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丹邦阳–那泡间战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一九四四年十月,缅北的雨季渐趋尾声,空气中仍弥漫着湿热,但天空已更多呈现湛蓝之色。密支那大捷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的战争机器已然再次轰鸣启动,携大胜之威,向着下一个战略目标——丹邦阳(Tanbangyang)及那泡间(Napaojan)地区——滚滚推进。

密支那,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内,巨大的作战地图上,代表敌我态势的箭头和符号已然更新。李锦将军身着笔挺的二级上将制服,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参谋长陈瑜中将、副参谋长方维岳少将、以及集团军直属各司令部主官肃立周围,气氛严肃而充满斗志。

“诸位,”李锦的声音沉稳有力,手指点向地图上位于密支那以南,伊洛瓦底江东岸的丹邦阳地区,“密支那虽克,然日军第18师团残部并未完全肃清,其第56师团一部亦正试图沿密支那-八莫道(Bhamo Road)收缩集结,并在丹邦阳、那泡间一带利用山地丛林构筑防线,企图阻滞我军南下,为其后方调整争取时间。”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总指挥部决心,以新一军(欠第50师)为右路攻击纵队,沿伊洛瓦底江东岸南下,主攻丹邦阳正面之敌;以第七军之装甲第一师为左路攻击纵队,向那泡间方向迂回突击,切断丹邦阳日军可能与八莫方向的联系,并伺机包抄敌军侧后!两路大军,需紧密协同,齐头并进!”

“命令!”李锦语气转为斩钉截铁:

“一、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即刻率领新38师、新30师,向丹邦阳地区之敌发起猛烈攻击!务必击破其正面防御,夺取该战略要地!”

“二、第七军军长楚南河,令装甲第一师师长周胜,率所部向那泡间地区迅猛穿插!发挥装甲部队机动突击优势,打乱日军部署,配合新一军歼敌!”

“三、集团军炮兵司令部周振邦,统筹全部炮兵火力,优先保障两路主攻部队之需求,实施精准火力支援!”

“四、集团军工兵司令部刘毅,全力保障进军路线畅通,特别是装甲部队的通行道路!”

“五、通信与电子战司令部林修远,确保各部通信畅通,持续对日军通信进行侦听与干扰!”

“六、特种作战司令部王大山,令江枫之特战旅,提前渗透至敌后纵深区域,袭扰其后勤补给线,破坏指挥节点,侦察敌军兵力调动及部署!”

“七、后勤与卫生司令部张维扬,确保弹药、油料、给养源源不断,伤员得以及后送!” “各部务必奋勇前进,不得有误!”

“是!保证完成任务!”众将轰然应诺,声音中充满信心。

日军第56师团搜索第56联队指挥部(丹邦阳以北丛林),搜索第56联队长藤村益藏中佐,脸色凝重地在临时挖掘的掩蔽部里,对着几名大队长和参谋训话。

“诸君!”藤村的声音带着疲惫和焦虑,“密支那失陷,田中新一师团长阁下玉碎(日军尚不知田中已被俘),第18师团遭受重创。师团部命令我部,务必依托丹邦阳至那泡间一带的复杂地形,坚决阻滞支那军南下步伐!为八莫及南坎方向的防御争取时间!”

他指着粗糙的手绘地图:“支那军新一军,尤其是新38师,火力强大,战术刁钻,不可小觑。他们很可能从此正面压来。此外,必须格外警惕支那军的装甲部队!密支那的教训极其深刻!”

“嗨依!”一名大队长应道,“我部已利用山林坡度,构筑了多层阻击阵地,大量设置了机枪火力点、狙击位和迫击炮阵地,并布设了地雷和障碍物。只是反坦克火力严重不足,仅有的几门一式47mm速射炮需要精心部署。”

藤村点点头:“呦西。将速射炮隐蔽部署在道路拐角或反斜面阵地,等待支那坦克靠近再突然开火!命令士兵们,充分发挥帝国军人近战夜战的特长,敢于发起‘肉弹’攻击!我们要让每一片树林、每一道山脊都成为支那军的坟场!”

“嗨依!誓死完成任务!”军官们齐声顿首,眼神中混合着狂热与绝望。

与此同时,在丹邦阳以北的茂密丛林和起伏山地间,日军正在匆忙加固阵地。

“藤野君,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太快了,他们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天皇的圣战还能胜利吗?”日军士兵清水德问道。

“一定可以的,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回到日本的。”藤野文仁回答道。

但它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

十月七日,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新一军的进攻序幕已然拉开。

新38师师长李鸿将军,站在师前进指挥所,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被丛林覆盖的山地。经过密支那的锤炼,他的部队更加成熟,求战欲望极其强烈。

“炮火准备开始!”李师长放下望远镜,果断下令。

师属炮兵营和配属的集团军重炮,发出了怒吼!炮弹呼啸着砸向日军预设的前沿阵地,丛林中被炸起一团团火光和浓烟,树木被成片炸断,日军的障碍物和雷场被部分引爆或清除。

炮火延伸后,新38师的步兵们发起了攻击。与之前不同,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线性推进,而是组成了更多更灵活的战术小队。

“一排向左,二排向右,火力组掩护!注意脚下,小心地雷和诡雷!”连长低声命令着。

士兵们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利用树木、岩石、弹坑交替掩护前进。M1加兰德步枪、BAR自动步枪和M1919A6机枪构成了密集的压制火力。他们严格执行着李锦强调的“小群多路、正面牵制、侧翼迂回”的战术。

日军的抵抗瞬间爆发! “哒哒哒哒!”九二式重机枪从精心伪装的火力点中喷出火舌。 “砰!砰!”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从树林深处传来,夹杂着冷枪。 “咚!咚!”八九式重掷弹筒和九七式迫击炮弹落在进攻队伍中,造成伤亡。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日军的单兵射击技术精准,工事隐蔽,给进攻部队带来了很大麻烦。

“火箭筒!敲掉那个机枪巢!”一名排长指着左前方一个不断喷吐火舌的树根下的土木掩体。 巴祖卡射手迅速匍匐前进,瞄准,“咻——轰!”掩体被炸开,机枪哑火。

但另一个方向的日军狙击手又造成了伤亡。 “妈的!狙击手!十点钟方向,那棵大榕树上!” 几名士兵立刻集中火力向树冠射击,枝叶纷飞。一名手持春田狙击步枪的射手仔细搜索,终于发现目标,“砰”的一声枪响,一个黑影从树上栽落。

推进缓慢而血腥,每一步都要付出代价。日军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甚至拉响手榴弹与靠近的中国士兵同归于尽。

新38师112团三营指挥所内,营长抓着电话,声音沙哑:“团长!鬼子抵抗太顽强了!正面压力很大!请求允许七连从右侧山谷迂回过去!那边坡度较缓,可能能找到突破口!” “批准!注意侧翼警戒!师属炮兵会给你们提供烟雾弹掩护!”

很快,一个连的士兵在炮火烟雾的掩护下,悄悄脱离正面战线,向右侧山谷迂回。他们艰难地穿越丛林和溪流,成功绕到了日军一线阵地的侧后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