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丞相,瑁受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成都,丞相府。

夜,已经深了。

当一道道决定蜀汉帝国命运的命令,如流星般划破夜空,飞向四方之后,这座庞大战争机器的心脏,反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宁静。

府内,没有一丝多余的灯火。唯有,诸葛亮的书房,依旧,亮着一盏,如豆的孤灯。

陆瑁,就是在这种,万籁俱寂的时刻,独自一人,悄然来访的。

他没有通报,只是,像一个晚归的家人,熟稔地,穿过回廊,走到了那扇,透着微光的,门前。

他没有敲门,只是,静静地,立在门外。

因为,他听到了,里面传来的,一阵阵,压抑的,咳嗽声。

那声音,并不剧烈,却,像一柄小锤,一下,一下,敲击在,他的心上。

他知道,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这位大汉的丞相,已经,熬干了多少心血。

朝堂之上的,运筹帷幄,舌战群儒。

朝堂之下的,安抚各派,调兵遣将,筹措粮草……

每一件事,都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心力交瘁。而他,却将这,所有的一切,都一肩,扛起。

许久,咳嗽声,渐渐平息。

一个,温和而略带疲惫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子璋,既然来了,又何故,立于门外?”

陆瑁心中一凛,推门而入。

只见,书房之内,陈设,极为简朴。除了,四壁,堆满了的,竹简与地图,再无,任何,奢华之物。

诸葛亮,就坐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地图前。他没有穿那身,代表着无上权力的丞相官服,只,着了一件,素色的,宽大道袍。他手中的羽扇,也放在了一旁,此刻,他正用一块布巾,擦拭着嘴角,残留的,一丝血痕。

那微弱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张,清瘦的脸,让他鬓角,那几缕,过早生出的白发,显得,格外刺眼。

看到陆瑁进来,他坦然地,将那块带血的布巾,放到一旁,对着他,微微一笑。

“让你,见笑了。”

陆瑁走到他对面,深深一揖。

“丞相,为国操劳,当,保重身体。”

“无妨。”诸葛亮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不过是,一些,老毛病罢了。死不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只有,灯花,偶尔爆裂的,一声,轻响。

最终,还是陆瑁,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这位,被天下人,奉若神明的,卧龙先生。

他问出了,那个,在他心中,盘桓了许久的问题。

“丞相,”陆瑁的声音,低沉,而郑重,“这场,赌上大汉国运的,战争,终于,开始了。”

“你,作为,这支大军的,全军统帅,心中,究竟,是如何看待此战的?”

诸葛亮,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那巨大的沙盘前。

这沙盘,制作得,无比精细。从西凉的荒漠,到荆州的湖沼;从汉中的栈道,到洛阳的宫殿,天下的山川地理,城池关隘,尽数,囊括其中。

他伸出,那只,略显苍白的手,轻轻地,抚过,沙盘上,那道,象征着“秦岭”的,巍峨山脉。

“子璋,你问我,怎么看?”

他转过头,看着陆瑁,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便与你,说一个,故事吧。”

“昔日,有一位神医,遇到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这病,已深入骨髓,若,放任不管,不出十年,此人,必将,油尽灯枯,衰竭而亡。”

“而神医,手中,有一剂,虎狼之药。服下此药,开膛破肚,刮骨疗毒,有,七成的可能,会当场暴毙。但,若能,侥幸,挺过来,便有,三成的希望,能够,根除顽疾,重获新生。”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子璋,你告诉我,若是你,你,是那位神医,你会,如何选择?”

“是,让他,在安乐中,毫无尊严地,等待死亡?还是,给他一个,九死一生,却能,博得一线生机的,机会?”

陆瑁的心,猛然一震!

他,瞬间,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那个病人,便是,如今的大汉!

那十年,便是,谯周等人,所鼓吹的,“休养生息”!

而那剂,虎狼之药,便是,这场,倾国之力的,北伐!

“我……”陆瑁的喉头,有些干涩,“我会,选择,用药。”

“为何?”诸葛亮追问道。

“因为,身为医者,见死不救,是为,失职!明知有,一线生机,却,畏惧风险,不敢尝试,是为,无能!”陆瑁斩钉截铁地回答,“更因为,与其,屈辱地,慢慢腐烂,不如,轰轰烈烈地,向死而生!”

“说得好!”

诸葛亮的眼中,爆发出,强烈的,赞许之色!

“谯周等人,只看到了,那七分的,死。却,看不到,我们,若想活下去,所必须,抓住的,那三分的,生!”

“他们,以为,固守蜀中,便能,苟安一时。却不知,曹魏,如狼,孙吴,似虎!我们,这头,病入膏肓的,卧龙,蜷缩在洞中,只会,引来,更贪婪的,觊觎!最终,依旧,难逃,被分食的,下场!”

“所以,我们,别无选择!”

他的目光,从沙盘上,缓缓抬起,望向,那遥远的,北方。

“唯有,主动出击!唯有,用一场,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打不赢的,战争,去打出,我大汉的,威风!去打出,我大汉的,生存空间!”

“去,告诉,全天下的人!”

“先帝,虽崩!但,大汉的,脊梁,没有断!”

“此战,在朝堂之上,我言,有七成胜算。那,是,为了,安抚人心。”

“但在,你我面前,亮,可以,坦言相告。”

他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成。”

“胜负,只在,五五之间。”

“天时,在我。曹丕新丧,曹叡初立,其内部,必有动荡。”

“地利,在我。我据汉中、雍凉之险,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关中,进可攻,退可守。”

“人和,在我。我大汉将士,上下一心,哀兵必胜!而关中百姓,多为故汉之民,苦曹久矣,必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曹魏,毕竟,势大。其国力,十倍于我。其兵甲,远胜于我。其名将,亦,层出不穷。司马懿,更是,冢虎之才,深不可测。”

“这一战,比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国力,是意志,更是,统帅之间,心智的,终极博弈!”

“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

他走回桌边,重新,拿起了那把,陪伴他半生的,羽扇,轻轻摇动。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胸中,那股,滔天的巨浪,平复下来。

“亮,自受,先帝于草庐之中,三顾之恩,后,又于白帝城,受,托孤之重。一生,不敢,有丝毫懈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非是,说给天下人听的。”

“是,亮,对自己,许下的,承诺。”

“此去,若能,兴复汉室,统一北方,亮,死而无憾。”

“若,不幸,马革裹尸,葬于北地,那,亦是,亮的,宿命。”

“但,只要,亮,尚有一口气在,便会,将我大汉的战旗,插遍,这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说罢,他,转过身,静静地,看着陆瑁。

眼中,有托付,有期许,更有,一种,同类之间的,惺惺相惜。

“子璋,现在,你,可明白了?”

陆瑁,已经,完全被,诸葛亮这番,坦荡而决绝的,剖白,所震撼。

他终于,看到了,那“多智而近妖”的,神话背后,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用自己,那并不强壮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所有希望与重担的,孤独的,守夜人。

他,缓缓地,站起身。

对着,诸葛亮,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礼。

一揖,及地。

“丞相。”

“瑁,受教。”

“丞相,”他开口,声音,恢复了,属于前军大都督的,决绝与,锋锐,“那瑁,便先,出发了。”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着诸葛亮的眼睛,一字一顿,立下了,此行,最重要的,军令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