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药炉2(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捉鬼不捉爱哭鬼》最新章节。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窗外,望向后山那片沉沉的黑暗。哑谷,药炉,通风管,未成之药……
就在她心神摇曳之际,窗外极远处的夜空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极快地闪烁了一下。那不是星光,也不是飞机或人造卫星的光芒,那是一种更幽微、更难以形容的光,泛着一种近乎……青白之色,只是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怀疑是否是视网膜在黑暗中的错觉。
花筝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她几乎要推开窗户仔细去看,但那光芒再未出现。夜色依旧浓重,万籁俱寂。
是磷火?还是……别的什么?
这一夜,花筝睡得极不安稳。梦境光怪陆离,她时而仿佛置身于一个闷热的地下空间,听着风箱沉重的喘息声,看着幽蓝的火焰舔舐着古怪的药罐;时而又仿佛在荆棘密布的山谷中艰难跋涉,寻找着一株叶片狭长、泛着紫芒的异草;最后,她看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的清瘦背影,正站在那被忍冬藤覆盖的洞口前,幽幽叹息,那叹息声竟与她在地窖口听到的如此相似……
第二天清晨,花筝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吃早饭时,花磊看了她好几眼,趁周安去厨房添粥的间隙,压低声音问:“你怎么了?昨晚没睡好?还在想那事儿?”
花筝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昨晚油灯下的异样感觉和窗外那转瞬即逝的幽光低声告诉了花磊。
花磊听完,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沉吟片刻,道:“触碰枯叶的感觉,可能是静电,也可能是心理作用。至于光……有可能是某种罕见的球状闪电或者萤火虫群,虽然这个季节几乎不可能有萤火虫。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也变得凝重,“我们不能排除那里存在某种……我们尚不了解的、可能带有微弱辐射或特殊电磁场的矿物。陈先生选择在那里建立药炉,或许并非全无道理。如果真是这样,盲目进入可能会有未知的风险。”
他的分析理性而谨慎,但花筝却总觉得,那不仅仅是矿物或物理现象那么简单。那是一种更朦胧、更难以用现有科学解释的直觉,源自于这片土地沉淀太久的记忆和某种……灵性的残留。
饭后,花磊似乎下定了决心。“不管怎样,我们不能贸然行动。但我同意,那个地方需要进一步确认。今天我再试试用更高精度的卫星图像和地质雷达数据交叉比对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更准确的入口位置和地下结构信息。如果需要工具,也得提前准备。”
他展现出了都市精英面对未知项目时的规划能力。花筝则点了点头,她有自己的方式。
她再次去了后院的小库房。这一次,她没有去翻动那些大的箱笼,而是目标明确地走向那个榆木矮柜,小心翼翼地再次取出了那个洗得发白的蓝色土布包裹。
她将《本草杂识》请到院中阳光充足处,并不翻动,只是静静地放在一旁。然后,她找来了一个干净的浅碟,注满清水,又取了三支细长的、过年时预备下的线香,并未点燃,只是将它们并排放在书旁。
她没有像道观中那般焚香祝祷,只是净了手,面对着古书、清水和线香,静静席地而坐。这是一种无声的敬意,一种试图与书写者、与那段岁月沟通的笨拙仪式。阳光洒在书页上,那些工整的墨迹和朱红的绘图,在明亮的光线下仿佛重新被注入了生命力。
她闭上眼睛,放缓呼吸,试图捕捉空气中任何一丝细微的波动。院外是王秀兰晾晒衣物的声响,偶尔有鸡鸭的咕哝声,更远处是山风吹过树梢的呜咽。这些日常的声音渐渐褪去,她的心绪逐渐沉静下来。
忽然,一种极其微妙的感应浮现心头。并非听到或看到什么,而是一种清晰的“指向”,像是指南针的指针被无形的手拨动,稳稳地指向了一个方向——正是后山哑谷所在。
几乎同时,她感到身边那本《本草杂识》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她倏地睁开眼,只见书页静默,并无异常。但当她目光落下时,心跳骤然加速——
她并没有翻动书页,但此刻,书页却并非完全合拢,而是微微开启着,恰好停留在记载着“地黄”的那一页!就是写有关于陈先生批注的那一页!而那一页的页脚,似乎因为书页的自然张开,而比旁边其他页面要稍稍卷起一点点。
是风吹的吗?可此刻院中并无强风。
花筝的手指微微颤抖着,轻轻抚过那行“仁心仁术,见解独到,吾远不及也”的批注。太爷爷的敬佩与惋惜,透过墨迹,穿透百年时光,清晰地传递到她心中。
这一刻,她几乎可以肯定。后山药炉,并非只是一个危险的遗迹,它更是一个执念的道场,一个未竟之梦的安眠之地。而某种沉寂了百年的力量,似乎正在被悄然唤醒,并隐隐向她发出了召唤。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花磊房间的窗户。
这件事,她必须去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回应那段被尘封的往事,为了解开花家与那位陈先生之间最后的、也是最深的羁绊。
午后的阳光依旧温暖明亮,年节的喜庆气氛仍在空气中流淌。但花家姐弟都知道,一段深入迷雾、触碰过往的旅程,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将要打交道的,或许远不止是泥土和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