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召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命寒门》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林弈以钦差身份巡抚淮州,弹指间,已是一年。

这一年,淮州大地仿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昔日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漕帮及其背后势力被连根拔起,首恶伏法,胁从论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土崩瓦解。官场风气为之一清,那些昔日与漕帮勾连、尸位素餐的官吏,或罢黜,或流放,或下狱,空出的位置,林弈并未任人唯亲,而是大胆启用了一批在清查中表现出正直、干练的低阶官员和地方士绅,并与新任布政使、按察使通力协作,重建了一套相对清明、高效的行政体系。

堵塞百年、弊窦丛生的漕运,在林弈“以工代赈、分段疏浚、新法督运”的组合拳下,已然全线贯通。并非仅仅依靠民夫苦力,他引入了更科学的测量工具和施工方法,借鉴了前世一些水利工程的经验,虽无现代机械,却也让效率大增。漕粮北上,再无阻滞,南北物资流通随之顺畅,沿河码头重现昔日繁华,甚至更胜往昔。那些因漕运断绝而凋敝的城镇,如同久旱逢甘霖,迅速恢复了生机。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民生。抄没漕帮及其党羽的巨额非法所得,除部分上缴国库、填补历年漕运亏空外,大部分被林弈奏请朝廷批准,用于淮州本地的民生恢复。他减免了受漕运之害最重州县一年的钱粮,发放种子耕牛,鼓励流民返乡复耕;兴修水利,加固堤防,以防备未来的水旱灾害;甚至在几个主要州府,尝试设立了官督民办的“济民仓”,平抑粮价,备荒赈灾。

一年时间,不足以让所有疮痍平复,但淮州上下,从官到民,皆已感受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崭新气象。压在头上的大山被移开,浑浊的空气被涤荡,久违的希望与活力,重新在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上滋生、蔓延。

这一切的核心与灵魂,便是那位年轻的钦差大臣,林弈。

他并未居功自傲,也未安享尊荣。大多数时候,他依旧轻衣简从,深入田间地头、市井街巷,实地察看政令推行效果,倾听百姓心声。他的行辕门前,始终悬挂着那张“凡有冤情,皆可入内”的牌子,只是如今,需要他亲自处理的冤案已越来越少。他的威望,在淮州百姓心中,已近乎神明。茶楼酒肆间,流传着关于他智破漕帮、巧治贪官、仁恤百姓的种种传说,越传越神。

这一日,秋高气爽,淮州府衙后堂的书房内。

林弈正伏案批阅着最后一批文书。窗外,几株金桂开得正盛,甜香馥郁,随风潜入。他的面容比一年前更显清瘦,眉宇间少了些许初临此地时的锐利锋芒,多了几分沉稳内敛,那是历经大事、执掌一方后沉淀下的气度。只是那双眼睛,依旧清澈明亮,锐利如昔,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

案头一角,摆放着几封来自京城的书信。有恩师周文渊的谆谆教诲与朝局分析,有旧日同僚张承、赵友直等人的问候与近况分享,甚至还有几封来自昔日对手或观望者的、语气变得格外客套甚至谄媚的信函。他皆一一览过,心中有数,却并未过多回复。

淮州事毕,他知道,自己在地方的使命即将结束。京城的旋涡,权力的中心,终究是他下一步必须踏入的舞台。只是不知,那龙椅上的陛下,会将他这枚已然崭露惊人锋芒的棋子,置于何处。

“大人,”新任的淮州府通判,一位四十出头、面容儒雅的中年官员轻轻叩门而入,恭敬禀告,“京城来的天使仪仗,已至城外三十里驿亭!”

该来的,终于来了。林弈放下笔,神色平静无波,只微微颔首:“知道了。依礼准备迎驾。”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城。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汇聚在通往府衙的主干道两侧,人头攒动,翘首以盼。他们想知道,这位为他们带来了新生的大人,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半个时辰后,旌旗招展,仪仗煊赫。宣旨太监在一众锦衣卫的护卫下,踏入肃穆庄严的淮州府衙大堂。

“圣旨到——!巡抚淮州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弈接旨——!”

洪亮的唱喏声在大堂内回荡。以林弈为首,淮州府大小官员,以及闻讯赶来的众多士绅代表,齐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凝神。

宣旨太监展开明黄色的绢帛,声音尖亮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之,治国之道,在安民;安民之要,在择吏。淮州之地,漕运咽喉,国脉所系。然积弊百年,蠹吏勾连,豪强坐大,漕政壅塞,民生凋敝,朕心甚忧。”

“尔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弈,器识宏远,才猷出众。昔以弱冠之龄,连捷科场,朕拔之于稠人,寄之以巡按之任。尔果不负朕望,持节南下,巡抚淮州。一年之间,摧折奸顽,肃清吏治,疏通漕运,抚定民生。弹劾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岳;举措深合机宜,惠泽如雨露。使沉疴之州郡,焕然一新;令阻塞之国脉,复归通畅。此乃不世出之奇功,匡扶社稷之伟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宣旨太监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下方跪着的淮州官员与士绅,听得心潮澎湃,与有荣焉。林弈垂首静听,面色依旧平静,唯有微微颤动的手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功懋懋赏,国之常典。尔以少年之身,立此旷古奇功,若循例升迁,不足彰其勋,亦难酬其劳。兹特擢升尔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即日卸任淮州巡抚,返京述职,入阁参赞机务!”

旨意宣毕,整个大堂内外,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震惊!

户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员,掌天下钱粮户籍,乃朝廷财赋之核心!

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监察百官,风闻奏事,权势煊赫!

太子少保,从一品荣衔,虽为虚职,却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圣眷与地位!

入阁参赞机务!这更是重中之重!虽非正式阁臣,却已获得了参与帝国最高决策的资格!这意味着,年仅弱冠的林弈,一步踏入了整个大炎王朝的权力核心圈层!

这等升迁速度,这等恩宠殊荣,国朝二百年,闻所未闻!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轰然爆发的议论声与道贺声。淮州官员们纷纷向林弈投去无比敬畏、甚至带着一丝狂热的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