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民心所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命寒门》最新章节。

正月十五,上元节。

天还未亮,山北县城的大街小巷就响起了扫雪声。这不是衙役在当差,而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清扫街道——为了今晚的灯会能办得热闹。

张老伯带着石洼村的乡亲们,天不亮就赶着驴车进城。车上装着新编的竹灯笼,还有连夜赶制的果脯礼盒。

“都精神着点!”张老伯吆喝着,“今晚来的客商多,别给咱们林大人丢脸!”

这样的场景在全县随处可见。往年初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要么外出逃荒,要么在家挨饿。可今年,各村都忙着准备春耕,工坊里昼夜赶工,连老人孩子都在为采集山货忙碌。

辰时刚过,县衙前就排起了长队。这不是来告状的,而是各村来报备春耕计划的。里长们手里都拿着精心准备的文书,上面详细列着要种植的作物、需要的种子数量、预计的收成。

“李家集计划种红薯一百亩,土豆五十亩...”

“王庄要试种新引进的玉米...”

“刘店申请扩建果脯作坊...”

赵小乙忙得脚不沾地,却满脸喜色:“大人,百姓们现在比衙役还积极。昨天王庄的里长为了抢排头,天没亮就来了。”

林弈翻阅着各村报来的计划,心中感慨。半年前,这些百姓还对官府充满戒心,如今却主动配合,甚至抢着完成任务。

午时,工坊区传来好消息:新建的药材工坊提前十天完工。这不是工匠们赶工,而是附近的百姓自发来帮忙——搬砖的、和泥的、送饭的,人人争先。

“大伙都说,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赚钱。”工头李师傅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的百姓,打着灯笼都难找!”

更让人感动的是发生在学堂的事。新建的县学需要桌椅,百姓们二话不说,把家中最好的木材送来。有个老木匠带着三个儿子,连夜打了二十套课桌,分文不取。

“咱家祖辈不识字,吃了多少亏。”老木匠对林弈说,“现在大人给孩子们读书的机会,这点心意算啥?”

傍晚时分,灯会开始了。工商区张灯结彩,各色花灯争奇斗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盏三丈高的走马灯,上面绘着山北县这半年的变化——修水渠、种神粮、建工坊...

“这灯是谁做的?”林弈问。

“是竹器工坊的工匠们自发做的。”赵小乙回道,“他们说要把大人的功德都记下来。”

灯会上,百姓们见到林弈,纷纷行礼问好。不是畏惧的跪拜,而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孩子们追着他喊“林青天”,老人们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

“大人尝尝,这是我家新做的糖山楂。”

“大人看看,这是我儿子在学堂写的字。”

王铁柱带着护卫队维持秩序,却发现根本无需费力——百姓们自觉排队,互相礼让,连小孩子都不吵不闹。

“真是奇了,”王铁柱对林弈说,“往年灯会总要出些打架斗殴的事,今年连大声说话的都没有。”

这时,几个客商挤过来,激动地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地方!百姓知礼守法,官府清廉高效,真是人间桃源!”

灯会最热闹时,百姓们自发唱起了新编的歌谣:

“林青天,种神粮,穷县变成米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