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日军使用毒气,部队撤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命令下达了。那个预料之中却又无比沉重的字眼,终于砸了下来——撤退!

掩体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参谋军官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锦那依旧挺直的背影上。愤怒?不甘?屈辱?还是…一丝如释重负?复杂的情绪在空气中无声地碰撞。

几秒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李锦缓缓转过身。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情绪——是燃烧着的不甘火焰,是目睹袍泽大量伤亡的锥心之痛,是洞悉大局后沉重的无奈,最终,这一切都被一股钢铁般的意志强行压下、锻打、凝聚!他眼中只剩下一种东西:决绝的清醒和冰冷的责任。

“执行命令!”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金石交击,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参谋长!”

“在!” 陈瑜中将立刻挺直身躯。

“由你亲自负责断后重任!指挥集团军直属重炮旅、工兵团一部,以及…所有还能动的伤员转运队!” 李锦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陈瑜,“任务:掩护主力脱离!但绝不仅仅是死守!重炮旅,是咱们最后的家底,更是吸引鬼子注意力的‘金饵’!我要你,在撤退路上,把19集团军的旗号,给我打得震天响!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还在打!我们没垮!收拢所有你能遇到的溃兵、散勇!告诉他们,跟着19集团军的旗帜走,有活路!有饭吃!有枪打鬼子!把我们的名号,给我一路‘喊’到南京去!”

李锦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陈瑜心上。这不是简单的断后,这是一场以自身为诱饵,在败退中逆势聚拢人心、重铸军魂的豪赌!陈瑜瞬间明白了李锦更深层的战略意图,一股滚烫的热流和沉重的使命感涌遍全身。他猛地并拢脚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钧座放心!陈瑜在,重炮在!19集团军的旗在!溃兵散勇,有多少,我收多少!这面旗,一定让它高高飘扬,一路招展到南京城下!”

“好!” 李锦重重一点头,目光转向其他军官,“其余各部,立刻按预定梯次撤退方案执行!楚南河!你的德械军,装甲力量尚存,作为撤退锋刃,务必撕开可能的日军拦截!新一军、新二军,交替掩护,梯次转进!骑兵军,发挥机动优势,两翼游弋警戒,迟滞日军追击!王大山!”

“到!” 角落里的特战大队长如同标枪般站起。

“你的‘燧发枪’,任务最重!给我盯死板垣的指挥部动向!必要时,执行‘斩首’袭扰!绝不能让鬼子追兵咬得太紧!明白吗?”

“明白!‘燧发枪’钉死板垣!不死不休!” 王大山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

“行动!” 李锦大手一挥,斩断所有犹豫。

撤退的命令如同涟漪般迅速传遍残破的战线。没有崩溃,没有混乱,只有一种悲壮的、压抑到极致的秩序。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凶狠的士兵们默默收起武器,搀扶起受伤的袍泽,最后望一眼浸透了鲜血和战友生命的阵地,转身,汇入撤退的洪流。德械军的豹式和IV号坦克轰鸣着,作为最锋利的箭头,在撤退队伍最前方碾开道路。新一军、新二军的美械步兵们交替掩护,依托断壁残垣,用M1加兰德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的精准火力,一次次打退小股日军散兵的袭扰。马世荣的骑兵在烟尘弥漫的两翼飞驰,马刀在昏暗中偶尔闪过寒光,用骑步枪和冷冽的冲锋袭扰着试图靠近的日军侦察兵。

而真正的焦点,在断后方向!

陈瑜中将亲临重炮旅阵地。旅长周振邦少将,这位素来以沉稳着称的炮兵指挥官,此刻脸上也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他指挥着仅存的十几门大口径榴弹炮(德制150mm sFH 18为主),在工兵团长刘毅上校率领的工兵拼命构筑的临时发射阵地上,爆发出最后的怒吼!

“全旅!急速射!目标!追击日军先头部队!覆盖射击!放!” 周振邦的吼声通过野战电话传遍阵地。

轰!轰!轰隆隆——!!!

重炮的齐鸣惊天动地!远比寻常步兵炮更加沉闷、更加撼动大地的怒吼声浪,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追击日军的头顶!巨大的火球在日军追击队形中猛烈绽放,冲击波裹挟着致命的钢铁破片横扫四方!日军步兵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成片倒下,轻型装甲车被掀翻、撕裂!追击的势头为之一滞!

“转移阵地!快!” 炮击刚停,不等日军报复炮火覆盖过来,周振邦的命令再次响起。炮手和牵引车驾驶员们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在刘毅工兵团的协助下,迅速收炮挂载,在烟尘掩护下向下一个预设阵地狂奔。他们的动作,快得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打出旗号!所有能挂起来的,都给我挂上!19集团军!重炮旅在此!” 陈瑜站在一辆装甲指挥车上,对着通讯兵大吼。一面面巨大的、虽然布满弹孔烟痕却依旧醒目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军旗,在重炮旅转移的车队上方高高竖起!更有士兵用长杆挑着巨大的横幅,上面用墨汁淋漓地写着:“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断后在此!专打鬼子追兵!”

这面旗帜,这行大字,在弥漫的硝烟和败退的洪流中,如同黑夜里的灯塔,熊熊燃烧的火炬!

奇迹,开始发生。

沿途,那些失魂落魄、建制被打散、茫然无措的溃兵们,远远看到这面在炮火中依旧高高飘扬的旗帜和那杀气腾腾的横幅,听到那象征着重火力、象征着正规军脊梁的沉重炮声,黯淡绝望的眼神中,猛地重新燃起一丝光亮!

“是19集团军!是李长官的部队!他们还在打!”

“看!重炮!是咱们的重炮!还有大旗!”

“跟着他们走!有活路!”

呼喊声在溃兵中传递。三三两两的散兵开始向这支打着鲜明旗号、且不断用猛烈炮火阻击追兵的队伍靠拢。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从最初的几十人,到上百人,再到成连、甚至成营被打散但骨干尚存的部队,主动寻来,要求归建!陈瑜来者不拒,迅速将他们编入临时组建的掩护部队,分发缴获或备用的武器弹药(部分来自工兵团携带的储备),立刻投入阻击战斗。

这支断后部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又像一颗倔强的、不断向后弹出致命尖刺(炮火)的“倒刺”,牢牢钉在撤退路径的关键节点上。他们且战且退,每一次短暂停留,都伴随着重炮的怒吼和收拢更多溃兵的呼喊。19集团军的威名,在败退的哀鸿中,反而被这面不屈的旗帜和隆隆的炮声,锻造得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如同一道在绝望泥沼中犁出的、充满力量的血色通路,一路向西延伸。

当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锐利的李锦,站在南京巍峨却伤痕累累的中华门城楼下,回望身后蜿蜒而来的队伍时,一股混杂着悲怆与新生的激流猛烈地冲击着他的胸膛。

曾经齐装满员的19集团军,此刻的队列显得稀疏了许多。士兵们军装褴褛,沾满干涸的血迹、污泥和硝烟,许多人身上缠着渗血的绷带,脸上刻满了鏖战后的疲惫与风霜。沉重的脚步声、担架上伤员压抑的呻吟、驮马偶尔的嘶鸣,交织成一曲无声的悲歌,诉说着淞沪那片焦土上的惨烈牺牲。德械第七军的豹式坦克和IV号战车,曾经闪耀着钢铁寒光,如今车身布满弹坑、划痕和火焰灼烧的焦黑,履带缝隙里塞满了暗红色的泥垢,沉默地滚动着,如同负伤的巨兽。新一军、新二军的美械步兵们,紧握着同样沾满战尘的M1加兰德步枪,步伐沉重。马世荣的骑兵们牵着同样疲惫的战马,马刀入鞘,唯有眼神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然而,与这沉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队伍中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士兵们的脊梁依旧挺直,眼神深处燃烧着的不再是迷茫或恐惧,而是经历过血火淬炼后的冷硬与仇恨。更令人动容的是队伍的规模——远非从淞沪撤出时那般单薄!在陈瑜身后,紧随着重炮旅残存的钢铁巨兽(火炮虽减员,但收拢溃兵补充了人力),更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穿着各色破旧军装却同样眼神炽热的新面孔!那是陈瑜一路高举“19集团军”大旗,在血与火、炮声与呐喊中,如同滚雪球般收拢的溃兵、散勇!他们来自不同的番号,此刻却都紧紧簇拥在那面弹痕累累却依旧高高飘扬的军旗下,汇聚成一股沉默而庞大的洪流。19集团军的威名,在败退的炼狱中,被陈瑜和周振邦用炮火和旗帜,硬生生锻打成了败兵心中不倒的灯塔!

“钧座!” 陈瑜快步走到李锦面前,虽然同样满面征尘,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完成艰巨使命后的锐气。他郑重地敬礼:“职部奉命断后,阻敌追兵,重炮旅现存火炮九门,人员…损失三成。工兵团完成预设阵地爆破及道路保障任务。另…” 他侧身,手臂有力地指向身后那支庞大的、成分复杂的队伍,“沿途收拢各部散兵及成建制撤退单位,计有…约一万两千余众!皆愿追随我19集团军旗帜,共赴国难!请钧座示下!”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自豪。

“一万两千…” 李锦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陌生却写满坚定与期待的面孔,心头仿佛被重锤击中,又涌起一股滚烫的热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重重拍了拍陈瑜的肩膀:“镇山(陈瑜字),干得好!这面旗,你立起来了!这一万二千兄弟,是新的骨血!是新的力量!”

就在这时,几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军用卡车,在宪兵引导下,轰鸣着从城内驶出,稳稳停在城门内侧空地上。带队的后勤军官跳下车,快步跑到李锦面前敬礼:“报告总司令!军政部紧急调拨首批美援装备已运抵!请验收!"

刺啦!帆布被猛地掀开!

刹那间,仿佛有一道崭新的、冰冷的钢铁洪流,冲破了城门的阴影,刺入了所有人的眼帘!

阳光下,成箱成垛的草绿色长条木箱堆积如山,箱体上醒目的白色英文标记和“U.S.”字样宣告着它们的来源。撬开的几口箱子内,崭新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散发着枪油和钢铁特有的冷冽光泽,黝黑的枪管笔直,胡桃木枪托纹理清晰;勃朗宁自动步枪(BAR)粗犷的散热筒和弹匣散发着力量感;M1919中型机枪沉稳地架在三角架上;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的炮管闪着幽光;更远处,用更大帆布覆盖着的,隐约可见美制105毫米M2A1榴弹炮粗壮的炮管轮廓!崭新的头盔、帆布弹药袋、军用水壶…堆积如山!

这是一座钢铁与杀戮之美的山峰!是复仇的力量源泉!

整个城门附近,瞬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只有卡车引擎低沉的轰鸣和风吹过帆布的猎猎声。所有士兵,无论是19集团军的老兵,还是刚刚被收拢的溃兵,目光都被牢牢钉在了这片崭新的、散发着工业力量的装备上。连日血战、目睹袍泽牺牲的悲愤,被毒气残害的惨痛,长途撤退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和转化的出口!

一个手臂上缠着渗血绷带、从淞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87师老兵,死死盯着那支崭新的加兰德步枪,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嗬嗬”声,眼泪混着脸上的污垢滚滚而下,却咬着牙没哭出声。

一个刚刚被收容、原属被打散的地方部队的年轻士兵,看着那锃亮的迫击炮管,眼神从茫然迅速变得锐利,拳头紧紧攥起。

王大山抱着臂,冷冷地看着那堆装备,眼神却像发现了新猎物的狼。

就连向来沉稳的楚南河,看着那些美制重炮,眼中也闪过一丝灼热的光芒。

李锦缓缓走到一个敞开的武器箱前。他伸出手,没有一丝犹豫,握住了一支冰冷的M1加兰德步枪的枪身。钢铁的寒意瞬间透过掌心,沿着手臂蔓延,却奇异地点燃了他胸中那团压抑已久的、混合着无尽悲怆与滔天怒火的烈焰!这支枪,冰冷,沉重,却蕴含着撕裂仇敌的力量!

他猛地转身,面向城楼下黑压压的、沉默却仿佛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队伍。高高举起了手中那支崭新的、象征着复仇与新生希望的钢枪!

他的声音,不再低沉,不再压抑,如同淬火的利剑,划破南京城沉重的空气,带着一种斩断过去、誓向未来的决绝力量,在古老的城墙下轰然炸响,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砸进他们的心里:

“弟兄们!淞沪的血——”

他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或伤痕累累却都写满仇恨与期待的脸庞,仿佛要将所有人的意志都吸入那支高举的钢枪之中。

“——不能白流!!”

“整军!!”

“备战!!!”

“杀鬼子——!!!” 最后三个字,李锦是用尽全身力气,如同受伤雄狮的咆哮,吼了出来!

短暂的死寂。

下一秒!

“杀鬼子——!!!”

“杀!杀!杀!!!”

“血债血偿!!!”

“19集团军!杀!!!”

先是老兵们,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赤红着眼睛,挥舞着拳头,用尽生命中所有的愤怒和力量嘶吼!紧接着,那些新加入的溃兵们,被这冲天的杀气彻底点燃,胸中积压的屈辱、恐惧、家仇国恨在这一刻找到了唯一的出口!一万多人!不,是近两万人的怒吼!汇聚成一股足以令山河变色、令鬼神惊避的复仇风暴!声浪如同海啸般从中华门席卷而起,直冲云霄!震得古老的城墙砖石簌簌作响!连城楼上警戒的士兵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充满毁灭力量的呐喊惊得握紧了枪!

南京城厚重的城门,在这震天的“杀”声中,仿佛也微微震颤。

李锦紧握着那支冰冷的钢枪,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昂首,目光越过沸腾的人群,投向东方——那里是沦陷的上海,是尸山血海的战场,更是无数倭寇狰狞的面目。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压着铅色的云,仿佛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城墙上弹痕累累,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即将面临的命运。

“淞沪的血,只是开始。”他心中默念,冰冷的枪身汲取着他掌心的温度,也汲取着身后近两万将士冲天的怒火与力量,“板垣…南京…更冷的刀,更烈的火…我们,来了!”

整训的号角,在这片被血与火淬炼过的土地上,在这座即将迎来更残酷风暴的古城之下,在堆积如山的美械装备和震耳欲聋的复仇呐喊中,带着钢铁摩擦的铮鸣和浓烈的硝烟味,凛冽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