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进军般尼,攻占1570高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缅甸北部,大洛至般尼一线,1943年12月初。
胡康河谷的雨季逐渐结束,道路条件改善,中国驻印军的攻势更加凌厉。连克于邦、太白家和大洛后,李锦决定不给日军喘息之机,继续向孟拱河谷方向推进。
在密支那总司令部,李锦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向各军指挥官部署下一步作战任务。
“日军第18师团在我军连续打击下,已遭受重创,但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正在重新集结兵力,企图在孟拱河谷组织新的防线。”李锦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过,“我们必须趁胜追击,不给日军重整旗鼓的机会。”
他具体部署道:“新二军沈德威部,你们的任务是攻占般尼、1570高地以及新邦、太邦、昆年卡、宁库卡一线。这一地区是通往孟拱河谷的门户,日军必定重兵防守。”
“新一军孙立人部,你们与美军5307支队协同作战,攻克拉于、卡瓦鲁班地区,从侧翼威胁日军防线。”
“第七军楚南河部,派出有力部队配合新二军作战,特别是装甲部队要充分发挥突击作用。”
“工兵部队要全力修复被日军炸毁的桥梁和道路,保障我军机动和补给畅通。”
“西岸的部队要继续对日军保持压力,防止其抽调兵力增援东岸。”
各军军长领命后,李锦特别强调:“此次作战,各兵种协同至关重要。炮兵要提供精确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要持续干扰日军通讯,特种部队要深入敌后破坏。我们要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
在新二军前进指挥部,军长沈德威召集各师师长部署任务。
“般尼地区地势复杂,日军依托山地和丛林构筑了坚固防御工事。”沈德威指着沙盘说,“104师为主攻,负责攻占般尼主阵地;105师为左翼,进攻1570高地;106师为右翼,向新邦、太邦方向推进。”
104师师长徐天鹰表态:“我师已经完成休整补充,官兵求战心切,保证完成任务!”
105师师长罗振武说:“1570高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我部有把握攻克。”
106师师长高镇远道:“我部将稳步推进,确保右翼安全,同时向新邦、太邦施加压力。”
沈德威点头:“各师要发挥我新二军‘磐石坚垒’的特点,稳步推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遇到坚固据点不要硬冲,呼叫炮兵支援,让大炮开路。”
他特别强调:“与第七军装甲部队的协同要密切。坦克是我们攻坚的利器,但需要步兵掩护和工兵支援。各兵种要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般配合。”
与此同时,在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对着地图发愁。
“支那军连续攻克于邦、太白家和大洛,兵锋直指般尼。”田中对参谋们说,“般尼地区是孟拱河谷的门户,必须死守!”
参谋长武田贞雄大佐报告:“师团长阁下,我已命令第56联队残部约800人守般尼,第114联队一个大队守1570高地,第55联队残部负责新邦、太邦一线防御。”
田中皱眉:“兵力不足啊...能否从其他战线抽调部队增援?”
武田摇头:“西岸支那军压力很大,英帕尔方向的英军也在进攻,南方军司令部无法提供增援。”
田中叹了口气:“为今之计,只有依靠地形和工事优势了。告诉各部队,要充分利用般尼地区的山地丛林地形,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节节抵抗,消耗支那军有生力量。”
然而,田中新一不知道的是,中国军队不仅拥有火力优势,还在战术和心理战方面有了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将在般尼战役中充分发挥作用。
12月5日凌晨,新二军对般尼地区的进攻开始了。
集团军炮兵司令部首先发难。重炮师的155mm和203mm榴弹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火箭炮旅的T34“管风琴”进行了两次齐射,将日军前沿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炮击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反炮兵雷达连提供的日军火炮位置数据,让中国炮兵能在日军开火后几分钟内进行反制射击。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在天空中盘旋,不断修正弹着点。
日军般尼守军指挥部内,第56联队代理联队长山口少佐又惊又怒:“八嘎!支那军的炮火怎么会这么准确?我们的炮兵阵地几乎全部被摧毁了!”
参谋报告:“通讯完全中断,所有频率都被干扰了!观测哨报告,支那军正在多个方向同时推进!”
山口咬牙切齿:“命令各部死守阵地,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
然而,他的命令根本无法有效传达。集团军电子战部队的全频段干扰使日军无线电通讯完全瘫痪,有线电话线路也早已被特种部队破坏。
炮火准备持续了四十分钟后,新二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
104师从正面稳步推进。士兵们以散兵线前进,相互掩护,逐步清除日军火力点。美式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完全压制了日军使用三八式步枪的步兵。
在左翼,105师向1570高地发起进攻。罗振武师长命令部队:“高地地势险要,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在右翼,106师向新邦、太邦方向推进。高镇远师长特别强调:“遇到抵抗就呼叫炮兵支援,不要贸然冲锋。”
日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仍拼死抵抗。他们凭借坚固工事和熟悉地形的优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网,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在104师进攻方向上,一个连的士兵被日军机枪压制在一片开阔地上。
“火箭筒!干掉那个火力点!”连长大声命令。
两名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匍匐前进,在距离火力点100米处瞄准发射。“轰”的一声,日军机枪哑火了。
步兵们继续前进,但日军狙击手和隐蔽火力点不断造成伤亡。
沈德威在前进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下令:“命令炮兵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开辟通路。告诉各师长,稳步推进,减少伤亡。”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炮弹开始在步兵前方200米处形成一道移动的火墙,缓缓向日军纵深推进。步兵则紧跟在这道“钢铁帷幕”后面,逐步清除残存日军抵抗点。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极其有效,新二军稳步向前推进,到中午时分已经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接到配合新二军作战的命令后,立即派出第1装甲师一部前往支援。
第1装甲师师长周胜亲自带领一个装甲营和一个机械化步兵营,赶往般尼前线。
到达新二军指挥部后,周胜向沈德威报到:“沈军长,第七军装甲部队前来报到!请指示任务!”
沈德威热情地握手:“周师长来得正好!我军在般尼正面进展顺利,但日军依托山地丛林中的坚固工事顽强抵抗,需要装甲部队支援攻坚。”
周胜看着地图说:“我建议组成数个步坦协同战斗群,以坦克为先锋,步兵和工兵配合,逐个清除日军坚固据点。”
沈德威赞同:“好主意。我让104师抽调精锐步兵配合你们行动,工兵部队也归你们指挥。”
很快,数个步坦协同战斗群组成。每个战斗群包括3-4辆谢尔曼坦克、一个排的步兵和一个工兵班,配备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扫雷设备。
第一个目标是般尼外围的一个日军坚固据点——一个利用天然山洞改建而成的防御工事,内有数挺重机枪和多门迫击炮,之前多次击退中国军队的进攻。
战斗群接近目标后,坦克首先用75mm主炮直射轰击洞口工事,压制日军火力。步兵则在外围掩护,防止日军反坦克小组接近。
工兵班在坦克和步兵掩护下,靠近山洞工事。他们使用火焰喷射器向洞内喷火,然后用爆破筒炸塌洞口。
“轰隆”一声巨响,洞口被炸塌,里面的日军全部被埋。这个顽固的据点终于被拔除。
类似的场景在各个战线不断上演。装甲部队的支援大大加快了进攻节奏,减少了步兵伤亡。
与此同时,第七军另一部向新邦、太邦一线推进,牵制日军兵力,防止其向般尼增援。
在电子战方面,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干扰日军通讯,还通过无线电侦测定位日军指挥部位置。
一天下午,电子战部门截获一条重要情报:日军第18师团部命令般尼守军死守待援,第114联队一个大队正在赶往般尼的路上。
林修远立即将这一情报传给前线指挥部。
沈德威接到情报后,命令:“告诉105师罗师长,加强左翼警戒,防止日军增援。同时命令炮兵做好拦截准备。”
李锦则命令第七军派出部队侧击日军增援部队,配合105师阻击。
在特种作战方面,多支特种小队深入敌后,破坏日军补给线和通讯设施。
一支特种小队发现了一个日军后勤补给点,里面堆放着大量弹药和物资。他们悄悄潜入,安置定时炸弹后撤离。
半小时后,巨大的爆炸声从日军后方传来,补给点变成一片火海。日军宝贵的作战物资在爆炸中化为乌有。
另一支特种小队则切断了般尼日军与后方的有线电话线路,使日军通讯更加孤立。
这些特种作战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累积起来对日军造成了严重困扰,大大削弱了其持续作战能力。
在般尼战役中,集团军政治部敌工部的工作继续发挥独特作用。
寒江部长派出的反战劝降小组再次前往前线,用日语向日军阵地喊话:
“各位同胞,我们是日人民解放同盟的成员。我们曾经像你们一样为军国主义卖命,但现在我们醒悟了!这场战争是日本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不应该为他们白白送死!”
“中国军队优待俘虏,我们受到人道待遇。放下武器吧,活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些喊话起初遭到日军枪击和怒骂,但随着战斗进行和形势恶化,越来越多日军士兵开始动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天夜晚,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般尼日军一个前沿阵地上,士兵们发生了内讧!
原来,一部分士兵们听闻了一些反战的宣传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他们内心深处,唤起了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战争的厌倦。于是,这些士兵们开始主张放下手中的武器,停止无谓的抵抗。
然而,与这些士兵相对立的是军官们和一些死硬分子。他们对于战争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问题,坚决反对放下武器。这种观点的冲突使得两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