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粮食战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命寒门》最新章节。
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本该是物阜民丰,秩序井然。然而,近半月来,一股无形的恐慌却如同初冬的寒雾,悄然弥漫在街头巷尾,渗入寻常百姓家。
粮价,疯了。
先是城东几家最大的米行默契地同时挂出“售罄”的牌子,引得人心惶惶。随即,零散开业的米铺门前,价格牌一日三变,那上面的数字如同脱缰的野马,从每斗五十文一路飙升到八十文、一百文,甚至一百二十文!这价格,莫说是升斗小民,便是些家境殷实的小康之家,看着也觉胆战心惊。
“又涨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一个穿着打补丁棉袄的汉子捏着手里干瘪的钱袋,看着米铺那刺眼的价牌,脸上满是绝望。
“听说南边遭了水灾,粮食运不过来……”有人低声散布着消息。
“放屁!我二舅前日才从通州回来,说那边粮仓满得很!就是这帮黑心的奸商囤着不卖!”旁边一个脾气火爆的挑夫骂道。
“小声点!不要命了!”同伴赶紧拉住他,紧张地四下张望。
流言与恐慌如同瘟疫般扩散。米铺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激动,推搡、叫骂声不绝于耳。维持秩序的衙役增加了数倍,手持水火棍,如临大敌,气氛紧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息,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京城。
一场人为制造的“粮荒”,正试图将这座帝国的心脏拖入混乱的深渊。
……
林弈坐在府衙值房内,听着手下书吏禀报各处米价和市面骚动情况,面色平静无波,只是指尖在摊开的京城舆图上缓缓划过。舆图上,几个被朱笔圈出的大型粮仓位置,以及那些背后隐隐与守旧派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米行商号,显得格外刺眼。
“大人,情况不妙。顺天府那边已经弹压了几起小的抢米事件,若粮价再压不下去,恐生大乱!”书吏语气焦急。
“知道了。”林弈淡淡应了一声,挥挥手让他退下。
值房内重归寂静。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场“粮食战争”,在他的预料之中。改革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科举舞弊案又让守旧同盟折了颜面,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动用商业力量,制造民乱,再将祸水引向“与民争利、天怒人怨”的改革派,这是最简单、也最恶毒的一招。一旦民乱爆发,无论真相如何,为了稳定大局,皇帝都不得不暂停改革,甚至拿改革派开刀息事宁人。
很精妙的算计。可惜,他们找错了对手。
林弈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他们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初入京城、毫无根基的寒门小子?他们以为自己只会埋头经义、不通经济?他们错了。从清河县卖糖膏开始,到与王家周旋,再到主持改革厘定新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商业的力量,也更明白如何运用这股力量。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研墨蘸笔,开始书写。不是奏章,而是数封措辞精准、目标明确的私信。
一封致山北县县令。那里是他经营已久的“基地”,水利兴修,新法推行,连年丰收,官仓与几个合作大商户的义仓中粮食充盈。信中只有八个字:“依计行事,火速运粮。”
一封致以王百万为首、早已通过利益捆绑站在他这一边的几位“新派”商人。他们掌控着南来北往的漕运、车马行以及部分新兴工坊,能力不容小觑。信中明确了收购、运输、铺货的联动方案。
最后一封,则是写给皇帝的秘密奏报。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客观陈述了粮价异动、奸商囤积可能引发的风险,以及自己为稳定民心、准备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恳请陛下授权,对恶意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者,予以坚决打击。
信使带着密信,如同离弦之箭,从不同城门飞驰而出。
与此同时,守旧派的核心人物们,正在某处隐秘的庄园内品茗赏雪。
“如何?京城米价已破百文,市面骚动不已,顺天府那边快压不住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捋着胡须,眼中带着智珠在握的笑意。
“哼,那林弈小儿,此刻怕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了吧?看他还有何能耐!”另一名官员嗤笑道,“只要乱子一起,弹劾他‘办事不力、激起民变’的奏章,立刻就能堆满陛下的御案!”
“此番定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他们举杯相庆,仿佛已看到林弈狼狈下狱、改革措施被一一废止的美好前景。
然而,他们的笑容并未持续多久。
三日后,情势陡然逆转!
首先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打着“山北义仓平粜”的旗帜,浩浩荡荡驶入京城,直接在东市最大的空地上开始设立售粮点。粮食颗粒饱满,价格却低得惊人------每斗六十文!几乎是市价的一半!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恐慌的民众如同潮水般涌向东市。
“真的六十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