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王羲之的沙雕奋斗史:从偷书少年到“东床快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一、书法界的“小偷家族”传人(童年篇)

在东晋那个风云变幻、世家大族林立的时代,琅琊王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王羲之,便诞生于这个声名显赫的家族。然而,小时候的他,却是家族里出了名的“问题儿童”。

十三岁那年,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羲之发现了老爹藏着的一本名为《说笔》的书法秘籍。

这本秘籍,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瞬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渴望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要得到这本书。

于是,在老爹上厕所的间隙,王羲之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偷书狂奔”。

他像一只敏捷的猎豹,迅速拿起书,撒腿就跑。

可惜,他的小动作还是被老爹发现了。

被逮住后的王羲之,并没有丝毫的慌张和愧疚,反而直接跪地耍赖:“您就让我现在看吧!我保证不告诉别人这是咱家祖传的!”

老爹被他这波突如其来的操作整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思忖:这娃怕不是个傻子?

但最终,也许是被儿子对书法的这份执着和热情所打动,老爹居然真的把书给了他。

得到《说笔》秘籍后,王羲之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对书法的热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他练起字来,那股子疯狂劲儿,堪称“人形碎纸机”。

没有纸笔的时候,他丝毫不在意,就在自己的衣服上划拉起来。

那一件件崭新的衣裳,在他的笔下,很快就被划成了渔网装。

吃饭的时候,他的心思也完全沉浸在书法之中。常常是蘸酱的时候,不小心蘸成了墨汁,啃着啃着馍馍,就啃出了个乌漆嘛黑的“中毒妆”。

丫鬟们看到他这副模样,吓得以为少爷被妖怪附体了,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走相告。

而他家后院的池塘,更是遭殃。

王羲之每天都在池塘里洗毛笔,久而久之,原本清澈的池塘水被染成了黑色,就像一锅墨汁火锅。

这个池塘也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墨池”,并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他刻苦练字的一个生动见证。

二、相亲现场的泥石流名场面(青年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王羲之到了二十岁。

在那个时代,二十岁已经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

而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高光时刻——太尉郗鉴来王家选女婿。

消息传开后,王家的公子哥们都兴奋不已。

他们精心打扮,个个西装革履,还喷上了名贵的香水,准备在这场相亲中一展风采,赢得郗家小姐的芳心。

然而,王羲之却与众不同。他对这场相亲似乎并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当时,他正瘫在东厢房的破床上,一只手抠着脚丫子,另一只手拿着笔,全神贯注地研究着卫夫人教的“高峰坠石”笔法。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注和痴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手中的笔。

郗鉴带着随从来到王家,开始逐个观察这些公子哥。

其他公子哥都表现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希望能给郗鉴留下好印象。

然而,当郗鉴看到东厢房里的王羲之那副模样时,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眼前一亮,拍案叫绝:“就这个不穿裤子的!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就这样,王羲之因为这波反向操作,成为了郗家的乘龙快婿。

“东床快婿”这个词也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了全国女婿的标杆。

估计当时其他贵公子们内心都在咆哮:早知如此,谁还穿裤子啊!

三、书法界的“带货一哥”(中年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凭借着自己卓越的书法技艺,成为了书法界的顶流人物。

在绍兴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他开启了一段魔幻现实主义的副业之旅。

有一天,他在桥头看到一位老太婆正在卖扇子,但生意十分冷清,一把扇子都卖不出去。

王羲之心中一动,决定帮老太婆一把。

他当场掏出毛笔,在扇子上写起字来,还对老太婆说:“写上字就能卖100文!”

老太婆看着他,一脸的疑惑和不解,以为遇到了神经病,还揪着他的领子要他赔偿。

然而,第二天的情况却让老太婆大吃一惊。

那些被王羲之写上字的扇子,被人们抢购一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