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试点拓围,模式成型覆多校(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最新章节。
立夏这天,软桃和萧璟渊在杭州总院召开了 “校园药膳课试点总结会”,参会的有明德小学、杭州崇文小学、济南育英小学三所试点学校的校长,还有各地预备班的负责人,桌上摆着厚厚的试点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一个月来的课程情况:三校共开设 12 节药膳课,覆盖 1-6 年级学生 300 人,家长满意度 98%,学生主动参与率 95%,甚至有家长主动申请 “能不能让家长也旁听课程”。
“首先要感谢三位校长的支持,让校园药膳课的试点能顺利开展。” 软桃拿起试点报告,笑着说,“从反馈来看,孩子们喜欢动手做药膳,家长认可课程的教育意义,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校园药膳课标准模式’,推广到更多学校。”
标准模式被软桃定为 “10 分钟辨材 + 20 分钟做膳 + 10 分钟分享”:10 分钟用来认识 1-2 种食材,结合实物和简单的膳语故事,让孩子快速记住食材特点;20 分钟用来做一道简易药膳,用安全的迷你工具,确保孩子能独立操作;10 分钟用来分享成果,让孩子说说做药膳的感受,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这个模式很实用,时间分配合理,既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又不会觉得累。” 明德小学的校长点点头,“我们学校的老师试过后都说,按照这个模式上课,课堂秩序更好,孩子的注意力也更集中。”
杭州崇文小学的校长补充道:“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个‘课后延伸’,比如让孩子把做药膳的方法教给家里的弟弟妹妹,或者记录‘我的药膳日记’,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巩固知识。” 软桃笑着采纳了这个建议,把 “课后延伸” 加进标准模式里,还特意设计了 “药膳日记” 模板,上面有 “今天做了什么药膳”“遇到了什么困难”“下次要怎么改进” 的栏目,方便孩子记录。
为了让课程能在更多学校可持续开展,软桃还提出 “培训校园膳教老师” 的计划:从江南药膳学堂的优秀学员中选拔有耐心、懂儿童心理的学员,进行专门的校园教学培训,包括 “儿童安全操作规范”“儿童沟通技巧”“膳语故事编写” 等内容,培训合格后,派往各试点学校,担任常驻膳教老师,不用再依赖软桃和念桃亲自授课。
“我已经选了 5 名优秀学员,他们都有公益课的教学经验,对孩子很有耐心。” 软桃拿出学员名单,“比如王小丫,她在江南小镇开了家常药膳坊,常教孩子做药膳;还有李石头,他在北方开了桃记分号,了解北方孩子的口味,他们都很适合当校园膳教老师。”
萧璟渊也在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和朝廷礼部沟通过,礼部很支持校园药膳课的推广,不仅会发文鼓励京城、杭州、洛阳等地的学校参与试点,还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用于购买迷你工具和食材,让更多孩子能免费学到药膳。”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很兴奋,济南育英小学的校长说:“有了朝廷的支持,我们就能更放心地推广课程了!我回去就申请增加试点班级,让更多孩子能参与进来。”
会议结束后,软桃和萧璟渊站在杭州总院的药膳园里,看着满园的春笋和莲子,念桃在旁边给幼苗浇水,软桃笑着说:“没想到校园药膳课能推广得这么顺利,从一所学校到三所,再到以后的十所、几十所,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认识江南药膳,这就是童蒙传承的力量。”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这都是你用心的结果,从设计课程、定制工具,到编手册、讲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接下来,我们还要把这个模式推广到海外的华人学校,让海外的孩子也能学到江南药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念桃跑过来,举着手里的小水壶说:“娘,爷爷说,下次要带海外的小朋友来我们的药膳园,我要教他们认春笋,教他们做红枣水!” 软桃笑着点点头:“好呀,念桃要当海外小朋友的小助教,把江南药膳的温暖传到海外去。”
夕阳洒在药膳园里,春笋长得郁郁葱葱,莲子的叶子在池塘里舒展,像一个个绿色的小伞。软桃知道,校园药膳课的试点拓围只是童蒙传承的第一步,未来,会有更多孩子在这样的课程里,爱上江南药膳,传承江南药膳 —— 而这,就是她和萧璟渊一直坚守的初心,也是母亲当年最想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