其党羽遍布朝野内外,尤其是北衙禁军和部分监军系统,需尽快清理。此外,‘暗影之手’等邪教余孽,亦需着力剿除。”

宋璟补充道:“还有财政、漕运、边镇等诸多事务,皆因高力士及其党羽把持而积弊甚深,需大力整顿。”

太子李亨认真听着,他知道,这副担子极其沉重。“一切有劳姚相、宋相,及诸位卿家辅佐。秦卿,”他看向秦昭,“鉴妖司此番立下大功,当重振旗鼓。肃清妖邪、查缉‘暗影之手’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可先斩后奏!程将军协助秦卿,稳定京畿防务。”

“臣,领旨!”秦昭与程咬金齐声道。这等于赋予了秦昭极大的权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