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纸鹤与深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这是一本杂文,乱写的》最新章节。

凌晨三点,林笙被雨声吵醒。她伸手去摸床头柜上的玻璃杯,却只摸到一圈潮湿。那杯子早已被打翻,水沿着木纹渗进地板,像一条逃跑的小河。她怔怔望着,忽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也是这样打翻一杯水,然后一去不回。

窗外,台风“鲸鱼”正在登陆。收音机里传来断续的播报:“……预计风暴潮将在三小时后抵达旧港……请沿海居民……”林笙拔掉插头,世界骤然安静。她赤脚踩在积水上,凉意顺着脚心爬上来,像一只怯生生的猫。

阁楼里堆满纸箱。最底层那个用红色马克笔写着“深海”的,是她十岁时封存的。胶带已经脆化,轻轻一撕就裂开。箱子里掉出一只纸鹤,翅膀上用铅笔写着:给未来的我——如果你还记得怎么折它,就拆开看看。

林笙的手指开始发抖。她当然记得,这是父亲教她的最后一样东西。那年他出海前夜,在煤油灯下折了九十九只纸鹤,说等它们飞回来,他就回来了。后来鹤回来了——用泡烂的信封装着,在信箱里躺了半个月,像一具小小的、被淹死的鸟。

纸鹤的腹部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切口。林笙用拆信刀挑开,里面卷着一张更小的纸条,只有四个字:不要相信。

不要相信什么?收音机突然自己响了,沙沙电流声中冒出一个男声:“……这里是‘鲸落’号科考船,我们在北纬23°,东经118°发现异常……重复……异常……”声音戛然而止,仿佛被谁掐断了喉咙。

林笙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父亲失踪的坐标正是北纬23°,东经118°。她翻开手机地图,那片海域在卫星图上是一片空白,被标注为“未命名暗礁”。但此刻,那里有个红点正在闪烁,像一颗溃烂的牙齿。

纸箱底部还有东西。一个生锈的饼干盒,里面装着半张泛黄的照片:父亲站在甲板边,身后是雾蒙蒙的海,他手里举着的正是“鲸落”号的船名牌——但照片被刀划去了一半,只剩下“落”字。

台风开始撕扯屋顶的瓦片。林笙把照片揣进风衣内袋,顺手抓起玄关的潜水表——那是父亲留给她的唯一机械表,表盘缺了一角,秒针永远停在11:47。她推开门,雨水立刻灌进来,像无数冰冷的舌头舔舐她的脚踝。

旧港的栈桥在风暴中摇晃。唯一亮着灯的是“蓝胡子”酒馆,老板老周正在用铁链加固门窗。看见林笙,他愣了一下:“这种天气你要出海?”

“有船吗?”

老周用下巴指指角落:“‘水母’号,发动机坏了。除非你想学你爸……”他突然闭嘴,因为林笙已经掏出一卷美金拍在吧台上,“加满油。”

老周数钱时,林笙注意到他右手缺了小指——和照片里父亲握船名牌的那只手一模一样。吧台后的镜子上用红漆写着:深海会偿还一切债务。老周顺着她视线看去,咧嘴笑了:“你爸当年也盯着这行字看。”

“他说什么?”

“他说:‘如果深海要的是我,就别碰我女儿。’”老周把钥匙抛给她,“但看来深海记性不好。”

“水母”号比想象中破旧。仪表盘上贴着一张便签:别相信回声。林笙用牙齿咬开启动阀,发动机发出垂死般的咳嗽。船灯照出雨幕中漂浮的无数白色物体——是纸鹤,成千上万只,像一场反向的雪。

当船驶出防波堤,收音机再次自动开启。这次是个女声,带着潮湿的喘息:“……这里是‘鲸落’号……我们在……船体内部……有光……”信号突然清晰起来,背景传来滴水声,像某种巨大生物的吞咽。

林笙把油门推到底。潜水表的秒针突然开始逆转,11:47、11:46……表盘内侧浮现出父亲用紫外墨水写的字:当时间倒流,别回头。

风暴眼意外地平静。海面像一面黑色镜子,倒映着“水母”号扭曲的轮廓。林笙关掉引擎,听见水下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咚、咚、咚——正是父亲教她的求救信号:三短三长三短。

她用探照灯扫过海面,光束尽头浮着一个潜水头盔,玻璃面罩上糊着暗红色。当她靠近,发现头盔里装着一只纸鹤,翅膀上新鲜的字迹:不要相信林笙。

林笙笑出声,笑声被海风撕碎。她当然知道“不要相信林笙”——这是父亲最后那封信的结尾。信纸被海水泡烂,只有这行字像诅咒般清晰。

敲击声突然停止。海面开始隆起,一个巨大的阴影缓缓上升,带着铁锈和海藻的气息。当它破水而出,林笙终于看清:那不是鲸鱼,也不是暗礁,而是一艘倒扣的渔船——船底朝上,螺旋桨像折断的脊椎骨刺向天空。

船舷上用白漆刷着“鲸落”二字,但“鲸”字的鱼字旁被刻意涂改成了“纸”字。纸落。纸做的坠落。林笙的潜水表发出蜂鸣,秒针停在了00:00。

船舱内部比想象干燥。手电筒照出成排的铁笼,笼门大开,里面散落着潜水服和……更多的纸鹤。有些纸鹤翅膀上写着名字:老周、阿浪、还有她母亲的名字——但母亲明明十年前就葬在了山上。

最里面的笼子上挂着父亲的外套。林笙伸手去摸,口袋里有支录音笔。按下播放键,传来父亲的声音,却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像鲸歌,又像无数纸页翻动。录音最后,父亲突然用中文说:“笙笙,如果你听见这个,说明你已经学会了不要相信。”

笼底有块松动的铁板。掀开后是个垂直向下的竖井,井壁布满抓痕。林笙把探照灯咬在嘴里,开始下降。十米、二十米……空气变得粘稠,带着油墨味。终于踩到实地时,她发现自己在一条走廊里,墙壁贴着泛黄的新闻剪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