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拉于–卡瓦鲁班战役(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就在日军指挥官犹豫不决时,中国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集团军炮兵根据电子侦听部门提供的坐标,对日军指挥部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多枚203mm重型榴弹炮弹命中日军后勤仓库,引发连环爆炸,日军的弹药和物资储备损失惨重。

前线日军部队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获得上级指令和炮兵支援,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许多阵地因为得不到弹药补给而逐渐哑火。

新技术装备也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一师属的坦克营投入战斗,谢尔曼坦克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和防护。

在一次攻坚战斗中,两辆谢尔曼坦克配合一个步兵连攻击日军坚固据点。坦克用75mm主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步兵则清除反坦克小组和隐蔽的日军士兵。

当一辆坦克被日军反坦克炮击中瘫痪时,另一辆坦克立即提供掩护,步兵则上前抢救受伤乘员。这种紧密的步坦协同,大大减少了伤亡,提高了作战效能。

工兵部队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修复道路,架设桥梁,清除雷区,为部队机动开辟通路。在一次关键进攻中,工兵们在日军火力下架设了一座浮桥,使坦克和重炮能够渡过河流,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则提供了宝贵的空中侦察和炮火引导。它们在空中盘旋,不断报告日军动向和位置,引导炮兵进行精确打击。

一名日军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支那军使用了我们从未见过的武器和战术。他们能够精确打击我们的指挥部,干扰我们的通讯,甚至在我们阵地上空释放烟幕掩护进攻...这简直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

在拉于-卡瓦鲁班战役中,心理战和反战工作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集团军政治部敌工部派出反战劝降小组前往前线,用日语向日军阵地喊话:

“各位同胞,我们是日人民解放同盟的成员。我们曾经像你们一样为军国主义卖命,但现在我们醒悟了!这场战争是日本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不应该为他们白白送死!”

“中国军队优待俘虏,我们受到人道待遇。放下武器吧,活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些喊话起初遭到日军枪击和怒骂,但随着战斗进行和形势恶化,越来越多日军士兵开始动摇。

一天夜晚,拉于日军一个前沿阵地上,士兵们发生了内讧!

原来,部分士兵听了反战宣传后,主张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但军官和死硬分子坚决反对。两派意见不同的人发生了激烈争执,甚至拔枪相向。

枪声惊动了中国军队前沿阵地。新38师师长李鸿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但暂不进攻,观察事态发展。

内讧持续了约半小时,枪声渐渐平息。第二天清晨,那个阵地上竖起了白旗,约30名日军士兵走出工事,向中国军队投降。

一名投降的日军曹长通过翻译说:“我们中有不少人已经不想再战斗了,但军官们逼迫我们玉碎。昨晚我们终于起来反抗,制服了那些死硬分子。”

李鸿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孙立人和敌工部。

寒江部长得知后非常重视:“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说明我们的心理战和反战宣传正在产生实际效果。”

他立即派出更多懂日语的工作人员前往前线,加强对日军的心理攻势。

与此同时,美军5307支队也发挥了独特作用。麦瑞尔准将命令部队在敌后活动中,故意留下一些“心理战材料”——包括反战传单、优待俘虏证明,甚至是一些日本国内带来的小礼物。

这些看似小小的举动,却在日军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许多日军士兵开始怀疑自己为何而战,战斗意志逐渐瓦解。

在一次遭遇战中,5307支队的一个小队与日军一个中队交火。令人惊讶的是,交火一段时间后,日军中队突然停止射击,举起白旗要求谈判。

通过懂日语的士兵沟通,得知这个中队的士兵已经厌倦战争,愿意放下武器,但要求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麦瑞尔准将接到报告后,立即同意接受投降,并保证战俘待遇。最终,这个中队约150名日军士兵全部放下武器投降,这是缅甸战场上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体投降事件。

这些心理战和反战工作虽然不能立即使大批日军投降,但无疑动摇了他们的军心,削弱了战斗意志。在一些关键战斗中,这种心理优势甚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拉于主战场,新一军的进攻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移至刚刚夺取的一个高地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拉于地区。

“报告军长,我军已突破日军两道防线,但核心阵地抵抗仍然顽强。”参谋报告战况,“日军依托镇内建筑物构筑了大量火力点,我军逐屋清剿进展缓慢。”

孙立人点头:“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呼叫炮兵对可疑目标进行打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不要急于求成,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让炮兵和装甲部队多出力。”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根据前沿观测员提供的坐标,对拉于镇内目标进行精确打击。155mm和203mm重炮的威力巨大,一发炮弹就能将一栋房屋彻底摧毁。

新一师属坦克营也提供了重要支援。谢尔曼坦克直接开进镇内,用75mm主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但镇内街道狭窄,坦克机动受限,容易遭到日军反坦克小组袭击。

一次,两辆谢尔曼坦克在一条狭窄街道上遭到日军自杀式攻击。一名日军士兵抱着炸药包从旁边楼房跳下,落在其中一辆坦克上。

“轰”的一声巨响,坦克被炸毁,乘员全部牺牲。另一辆坦克急忙后退,但街道太窄,无法调头。

就在这时,跟随坦克的步兵迅速反应,用密集火力压制日军,工兵则上前清除路障,为坦克开辟退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次事件后,步坦协同战术更加谨慎。坦克不再贸然进入狭窄街道,而是在主要街道上提供火力支援,由步兵逐屋清剿。

镇内战斗异常残酷。日军依托每一栋房屋、每一个街垒进行顽强抵抗。中国军队不得不使用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手榴弹清剿每个据点。

战斗持续了三天,新一军逐步推进,已经控制了大半个拉于镇。残余日军被压缩在镇中心的几座坚固建筑物内,仍在负隅顽抗。

小林少佐带领残部约300人坚守在镇中心的一座混凝土建筑内,这是原英国殖民时期的政府大楼,结构坚固,易守难攻。

新38师发动数次进攻,都未能攻克这个最后据点。日军用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密集火网,阻挡了中国军队的进攻。

李鸿师长观察情况后,决定改变战术:“硬攻代价太大,呼叫重炮直接轰击,把这座楼彻底摧毁!”

集团军炮兵接到命令后,调动203mm重型榴弹炮对该建筑进行直瞄射击。巨大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命中目标,混凝土建筑逐渐崩塌。

最后,一发203mm炮弹直接命中建筑主体结构,整座大楼轰然倒塌,里面的日军全部被埋。小林少佐和他的指挥部被彻底消灭。

至此,拉于镇完全被中国军队控制。残余日军大部分被歼,少部分投降。

在卡瓦鲁班方向,战斗同样激烈。

卡瓦鲁班地势较为开阔,日军依托河流和丘陵地形,构筑了多层次防御体系。第56联队代理联队长山口少佐指挥约1500人防守此地。

新30师和50师协同进攻,采取了“正面牵制,侧翼包抄”的战术。

唐守治师长命令:“新30师从正面施加压力,吸引日军注意力;50师从右侧迂回,切断卡瓦鲁班与后方的联系。”

潘裕昆师长接着说:“我师将派出一部兵力强渡南宛河,迂回到卡瓦鲁班南侧,形成夹击之势。”

进攻开始后,新30师在正面发起猛攻,果然吸引了日军主要兵力。与此同时,50师主力从右侧迂回,成功切断了卡瓦鲁班与后方的联系。

更令人惊讶的是,50师一支精锐部队在工兵支援下,强渡南宛河成功,迂回到了卡瓦鲁班南侧。日军猝不及防,南侧防线很快被突破。

山口少佐发现三面受敌后,急忙向师团部求援,但通讯已被切断,求援信息根本无法发出。

这时,美军5307支队的敌后活动也达到了高潮。三个大队同时发起袭击,破坏日军后勤设施,袭击指挥节点,彻底瘫痪了日军后方体系。

经过两天激战,卡瓦鲁班日军陷入绝境。山口少佐试图组织突围,但退路已被切断,突围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12月30日,新一军对卡瓦鲁班发起总攻。在强大炮火支援下,步兵从多个方向同时突入镇内,与日军展开巷战。

镇内战斗异常残酷。日军依托每一栋房屋负隅顽抗,中国军队不得不逐屋清剿。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手榴弹成为最有效的武器。

到日落时分,卡瓦鲁班大部分地区已被中国军队控制。残余日军被压缩在镇西一角,仍在做最后抵抗。

山口少佐知道败局已定,命令烧毁联队旗和机密文件,然后带领残部发起最后一次自杀式冲锋。

“天皇陛下万岁!”山口手持军刀,率先冲出指挥部。

但等待他的是密集的子弹。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火网瞬间吞噬了这群日军。山口身中十余弹,当场毙命。

主帅阵亡,残余日军士气彻底崩溃,大部分选择投降。

到12月31日,卡瓦鲁班完全被中国军队控制。拉于-卡瓦鲁班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面胜利告终。

孙立人在麦瑞尔准将陪同下进入卡瓦鲁班镇。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士兵们正在清扫战场,收容俘虏,救治伤员。

此役,新一军在美军5307支队配合下,歼敌2500余人,俘获800余人,攻克拉于、卡瓦鲁班等战略要地。中国军队伤亡约1200人,其中阵亡500余人,伤700余人,以较小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

麦瑞尔准将赞叹道:“孙将军,贵部队作战英勇,战术精湛,令人钦佩。这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步兵部队之一。”

孙立人回答:“将军过奖了。贵部队的敌后活动为我们创造了极大优势,没有你们的支援,胜利不会来得这么快。”

两人一起巡视战场,特别视察了那些主动放下武器的日军战俘。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愿意加入反战活动,帮助劝说其他日军士兵停止抵抗。

“这说明我们的心理战和人道待遇政策正在产生效果。”孙立人对麦瑞尔说,“战争终将结束,我们需要为战后和平做准备。”

麦瑞尔点头同意:“是的,将军。我们不仅要赢得战争,还要赢得和平。”

回到临时指挥部后,孙立人立即向李锦报告战况。

李锦听后非常满意:“你们打得很漂亮,真正体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智慧。与美军的协同也十分成功,为今后的盟军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他接着说:“我会为所有参战部队请功。特别是美军5307支队,他们的敌后活动为战役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工兵部队正在全力修复道路和桥梁,保障部队机动和补给畅通。在西岸,中国军队继续加强攻势,牵制日军兵力。

整个缅甸战场形势一片大好。中国驻印军连战连捷,日军第18师团遭受重创,被迫向密支那方向撤退。

下一步,中国军队将继续向密支那推进,最终目标是与滇西远征军会师,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为抗战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拉于-卡瓦鲁班战役的胜利消息传开后,再次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特别是有大量日军士兵投降和被俘的消息,进一步动摇了日军战斗意志。

东京大本营对此极为震惊,紧急研究对策,但已经无法阻挡中国军队的前进。中国军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缅甸纵深推进,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在这场正义战争中,中美军队的协同作战也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合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