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儿歌编写,稚子画插图添趣(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最新章节。
州总院的书房里,铺满了画纸和彩笔,萧念桃趴在地上,手里攥着支红色的蜡笔,正对着一张白纸发愁:“娘,春笋怎么画才像呀?我画的总像小土豆。”
软桃放下手里的笔,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拿起一支绿色的蜡笔,在纸上画了个尖尖的顶:“你看,春笋的顶是尖尖的,还带着点紫色,就像戴了个小紫帽;身子是白白的,上面有一道道的纹,像穿了件条纹衣裳。”
念桃跟着画,先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尖顶,蘸了点紫色蜡笔涂了涂,又画了个圆滚滚的身子,歪着头看了看:“娘,这样像不像?”
软桃笑着点头:“像!比刚才的小土豆像多了!咱们再给它画个小灶台,让它‘煮’起来。”
这是软桃编写 “食材辨别儿歌” 的第三天,为了让低龄孩子记得住,她把每种食材的特点都编成了短儿歌,念桃则主动承担了画插图的任务。比如 “春笋歌”,软桃写:“春笋尖,紫花花,白身子,嫩掉牙,剥壳煮,鲜掉渣”,念桃就画了个戴紫帽的春笋,旁边摆着个迷你小灶台,灶台上还冒着热气,像真的在煮膳一样。
“莲子歌” 更有趣,软桃写:“莲子圆,穿绿衫,去了芯,不发苦,煮羹汤,甜乎乎”,念桃画了颗圆滚滚的莲子,还特意给它画了张笑脸,手里举着根小牙签,像是在自己 “去芯”。画完后,他还在莲子旁边画了碗羹,里面撒了几颗小红点,说是 “红枣,加进去更甜”。
萧璟渊处理完朝政回来,一进书房就被满墙的插图吸引了:“这是念桃画的?比我小时候画的强多了,这颗莲子还会笑呢。”
念桃跑过去,拉着他的手介绍:“爹爹,你看!这个是春笋,这个是莲子,这个是当归,娘说当归是棕色的,像小树枝,我就画了棕色的小树枝,还加了片叶子!”
萧璟渊蹲下来,看着墙上的当归插图 —— 确实是棕色的小树枝,顶端还画了片翠绿的叶子,虽然简单,却透着童趣。他拿起软桃写的儿歌,轻声念:“当归细,棕衣裳,断面油,补身强,炖羊肉,最香汤”,念完笑着说:“儿歌顺口,插图也贴孩子心,比刻板的教材强多了。我看手册的封面,就让念桃画个‘药膳园全家福’吧,你煮膳,我递食材,念桃剥莲子,阿婆包春卷,多热闹。”
软桃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体现了传承,又有家庭的温暖,孩子看了也喜欢。”
接下来的几天,念桃每天都趴在书房画封面,改了好几次 —— 第一次把萧璟渊的帽子画歪了,第二次把张阿婆的春卷画成了小包子,第三次终于画好了:软桃站在灶台前煮羹,萧璟渊手里拿着根春笋递过去,念桃坐在小凳子上剥莲子,张阿婆坐在旁边包春卷,背景是杭州总院的桃树和旧灶台,树上还挂着个小红灯笼,写着 “桃记” 两个字。
画完后,念桃把封面举给软桃看:“娘,你看!咱们一家人都在,还有外婆的旧灶台,外婆看到肯定会开心的。”
软桃接过画,眼眶有点红,摸着念桃的头说:“会的,外婆肯定会很开心。咱们的手册,有娘的儿歌,有你的画,有阿婆的习俗,还有爹爹的帮忙,这才是最好的‘传承手册’。”
萧璟渊把画收起来,小心地卷好:“明天我就送到江南印书馆,让他们按这个封面印,保证漂漂亮亮的。”
月光下,书房里的儿歌和插图,构成了最温暖的画面。软桃知道,这本手册不仅是教孩子做药膳,更是把江南的温情、家庭的爱意,一点一点传递下去,就像念桃画里的全家福一样,永远热闹,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