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十辞恩赏(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命寒门》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裂土封王!
自本朝开国以来,从未有异姓封王之前例,更遑论是裂土实封,拥有近乎独立的军政大权!这已不仅仅是恩赏,而是将半壁江山的安危系于他一人之身,是皇帝与太后能给出的、超越君臣名分的终极信任与倚重。
室内一片死寂,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大总管紧紧盯着林弈,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动摇或惊喜。
林弈沉默了。他望着那卷代表着无上权柄与荣耀的密旨,目光幽深,仿佛穿透了绢帛,看到了那三州之地的富庶繁华,也看到了背后无尽的纷争、猜忌与责任。一旦接手,他林弈之名,将永载史册,成为本朝唯一的异姓王,权势熏天,子孙显赫。然而,那也意味着,他刚刚挣脱的牢笼,将变成一个更大、更华丽的囚笼,他将永远被绑在赵氏皇权的战车上,再无真正的自由与安宁。
许久,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布衣,对着那卷密旨,亦是对着京城的方向,撩袍,屈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大总管心中一松,以为他终于被说动。
然而,林弈叩拜完毕,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平静,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石相击:“陛下与太后隆恩,重于泰山,臣纵万死亦难报其一。然,裂土封王,非人臣所宜,亦非国家之福。古往今来,异姓封王者,能有几人善终?此例一开,后世效仿,必致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之祸。臣蒙陛下信重,委以国政十年,深知集权之要,在于中央。岂可因臣一人之故,坏朝廷法度,埋隐患于将来?”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痛而坚决:“臣之一生,所求者,非权非位,不过心安而已。若受此封,臣心不安,日夜惕厉,恐负圣恩,更负天下苍生。恳请大总管回禀陛下与太后,臣林弈,一介书生,得遇明主,施展抱负,已属万幸。如今使命已成,唯愿归于林泉,做一大平逸民。此心此志,天地可鉴,绝无更改!若陛下与太后念及旧情,便请成全臣这最后一点私愿,收回王爵之封,使臣得以布衣之身,逍遥于山水之间。则臣,虽死无憾!”
言罢,他再次深深叩首,伏地不起。
大总管怔怔地看着跪伏于地的林弈,看着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直缀,再看看手中那卷代表着无上权柄的密旨,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他侍奉两朝,见过太多为了权力汲汲营营、争得头破血流之人,却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坚决、如此清醒地将这唾手可得的巅峰权势推开。这已非简单的淡泊名利,而是一种超越了权力欲望的、洞悉世事本质的大智慧与大境界。
良久,大总管长长叹息一声,小心收起密旨,弯腰虚扶林弈:“林公之心,皎如日月,咱家……明白了。咱家定将林公之言,原原本本,奏禀陛下与太后。”
这一次,使臣离去时,背影带着前所未有的敬意与萧索。
十辞恩赏,尤其是这最后拒绝裂土封王之举,终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野内外激起了巨大的回响。所有的猜测、非议、挽留,至此尽数化为无声的敬佩与感叹。
人们终于相信,这位曾经的帝国掌舵人,是真的毫无留恋,心甘情愿地舍弃了那令无数人疯狂的一切。他的心境,已超越了权力的桎梏,抵达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消息传回宫中,年轻的皇帝赵琰拿着林弈那封字字泣血、恳求布衣终老的辞表,在御书房内独坐良久。最终,他对身旁的太后苦涩一笑,声音带着释然与无比的尊重:“母后,先生……是真的要走了。我们,留不住他了。”
太后默然片刻,轻轻颔首,眼中亦有泪光闪动:“罢了,由他去吧。能得此臣,是琰儿你的福气,亦是赵家江山的福气。他既求仁得仁,我们……便成全他这份千古高义。”
翌日,皇帝明发上谕,不再坚持对林弈的任何封赏,只允其以“文正”谥号(非死后,乃特赐荣衔)冠名归隐,并敕令地方官,不得以任何理由打扰林公清修。
旨意传到西山别业时,林弈正与王芸在院中整理行装,准备真正的归程。
听完内侍宣读的旨意,林弈与王芸相视一笑,如释重负。
“文正……”林弈轻轻咀嚼着这两个字,对王芸道,“‘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陛下以此二字相赠,足矣。这比千金万银,王爵封土,更合我心意。”
王芸含笑点头,将最后一件衣物收入箱中:“如此,我们便可真正无牵无挂地离开了。”
次日清晨,西山别业大门紧闭,已是人去楼空。只有庭中那株老松,依旧苍翠挺拔,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送别那位十辞恩赏、飘然远去的布衣卿相。
林弈与王芸,一身寻常打扮,如同最普通的旅人,登上了南下的客船。船夫撑篙,扁舟轻发,驶向那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也驶向了他们期盼已久的、真正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