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占领莫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1945年5月中旬,腊戌总攻期间,腊戌以西,新二军前指。
腊戌城内的巷战正趋于白热化,枪炮声日夜不息。然而,中国驻印军总司令李锦的视野并未局限于腊戌一城。他的作战地图上,腊戌以西、以南的广大区域仍有日军残部活动,威胁着主力部队的侧翼以及即将打通的交通线。位于腊戌西南方向约三十公里处的莫洛(Molo),一个位于交通节点上的小镇,便是需要肃清的目标之一。
莫洛并非军事重镇,但此地聚集了从腊戌外围溃退下来的部分日军(估计为一个不满编的大队,夹杂着后勤、宪兵等单位),以及一些当地附敌武装。他们利用莫洛镇及周边丘陵林地,构筑了野战工事,企图负隅顽抗,并可能成为腊戌日军突围或外部援军(尽管可能性已极小)的一个接应点。
李锦的命令下达到了新二军军部:“着新二军,立即抽调有力之一部,配属集团军直属炮兵一部、工兵及侦察分队,南下攻占莫洛,扫清该区域之敌,保障我军主力侧后安全,并切断腊戌残敌西逃之路!”
新二军军长沈德威中将接到命令,目光落在莫洛的位置上。他深知,此时分兵攻打莫洛,既有风险,也有必要。风险在于可能分散围攻腊戌的兵力;必要性在于彻底孤立腊戌,清除隐患。
“命令105师316团执行此项任务!”沈德威对参谋长说道,“给他们加强一个师属炮兵营,再从集团军直属部队那里,协调一个重迫击炮连和一个工兵排、一个电子侦察小组配属给他们!告诉石国栋,动作要快,打法要巧,既要拿下莫洛,又要尽量减少伤亡,速战速决!”
代号“虎贲”的316团,在团长石国栋上校率领下,迅速脱离腊戌西线阵地,挥师南下,直扑莫洛。部队沿着丛林和丘陵间的道路快速行进,配属的炮兵、工兵紧随其后。集团军直属的电子侦察小组则开始尝试监听莫洛日军的无线电通信,试图获取其布防和士气情况。
石国栋一边行军,一边与团部参谋研究地图和有限的情报。“莫洛镇不大,但鬼子溃兵聚集,狗急跳墙,必然顽抗。我们不能轻敌。”他部署道,“一营为主攻,从北面正面逼近莫洛镇;二营为左翼,负责清剿镇西侧丘陵林地的敌人,并迂回至南面,断敌退路;三营为预备队;配属炮兵负责火力支援,重点敲掉镇子外围的明确工事。”
他特别强调:“集团军直属的工兵排,重点负责排雷和爆破障碍;重迫击炮连,用于拔除坚固据点。电子侦察小组,随时汇报侦听情况!”
部队在沉默中快速前进,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沿途遇到的只有被遗弃的破烂装备和零星倒毙的日军尸体,显示着敌军的仓皇。
316团的前锋,由经验丰富的一营二连担任。他们以标准的行军队形,沿着被茂密灌木和热带作物包围的土路,谨慎地向莫洛镇方向搜索前进。尖兵班在排长带领下,与主力保持着百米左右的距离。
时近正午,烈日灼人。当前方出现一片缓缓抬升、长满齐腰高茅草和稀疏灌木的无名高地时,尖兵班长凭借本能感觉到了危险。他刚举起右手示意减速,高地上方就猛地闪过了几道微弱的反光——那是步枪准星或望远镜镜片在阳光下的折射。
“有敌人!”
警告声刚落,高地上就传来了三八式步枪特有的、清脆而凌厉的“啪勾”声!子弹呼啸着从尖兵们头顶掠过,打在身后的红土路上,激起缕缕烟尘。
几乎在枪响的同时,高地棱线后方,一挺隐藏极好的九六式轻机枪开始了急促的短点射。“哒哒哒,哒哒哒!” 子弹像毒蛇的信子,舔舐着二连前锋散开队形所在的位置。
日军这个加强小队显然早有准备。他们的步枪手和机枪阵地并非布置在高地顶端,而是巧妙地设在反斜面和正斜面的结合部,既规避了远程炮火打击,又能对仰攻的敌人形成交叉火力。几名掷弹筒手也躲在棱线后方,凭借经验,将八九式掷弹筒发射的小型榴弹,吊射到二连试图展开的队伍中间。
“轰!轰!”的爆炸声在热带寂静的空气中传得很远。破片和冲击波将茅草成片撕碎,红褐色的泥土被炸上半空。
二连反应迅速,士兵们立刻利用地形地物卧倒,或翻滚到路边的排水沟和土坎后。机枪组迅速抢占侧翼一个小土包,用捷克式轻机枪的连续射击进行火力反制,试图压制高地上的日军机枪。枪声、爆炸声、双方军官的呼喊声顿时响成一片,打破了莫洛北郊的宁静。
“迫击炮!准备!”一营长下令。
几发81mm迫击炮弹呼啸着落在高地上,炸起烟柱。炮声未落,步兵便发起了冲击。日军抵抗并不坚决,在造成我军数人伤亡后,便丢弃阵地向镇内退去。
“看来鬼子士气不高,想收缩兵力固守镇子。”一营长判断。
石国栋接到报告,命令:“不要冒进!一营稳步推进,清扫沿途残敌。二营加快左翼迂回速度!炮兵前观,寻找莫洛镇外围有价值的炮击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316团主力逼近莫洛镇外围,日军的抵抗变得更有组织。他们不再固守明确的战线,而是将兵力分散在镇外的几个支撑点上,试图用精准的火力和障碍物最大限度迟滞中国军队的推进。
战斗变成了无数个小规模的、独立的拔点作战。
在镇北的一个小村落,二连被来自一片茂密竹林的火力死死压制。一挺隐藏极深的九六式轻机枪以其特有的急促点射,封锁了通往村子的土路,子弹打得路边的芭蕉树叶碎屑横飞。
“二连,左边那个竹林,有鬼子机枪!一排火力掩护!爆破组,从右边田埂绕过去!” 连长的命令清晰而急促。
瞬间,排里的两挺捷克式和所有步枪同时向竹林开火,试图压制日军射手的视线。与此同时,三名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和爆破筒,利用田埂的掩护,低姿匍匐,向竹林侧后迂回。日军的子弹“啾啾”地追着他们,打在田埂的泥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