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攻占南坎(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西岸,新30师在巩固滩头阵地后,立即向“南坎山”高地发起攻击。)
“南坎山”高地俯视着整个瑞丽江渡口和西岸滩头,是日军西岸防御体系的支柱。山坡陡峭,植被稀疏,日军在山腰和山顶构筑了层层叠叠的战壕和蜂窝般的机枪巢、迫击炮位,射界开阔,易守难攻。
新30师88团一营担任主攻。第一次冲锋,部队刚离开滩头阵地,进入开阔地,就遭到了日军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打击。从高处射来的机枪子弹如同鞭子一样抽打过来,迫击炮弹也不断在冲锋队伍中爆炸。
“散开!快散开!利用地形!”营长声嘶力竭地呐喊。士兵们迅速扑倒,寻找弹坑和岩石作为掩体,但暴露在斜坡上,依然伤亡惨重,攻势被死死压制在山脚。
营长意识到强攻不行,立即调整战术。他命令重机枪连和营属迫击炮集中火力,压制山顶日军的重火力和指挥所,同时派出两个连队,从左右两翼,借助沟壑和低矮灌木的掩护,进行迂回渗透。
左翼迂回的二连在一条干涸的冲沟中艰难前行,试图接近山脊线。然而,日军在高地侧翼也设置了警戒阵地。当二连先头排接近沟口时,突然遭到侧上方一个隐蔽岩洞中日军轻机枪的扫射。
“有埋伏!卧倒!”排长刚喊出口,就有几名战士中弹。队伍被压制在沟内。
“火箭筒!干掉它!”一名火箭筒手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冒险探身,对准岩洞射孔发射。“咻——轰!”火箭弹钻入洞内爆炸,机枪哑火。二连趁机冲出沟口,与闻讯赶来的日军警戒部队展开了近距离枪战和白刃战,最终艰难夺取了侧翼的立足点。
右翼的三连同样遭遇顽强抵抗,但在付出代价后也成功贴近日军主阵地。
正面的一营主力,在两侧迂回部队吸引部分火力后,再次发起攻击。这一次,他们采取小群多路、交替掩护的战术,一个班一个排地向前跃进,用手中的自动武器和手榴弹,逐个清除日军的火力点。战斗异常残酷,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日军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用手榴弹与冲上阵地的中国士兵同归于尽的情况屡见不鲜。
经过大半天惨烈的拉锯战,在炮兵有力支援和将士们前赴后继的冲锋下,88团一营终于撕开了日军的防线,率先冲上了“南坎山”主峰。残存的日军见大势已去,部分溃散下山,部分被歼灭在山顶工事内。
当青天白日旗在“南坎山”顶峰升起时,意味着南坎城西的屏障被彻底拔除,新30师取得了至关重要的立足点,为后续攻城战斗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外围高地的相继易手,中国军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突入南坎城区。真正的炼狱——巷战开始了。
日军将每一栋房屋、每一座寺庙、甚至每一个废墟都变成了堡垒,设置了大量的射击孔、诡雷和狙击手。战斗变成了最血腥、最消耗时间的逐屋争夺。
“注意拐角!”
“手榴弹清屋!”
“小心狙击手!”
(惨烈的巷战在每一条街道上演。)
新38师114团一营二连的士兵们,跟随着一辆M4“谢尔曼”坦克,沿着南坎城一条名为“庙街”的主干道艰难地向城中心推进。坦克的履带碾压过碎砖烂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炮塔不时转动,75mm主炮发出轰鸣,将前方街垒或怀疑藏有火力的房屋窗口炸得粉碎,同轴机枪则不停地扫射着街道两侧的废墟。
突然,从右侧一栋半塌的二层小楼里,射出了一串密集的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叮当作响,溅起火星。跟在坦克侧后的步兵们立刻卧倒还击。
“右边楼房!二楼!机枪!”步兵班长大喊。
坦克炮塔缓缓转动,但还没等开火,几个黑影就从左侧小巷里嚎叫着冲了出来——是日军的“肉弹”!他们身上绑着炸药包或集束手榴弹,直扑坦克脆弱的侧面和履带!
“肉弹!左边!”坦克车长在指挥塔里惊恐地大叫,航向机枪猛烈扫射,撂倒了两个。但第三个已经逼近!
千钧一发之际,紧随坦克的步兵排战士反应极快,一支M1加兰德步枪和一支汤姆森冲锋枪几乎同时开火,将那名“肉弹”打成了筛子,炸药包在几米外爆炸,气浪掀翻了一名就近的士兵。
危机还未解除。一声沉闷的炮响从街道尽头传来!“砰!”一发炮弹击中了“谢尔曼”坦克的炮盾,虽未击穿,但巨大的冲击让坦克猛地一震。
“反坦克炮!前方街口!”车长吼道。
坦克主炮迅速瞄准还击,但日军炮手很狡猾,打一炮就躲。步兵们被迫分散,与隐藏在街道两侧废墟中的日军狙击手和步枪手对射,每一步前进都暴露在交叉火力下。
“这样不行!爆破组,清理右边那栋楼!喷火兵,准备!”二连长当机立断。几名工兵抱着爆破筒和炸药包,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匍匐接近右侧小楼。“轰”的一声巨响,墙壁被炸开一个大洞。喷火兵紧接着上前,对着洞内喷射出长达数十米的火龙,楼内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日军的机枪声戛然而止。
街道前方,日军的抵抗依然顽强。战斗变成了对每一栋房屋、每一个院落的血腥争夺。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和垂死者的呻吟在南坎的街巷间反复回荡,经久不息。这条短短几百米的“庙街”,成为了吞噬生命的漩涡,而这样的漩涡,在城内的每一条街道上都在同时上演。
新一军的士兵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一寸一寸地向前推进。他们分成多个突击小组,互相配合,逐个清除日军的抵抗据点。战斗异常残酷,伤亡不断攀升,但胜利的天平已不可逆转地倾向中国军队。
日军的抵抗被逐渐压缩到城中心以原英式市政厅、火车站等坚固建筑为核心的最后区域。这里是日军指挥部所在地,防守最为顽强。
新38师112团负责攻击市政厅。这是一场硬仗。日军依托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拼死抵抗。
“呼叫重炮!直瞄射击!”团长下令。
师属炮兵营的105mm榴弹炮被冒险推上前沿,几乎平射,厚重的墙壁被炸开巨大缺口。
“喷火兵!上!”
“步兵!冲进去!”
(士兵们从缺口涌入大楼,与日军展开了最后的室内近战。)
爆破产生的硝烟尚未散尽,新38师112团一营三连的士兵们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从被炸开的市政厅侧墙缺口蜂拥而入。迎接他们的,是扑面而来的密集子弹和垂死日军的疯狂反扑。
大楼内部光线昏暗,弥漫着硝烟、尘土和血腥味。战斗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门厅、走廊、楼梯拐角,都成为了生死相搏的战场。
“手榴弹!”冲在最前面的班长大吼一声,将一枚Mk2手榴弹甩进前方一个房间。爆炸声刚落,战士们便端着汤姆森冲锋枪和上了刺刀的M1加兰德步枪冲了进去,与残存的日军展开了近距离射击和肉搏。冲锋枪急促的连射声、步枪清脆的单发声、刺刀碰撞的铿锵声、以及双方士兵的怒吼和惨叫声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震耳欲聋。
日军利用办公室、档案室等每一个房间、每一处障碍进行顽强抵抗。他们从二楼楼梯口向下扔手榴弹,从走廊尽头的掩体后用轻机枪扫射。争夺每一级楼梯、每一个房间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压制二楼楼梯口!”
“一班向左,二班向右,清剿一楼房间!”
“喷火兵!走廊尽头那个机枪点!”
命令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喷火兵再次成为关键角色,沉重的燃料罐喷出的火龙,能有效清除躲在房间和掩体后的日军,但喷射时产生的耀眼火焰也使其成为显眼的目标,风险极大。爆破筒和炸药包则被用于炸开被堵死的房门或加固的工事。
战斗异常残酷和混乱。往往一个房间刚刚被手榴弹和冲锋枪清理过,下一秒就可能从相连的通风口或天花板破洞中钻出幸存的日军。白刃战时有发生,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用刺刀、工兵铲、甚至拳头和牙齿进行最原始的搏杀。
经过数小时逐层、逐屋的血腥争夺,市政厅内的枪声和爆炸声才逐渐稀疏、平息。当最后一名负隅顽抗的日军军官在二楼会议室被击毙后,这座象征着南坎日军指挥核心的建筑,终于被彻底攻克。大楼内随处可见双方士兵阵亡的遗体,墙壁上布满了弹孔和喷溅的血迹,景象宛如地狱。
至2月下旬,南坎城内的有组织抵抗基本停止。残存的日军部分被歼,部分溃散入山林。一面鲜艳的青天白日旗,在众多将士的欢呼声中,冉冉升起在南坎城头的最高处。
孙立人将军进入满目疮痍的南坎城,看着疲惫却洋溢着胜利喜悦的将士们,庄严宣布:“南坎,已被我新一军攻克!”
消息传回,李锦和整个指挥部一片欢腾。李锦立即通电嘉奖新一军全体官兵:“你们以无比的英勇和牺牲,攻克南坎,取得缅北反攻的决定性胜利!烈士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攻克南坎,意味着中国驻印军已经扫清了滇西缅北会师的所有主要障碍。目光所及,已是芒友方向。这场血战,不仅歼灭了大批日军有生力量,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标志着中印公路全面打通、抗战生命线即将复苏的伟大时刻即将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